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时代下,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再局限在课堂,而是要通过互联网延伸到课堂外,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学校,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作业不能以纸质形式进行体现,需通过计算机操作形式进行体现,课堂上的操作练习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有效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切实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力求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作业有效性研究就非常必要。本文就笔者目基于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研究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网络平台;课堂作业;有效性
一、 现状
信息技术学科作业不能以纸质形式进行体现,需通过计算机操作形式进行体现。学生现行的信息技术作业在具体内容设计、作业形式、作业收集方式、作业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1. 作业内容、形式过于单一,而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开展分层教学,且过于单一的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大大削弱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的收集、存放方式过于简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大多数学校都是通过电子广播软件中的作业提交功能进行作业的收集,该方式所收集的作业最终存放位置为教师机;还有部分学校是事先设置一校内FTP服务器,学生登陆成功后可把作业存放在该服务器。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较大局限性如:作业只能在机房中完成;作业存放点过于集中,存在学生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作业的分发也极其困难。
3. 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缺乏激励作用。由于作业提交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批改后的作业无法具体反馈到学生手中;优秀作业也无法更好地展示给其他同学,无法达到激励同学的作用。
课堂上的操作练习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有效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切实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力求解决的问题。
二、 解决对策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的信息技术组组长李志强老师从2005年起,利用数年时间进行不断的探究,历经数次改版,构建起了一个非常实用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在信息时代中,网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是为了更好地将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此教学平台起到了连接纽带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双主原则的指导下,一个适应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的云平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學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教学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作业的补充、提交、批阅、反馈、展示评价,起到延伸教学空间和时间的作用,以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在作业版块中,该平台的作用如下:
1. 通过平台实现分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通过平台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是电子作品、选择题、填空题、调查问卷等,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化。
3. 通过平台实现学生作业的随时随地保存及下载,协助教师随时随地的作业评阅并进行及时反馈,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过平台进行作品展示,更好地实现学生间的互评,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系统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布置作业。为了体现新课称理念,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作业。作业提交方式灵活,除了在页面上直接作答,还提供附件上传功能。而在相应的作业批改板块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对作业进行评价,为了方便教师的操作,在此系统中还可以对常用评语进行添加。
目前,该平台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更新,还在如火如荼的测试运行中。在最新的作业系统板块中,作业提交的文件格式不仅可以在已有的格式中进行选择,还可以进行自主的设定;在常用评语设定的基础上添加了预设评语,大大减少了教师的重复输入,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批改效率;对优秀作业和重做作业进行了特殊标识,方便了师生的查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作业性质进行设定,如果不是必改作业可以在选择性批改前进行单击,那么教师就无须对该作业进行批改,在学生的最终评价中将自动跳过该作业。
判断作业是否有效,往往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衡量:
(1)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
(2)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是否注重学生个别差异,体现其个性化;
(4)作业能否体现互动的要求,师生是否共同参与;
(5)是否把作业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
从这十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以上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历年的会考和电脑作品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确实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对此平台的完善在不断地进行中,如:加强作业板块跟其他版块的关联性,体现各个教师各个班教学的独特性、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相信在李志强老师的带领下,这个平台的各个功能将会越来越完善,更好地为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及其他教学环节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悦霞.网络教学平台为信息技术课插上翅膀[M].《学苑教育》杂志出版社,2012(08).
作者简介:
林凤娇,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