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考的改革,语篇型语法填空取代单项选择题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这种题型能全面检测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句法上的运用能力,能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侧重学生从语篇中提取、判断、分析语法、句型、词汇变形从而填空的能力。不难发现,这种题型,比以前的单项选择题,不论是形式还是题的难度,都有了更加全面、复杂的升级变化。语法填空整篇文章10个空分为两种填法,一种为已给了提示词,一种为不给提示词。针对这两种填空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从每天的上课开始,我展开了积极地探索。下面就每一单元的阅读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法填空能力做了浅析。
关键词:语法;阅读;句型;心理
一、 熟知题型模式,做到心中有数
语法填空题旨在通过语篇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句型分析、语法功底等能力,看似短短一篇,其中包含的考察点却很全面。
1. 文章长度在200词左右。
2. 高考中考察的10个空都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分为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的填空。
3. 语篇多以生动的故事或者发人深省的寓言为题材,体现文化内涵。
二、 力扩词汇数量,审判语法细节
学生在拿到一个语篇后,往往在不能读懂语篇含义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分析和解读填空要点,从而导致失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多关注学过的词,备注、温习未见过的生词,做到熟能生巧。语法可以从词性的解读,变形出发,夯实语法基础,在每一单元的阅读课中侧重语法考点和出题特点,从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中归纳出考点,以变式的方法做到“形变心不变”,让学生自己模仿课文中的典型句子遣词造句,自己出题自己做,必定能领会深刻,同时,在句子的基础上,请能力好的同学将课文用高考语法填空的要求总结出一篇语法填空,并且出题填空要有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做到既通词汇,又学语法的功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填空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看到题也是眼前豁然开朗。
三、 抓住提示词性,做到巧填慎填
语法填空里面的10个空中有6个左右的空着重考查学生对提示词形式变化的掌握程度。单词形式变化主要有两种,一是词的形、数、式的变化,二是词的派生变化。在判断出词的变化之后还应该进一步审题,看是否需要使用复合的变化形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例如:
例1:When fat and salt (remove) from food, the food tasted as if is missing something.(2017年·全国卷Ⅰ)这个空已有提示词“remove”,但是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而此题首先注意到remove是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而借此from 后面的food和fat and salt 之间的关系为被动,根据后面的句子时态可以判断出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所以“be+v-ed”便成了答案的模板,be变成are,remove变成removed,这个空也就填完了。那么,学生如何在阅读课文中做到“巧变”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原有的课文基础上退后一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尝试、意图去发现这样的例子,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within a moment or two, its body was dragged swiftly by the killers down into the...”这个句子中的“dragged swiftly”就让学生退后一步出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考查“drag”此词的时态和变式,另一种是考查“swift”从形容词到副词的变化理由。短短一句话,已经做到了语法填空的两个考点,学生身临其境,必定会强化记忆,做到事半功倍。
四、 坚持不懈发力,做到有备自然无患
学生的领悟和学习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时,要特别注重设计和引导学生。若想让学生把这种引导当成习惯,教师首先要将这种设计贯穿到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中。第一,教师要在每一篇阅读开课前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在预习生词的同时,让学生侧重查找语法填空考点的句子,摘抄到本子上,做到积累;第二,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做题习惯,不要拿到一篇文章直接就去填空,一定要在理解了上下文的前提下准确地填空,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做到通篇理解,掌握全局的情况才能有备无患,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深的扩充,对未知的词汇要做到查出同义词汇,做到触类旁通。做到以上三点的准备工作,学生将在正式进入阅读的时候更加轻松地理解课文,并且有意识地去关注语法填空的考点。
五、 克服心理障碍,做到轻松迎战
学生在拿到一篇长的阅读文章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厌倦,想要放弃。更不要说去想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了!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需要将教学目标的设定分为层次,学生的基础、学历能力都有不同,所以在面对容易放弃的学生时,一定要注重预习要求的难易程度,可以先让他们在指定的段落里去找到相关的考点,循序渐进,不断从心理上鼓励学生,让他们在看到成绩的情况下增加学习的信心;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融入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样的,让兴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挖掘新的知识;最后,师生同力共建,教师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參考文献:
[1]文颖.刍议中考英语阅读试题的解题技巧[J].现代阅读,2013(01).
[2]黄丽.浅谈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的解题技巧[J].亚太教育,2015(30).
作者简介:
周娅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永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