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强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2],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引发心脏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因素[3-5],因此稳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水平意义重大。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于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旨在通过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来分析该病患者血压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正文详细内容如下:
1.1.1 病例选取时间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3月。
1.1.1 研究对象 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1例和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上限值、下限值分别为84岁、41岁,年龄平均值(63.75±10.20)岁。病程范围:1d 至 15d,病程均值为(7.35±2.16)d。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0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享有知情权,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1.3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病情、临床症状体征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MA)公布的ACS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存在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突出表现。
1.1.4 排除标准 患有精神系统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患有严重肝肾疾病、左心室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1.2.1 动态血压监测 在白昼(06:00-12:00、12:00-18:00)和夜间(18:00-0:00、0:00-6:00)四个时间段动态监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 仪器选用美国Vasomedical中健CB-1304-C型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检查。人工编辑利用人机对话软件自动形成的模板,将干扰因素、误差消除,24h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
(1)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24h动态血压监测正常标准:24h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
(2)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同步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心电图ST段压低超过0.1mv持续在1min以上。两次缺血发作的间隔时间相差超过1分钟。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SPSS21.0软件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P<0.05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差距明显。
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4h共监测48次,监测成功次数为38次-48次,总监测成功率为96.00%。其中 35例(70.00%)患者存在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情况,37例(74.00%)患者的血压分布呈非勺型改变,38例(76.00%)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出现缺血性 ST段改变49例(98.00%),心房纤颤8例(16.00%),房室传导阻滞 15例(30.00%),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2例(44.00%),频发性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8例(56.00%),多源性及成对出现室性期前收缩11 例(22.00%)。
见表1所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水平从清晨开始上升,到夜间开始回落,因此早高峰时间段的血压水平比下午时间段低,平均血压水平越高,ST-T 改变持续时间越长(P<0.05),且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明显增加,P<0.05。
表1 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同步检查结果(±s)
表1 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同步检查结果(±s)
时间段平均血压(m m H g)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0 6:0 0-1 2:0 0 1 2:0 0-1 8:0 0 1 8:0 0-0:0 0 0:0 0-6:0 0 1 0 4.8 5±1 0.3 6 1 3 5.4 2±1 2.4 0 1 3 0.6 4±1 1.5 7 1 1 6.8 3±1 1.1 9 S T段明显抬高(m i n)2 7.0 0±1.7 5 4 2.3 6±2.4 3 4 1.1 1±2.6 8 3 7.0 9±1.7 2 S T段明显下移(m i n)2 2.3 3±1.5 4 5 6.3 5±2.0 8 4 4.9 8±2.3 7 3 0.8 4±1.6 6 9 8.1 4±1 2.0 7 4 0 0.8 8±3 5.6 7 3 5 0.7 2±3 2.0 1 9 9.3 9±1 9.7 6 5 1.9 2±4.3 2 2 2 6.8 9±1 1.8 4 1 9 0.2 9±1 2.0 5 6 1.0 0±7.4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6-7],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吸烟等也是该病的诱发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凝血系统被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释放等,会导致血管痉挛、血管腔狭窄及堵塞等情况的发生[8],最终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
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对血压情况进行动态、持续的检查,通过佩戴便携式血压检测仪可24h对血压水平进行跟踪测量,便于临床分析血压变化情况,判断病情进展情况[9]。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对患者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10],能够判断患者24h内是否出现心肌缺血情况,应用在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能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和时间顺序关系、植物神经张力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另外同步检查还能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相应的病征进行准确判断,可对预后进行预测[11-12],从而便于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的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压水平的突然升高造成的危害最大,分析原因在于心律失常情况多,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会出现明显的缺血表现,导致ST-T改变持续时间延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血压高水平的情况下,会出现心脏负荷、心腔壁应力增加的情况,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电活动紊乱,促使房颤、心肌缺血阈值随之降低,易出现折返情况。长期存在心肌缺血病史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现不同部位电生理特性改变、异位节律灶的可能性更大。表1数据显示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曲线为非勺型变化,且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次数增加等情况,因此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十分重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总而言之,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有助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24h血压水平,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