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培养

2018-10-27 15:35张艳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古诗学习兴趣小学生

张艳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一点古诗是必要的。课改后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将近75首古诗,占有一定份量和比重。《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阅读也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怎样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古诗,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070-02

作为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诗,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古诗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是挺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而久盛不衰。故事虽短,但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与情感,且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宝贵思想。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一点古诗是必要的。课改后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将近50首古诗,占有一定份量和比重。《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阅读也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悟语言的优美。”到了第三学段就要求“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在古诗教学方面进行了努力尝试,并浅微的归纳为以朗读、赏析、延伸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导入、把握好学生的朗读和赏析、并将古诗的精华大胆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古诗,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切合实际的引导,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基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先利用现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诗中那春意盎然、柳条翩翩、春燕飞逸的美景,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从而激發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对理解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良好的引导可以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把握好学生的朗读和赏析,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古诗的热情

2.1 朗读。朗读古诗与朗读记叙文有所不同,因为每一首古诗都是诗有定句、句有定文、字有定音,注重粘对、对仗、平仄等形式,所以朗读的时候就得讲究一些技巧,除了通常的初读、熟读之外,还要抓好以下两种朗读方法。

(1)角色朗读。这是一种“移情体验”法的朗读,主要通过角色朗读、想像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引起感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虽然只有20个字,但所表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它写得是诗人与童子的一番对话过程。我们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将该诗略作改编:

诗人:老师去哪里?

童子:老师采药去。

诗人:在哪里采药?

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改编后,可先由两个学生配上适当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对朗读时的声调、语气、节奏等应给予必要的示范,让听的学生也能收到语言美的感染。随后布置同桌分角色朗读,也可互换角色朗读,增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除了《寻隐者不遇》外,《游子吟》、《回乡偶书》等也可以通过改编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

(2)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学习古诗更应强调反复朗读到出口成诵。朗读时,教师应加强指导,既要让学生把握诗句朗读的节奏、音律、语义,又要启发学生驱遣合理想像,调动情感。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中的“到”字,初读时大部分学生理解为“听到”,通过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于是就有了正确的理解——是“传到”。结合全诗大意再进一步探索,终于获得了理性感知——远处的钟声传到客船上,说明但是四周十分静寂,从而窥见诗人内心世界——旅途中孤寂的心情。至此,“其义自见”岂不“水到渠成”了?

此外,如果能利用电教设备,增加一个“配乐朗诵”的片段教学,效果还会更好。

2.2 赏析。赏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品味隽永的诗句,欣赏优美的意境,提高审美艺术,从而发现美,认识美。

在赏析中体验。学生对古诗境界的体验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丝珍珠月似弓。”(《暮江吟》)这首诗音节和谐,文字凝炼。教师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调动学生的情绪,将学生带进诗的艺术意境之中。接下来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应在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浅吟低诵自然而然地品味到诗的韵律、节奏,引发联翩思绪,一幅生活中经历到的秋夜景色便在大脑中浮现,随着反复朗读而逐渐清晰。然而,此情此景却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于是,仅能淡然涌出一句赞叹声:“多么可爱啊,九月初三的夜晚!”我想这就是叩开了赏析古诗之门了吧!

在赏析中感悟。感悟是带有突破性、创新性成份的思维活动,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正常的思维行为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一次,我在授完《望庐山瀑布》后,请同学们质疑问难,想不到就有一个同学提问:“既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为什么后一句还要用上‘疑字?”这一问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都争着把自己的见解和盘托出。经过一番探究,一致认为:“三千尺”极言瀑布源头的高,但就能断定是九天银河落下的吗?不能。因此,诗人用上一个“疑”字就是恰到好处了。感悟古诗内涵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很自我的。对于学生的看法只要说得通,老师就应该接纳、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延伸故诗寓意,让学生体会古诗精华

所谓延伸,就是让学生带着练习题目通过发散思维,由点及面,由此到彼,把视线知识的延伸和迁移作为教学目标而布置的一项作业。它有三个明显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巩固新知识;二是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三是可以向课外拓展,扩大知识面。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4.结语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模式,就古诗教学而言,因其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面,并蕴含着无限的深情,蕴含一定的哲理。我们必须把课改的理念、精神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将古诗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徐莹莹.萌生趣意学古诗——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策略[J].读与写旬刊,2016,13(6).

猜你喜欢
古诗学习兴趣小学生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