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0-30 08:50周克兵邓立普姚泓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动脉血心肺饱和度

周克兵 邓立普 刘 成 姚泓屹 曹 昕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湖南衡阳421002)

急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疾病,其危险性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该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发病人群多集中得老年人,并且在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发病,因此临床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1],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特选择9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式

1.1 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9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例数为45例,年龄范围43~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1±1.63)岁,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0例,其中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17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为20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为8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年龄范围4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77±1.52)岁,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21例,其中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1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为19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为10例,比较上述资料,差异较小,可进行下方实验。

1.2 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强心、扩血管以及利尿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集束化治疗,其治疗时间应在2h内,首先先对患者进行控制血压治疗,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需要超过75mmHg,收缩压应保持在125mmHg左右,同时将中心静脉压保持在11mmHg,保持患者的尿量每小时不低于0.5ml[2]。随后再采用氧气治疗,其动脉血氧饱和度需要大于94%,并且实施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治疗,其氧气的浓度必须保持在45%,潮气量为7ml/kg左右。最后再实施心律失常治疗,将患者的房颤心室率控制在110/min,另外再将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上述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等,同时分析患者的气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诊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式

此次研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同时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上述患者心肺功能指标,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

2.2 分析上述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变化,通过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气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诊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表1 分析上述患者心肺功能指标(x±s)

表2 分析上述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变化(x±s)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全心、左心、右心等衰竭,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心功能异常以及心肌收缩能力降低,进而出现肺循环充血和急性心排血量降低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病症状[4],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临床中,常规治疗方式为急诊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用时较长[5]。而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采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该治疗方式为新型的急诊治疗方式,和医学实践以及急诊流程相结合,得出其结果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气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诊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进一步说明,急诊集束化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者肺部氧合水平,该治疗方式是将各种治疗措施进行优选和整理,随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顺序治疗[6],严格控制每一个治疗流程,同时在集束化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机体迅速监测,及早的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对患者肺水肿的情况进行阻断,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还能及时的控制患者血糖情况,降低心脏毒妇反应,改善患者心律失常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稳定其血流动力学[7]。

总之,针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急诊集束化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8]。

猜你喜欢
动脉血心肺饱和度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糖臬之吻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