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

2018-10-30 06:19余思孟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语文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各个阶段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汉语水平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简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来看,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内涵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对汉语的语法、字词、结构等知识都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展开语文学习,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句子和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驾驭,从而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现今很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难以适应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及落后教学理念的局限,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地进行文章的解析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灌输,学生机械的听讲,很难达到良好的阅读训练效果,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大打折扣,对语文阅读产生抗拒和厌倦的心理。语文教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改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 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自觉的展开阅读活动,进而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与能力。广泛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结合现今初中生的阅读特点来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局限于课本和习题,缺乏课外阅读的拓展和训练,造成学生的阅读面较窄,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与欲望。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来看,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首先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当学生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时便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阅读中,进而提升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的魅力与趣味,提升阅读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的阅读类型与范围,让学生跳出课本阅读的框架,积极展开课外阅读。例如一些经典名著、名人传记以及历史美文等。可以通过构建班级读书角或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文学阅读范围。

(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还有助于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阅读活动中。只有具备了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愉悦与满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以下几方面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通过恰当的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惑和问题进行阅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些有趣的情节或者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在文章中探寻结果,促使学生带着兴趣与疑惑投入阅读过程中,较好的锻炼其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也可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故事梗概,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三)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水平。首先,明确文题。阅读要能够对文章的内涵与大意有所把握和了解。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来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与深意。因此,掌握文章的深层含义,读懂文题便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文题是文本的精髓和浓缩,通过明确文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其次,理清层次。好的文学作品大多有作者自己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能够把握和理清文章的内在层次是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对文章层次的把握和明确,从而减少阅读的障碍和困难,提高阅读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速度进行控制,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阅读速度,一些文章泛读浏览了解大意便可,而一些经典文章则需细细揣摩和研读,才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与深意。阅读对方法和技巧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習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初中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期能够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石祥永.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94.

[2]姚恒朋,李云国,李文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24-25.

作者简介:

余思孟,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