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8-10-31 07:11张建阁韩二环张倍倍张慧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老龄化状况条目

张建阁 张 艳 史 岩 韩二环 张倍倍 张慧颖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积极老龄化”作为应对全球老龄化的新策略。“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其生活质量,将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到最大效应,进而继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最终提高个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1,2〕。而国内积极老龄化的研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并且主要围绕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疾病心理分析、老年心理及其问题〔3~5〕这三大主题展开,但对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研究旨在了解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惠济区、二七区、管城区和金水区5个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居住在所研究的社区1年以上;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受损;听力或视力正常,可进行正常的交流或阅读;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语言表达不清楚、不愿合作;患有严重的心脑肺等疾病;患有急性并发症。共发放调查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50份(90.9%)。男150人,女200人,平均年龄(67.86±7.45)岁。60~74岁266人,75~84岁76人,≥85岁8人;汉族337人,回族13人;有宗教信仰48人;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84人,初中134人,高中98人,大专24人,本科及以上10人;婚姻状况:已婚272人,丧偶66人,离异10人,分居2人;居住方式:与配偶及子女同住111人,与配偶同住192人,独自居住47人;有慢性病291;经济来源:离退休工资222人,子女补助44人,其他84人;月收入:<1 000元62人,1 000~2 000元115人,>2 000元173人;月开支状况:略有结余111人,勉强够用175人,有些困难50人,十分困难14人。

1.2研究工具 ①老年人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慢病状况、月收支出状况等。②积极老龄化量表(AAS)由Thanakwang等〔6〕于2014年研制,包含36个条目,涵盖7个维度:自理能力(8个条目);积极融入社会(8个条目);开发心灵智慧(5个条目);建立经济保障(4个条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5个条目);积极学习(4个条目);巩固家庭关系(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Likert 4 级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2=有点符合,3=某种程度上符合,4=完全符合)计分,总分36~144分,得分越高,表示积极老龄化的程度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5,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0.91〔6〕。研究者与原量表作者联系,征得其同意后,将该量表汉化,并进行逆向翻译、文化调试和预实验,最终形成中文版问卷,其量表总Cronbach α系数为0.932。

1.3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由医学专业并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完成,调查员在征得老年人同意后,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状 社区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量表得分48~144分,平均(102.40±19.0)分。条目的平均分为(2.89±0.94)分。7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巩固家庭关系、开发心灵智慧、自理能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学习、积极融入社会和建立经济保障。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各维度得分情况分)

具体条目分析中,得分前5位的条目:条目36:我教育孩子们懂得要为父母尽孝心(3.55±0.73)分、条目35:我维系了家庭关系,以期年老时能有孩子在身边(3.39±0.81)分、条目17:我常常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3.33±0.78)分、条目5:我能够独立思考或做决定(3.31±0.85)分、条目3:我仍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3.28±0.89)分。得分后5位的条目:条目24:我已为自己的后事做了经济上的准备(2.20±1.10)分、条目13:我愿意做志愿者的工作(2.17±1.10)分、条目31:我会学习使用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2.12±1.07)分、条目12:我参与社区宗教活动或传统庆典活动(1.79±1.09)分、条目11:我被认为是所在社区的顾问、专家或明理的人(1.76±1.05)分。

2.2不同人口学资料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单因素分析 积极老龄化得分在年龄(F=-0.117,P=0.029)、教育程度(F=0.280,P=0.000)、婚姻状况(F=-0.108,P=0.044)、居住方式(F=0.254,P=0.000)、慢病状况(t=-2.662,P=0.008)、月收入状况(F=0.140,P=0.009)、月收支状况(F=-0.275,P=0.00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积极老龄化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以年龄(1=60~74岁;2=75~84岁;3=≥85岁)、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异;5=分居)、居住方式(1=与配偶及子女同住;2=与配偶同住;3=独自居住)、慢病状况(1=无慢性病;2=有慢性病)、月收入状况(1=<1 000元;2=1 000~2 000元;3=>2 000元)、月开支状况(1=略有结余;2=勉强够用;3=有些困难;4=十分困难)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α进入=0.10,α排除=0.05)。结果显示,年龄、慢病状况、教育程度、居住方式、月开支状况是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其中教育程度、居住方式与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与亲人同住的,其积极老龄化水平越高;而年龄、慢病状况及月开支状况与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每月开支越多,其积极老龄化水平越低。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明显高于曾莉〔7〕报道的上海市等地的老年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思想相对保守、需要精神寄托有关。教育程度以高中以下水平为主,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高于我国西部城市老年人文化水平〔8〕。调查老年人基本与子女、配偶同住(86.6%),但仍有13.4%的老年人独自居住或需要入住养老机构,对于这部分老年人,社区护士应予以更多关注,采取按时家访等措施,保证其安全。对于慢性病发病情况的调查中,老年人普遍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发病人数占到83.1%,提示社区护士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慢性病知识健康教育。调查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以离退休工资为主,提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处于一般水平,这可能与国家所开展的各种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了调查老年人群有关。

本研究从维度的平均分来看,“巩固家庭关系”得分最高,“建立经济保障”得分最低,这可能与我国的文化特点有关。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家庭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的价值观,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老年人们更加注重亲情关系,更加关心后辈〔9〕。在现阶段的我国,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经济、感情和心理需要的主要依托,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巨大惯性,使许多老年人把大部分的指望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认为子女是老年生活有依靠、有保障的重要条件〔10〕。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我国老年人生活来源的最主要方式仍是家庭成员的供养,其次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及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并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提高,以家庭成员供养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比例出现明显的上升。

本研究结果与Kavirajan等〔11〕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随之衰退,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差,在家庭中的功能逐渐下降,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可能会由曾经的依赖变成现在的保护,老年人在此过程中落差巨大〔12〕,势必会影响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此外,与我国特殊国情下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我国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相对较差,老年后一般与子女居住并帮助子女看护孙辈,子女的看法影响着老年人对自己的认知〔13〕。因此,社区护士应留意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变化,较多的给予其关心和帮助,适时给予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相关知识,帮助老年人树立延缓老化,达到积极老龄化的信心。

本调查结果与James〔14〕、贾红力等〔15〕研究结果一致。以往的研究表明,患病的居家老年人比未患病者生活质量低,这在客观上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减少生活的乐趣和降低自身生存的价值,积极老龄化水平也相应降低;而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以及更强的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对积极老化起到了积极的效应〔16~18〕。提示我们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体检,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并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防病治病的知识,增强其防病治病的能力,防止慢性病的恶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与苗元江等〔19〕观点一致,即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受到他人的尊重,成就感强,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地看待未来。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自我照护效能呈正相关〔20,21〕。尚刘文心等〔22〕研究发现,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对疾病知识有更多的认识,更加重视自我保健,能利用自己的知识,消除不适当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或缓解疾病所致的身心症状和困扰,这与Perez等〔23〕报道一致。因此,对老年人实行知识武装,挖掘、发挥老年人群体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实现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使积极老龄化,这个转化因素的条件唯有靠教育〔24〕。杨庆芳等〔25〕提出老年教育在实现积极老龄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从1983 年山东省创办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开始,到今年已有30 年历史。老年教育一直是以离退休干部的老年人教育为主。这是过去历史条件所限,但今天人口老龄化形势已显著不同,老年教育已扩展到基层成为大众化教育或称草根教育〔24〕。据统计,现在全国有老年大学(学校)59 700 多所,参加学习的老年人677.28 万人。截止到2015年,郑州市已建成社区老年大学示范点107个,覆盖全市20%的社区,累计培训社区居民60万人次。通过老年大学的大范围普及教育,帮助老年人发掘自身潜能并完善自我,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促使其趋向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居住方式是影响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因素,独自居住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状况明显低于与配偶同住或与配偶及子女同住的老年人。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能够提高其自理能力及开发心灵智慧,这可能是因为60岁老年人退休以后,人际关系明显简单,子女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老年人的关心,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26,27〕,这与詹明娟〔28〕研究结果一致。与配偶及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能巩固家庭代际关系,这与陈晓惠等〔29〕、曹梅娟等〔30〕研究结果一致,即亲子支持、孝顺期待能够显著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生活满意及主观幸福感。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帮子女分担家庭责任有关,此过程有助于维持老年人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能力,此外老年人多与年轻人接触,心态也会相应年轻化、积极化,也对老化问题更有信心与行为应对。当前在校不同层次护生(普通本科生、专升本科生、专科生)接触老年人群不多,对老年照护知识、技能的掌握相对薄弱,大部分护理本科生对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持否定态度〔31~33〕。那么,怎样既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提升其积极老龄化水平的同时又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有研究表明〔34〕,代际团体怀旧可以增强老年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改善护生对老龄化的认知。因此,应充分发挥并合理利用高校护生志愿者这一资源,使其参与到社区老年人居家照护的社会实践中来,深层次挖掘其背后的原因,重视老年人自我成长的同时,为高校-社区联合协作培养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提供新的教育途径。

本研究结果表明,月开支状况与积极老龄化呈负相关。这可能与在同等月收入状况下,老年人的日常开支越多,其生活满意度越低,进而影响了积极老龄化的水平。月开支状况略有结余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水平较好,积极老龄化状况也较好,这与王化波等〔35〕报道一致。月开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情况,月开支状况略有结余的老年人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小,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享有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所以其积极老龄化水平较高〔36〕。本研究结果提示,社区护士应重视经济情况相对较差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较多免费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减轻老年人因为接受医疗服务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并大力开展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从而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老龄化状况条目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