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普春云,戴亨华(.重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8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6)
高血压病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导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压变异性(BPV)同血压水平一样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高血压患者BPV独立于平均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相关[1⁃2],在心血管事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生物活性肽在高血压研究中更加受到重视,其中血浆神经肽Y(NPY)及神经降压素(NT)是2种重要血管活性肽,NPY缩血管作用及NT的舒张血管效应均对血压产生影响[3⁃4]。目前,BPV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BPV与血浆NPY及NT水平的关系,对BPV进行深入的探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重钢总医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非同天3次偶测血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 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 mm Hg(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2)未接受降压药治疗或已停用降压药2周以上。经病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糖尿病、肝肾疾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其他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将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高血压1组)、原发性高血压2级(高血压2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血压3组)。另外,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高血压1组22例,其中男 11例,女 11例;年龄46~76岁,平均(60.8±7.1)岁。高血压2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75岁,平均(61.0±7.2)岁。高血压3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 8 例;年龄 45~76岁,平均(60.5±7.3)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 10例;年龄 43~73岁,平均(60.3±7.3)岁。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研究对象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 所有入选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DMS⁃ABP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设置白昼时间为6:00—18:00,每30分钟测血压1次,夜间时间为18:00—6:00,每60分钟测血压1次;计算机自动记录每次血压值,BPV采用其标准差表示[6];根据监测结果统计24小时收缩压变异(24hSBPV)、昼间收缩压变异(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NS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24hDBPV)、昼间舒张压变异(DDBPV)、夜间舒张压变异(NDBPV)。
1.2.2 实验室检测 血浆NPY及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2种试剂盒分别为Neu⁃rotensin ELISA Kit(arigobio)及 Human Neuropeptide Y EIA(raybiotech)。所有对象抽取静脉血 3 mL,置于含7.5% 乙二胺四乙酸(EDTA)40 μL 和抑酞酶 60 μL 的试管中,混匀后 4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提取血浆置于-80℃以下存放;测定前将标本置于室温复融、混匀,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BPV指标比较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2、3组)的 24hSBPV、DSBPV、NSBPV、24hDBPV、DDBPV、NDBPV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表1 各组收缩压变异性指标比较(±s,mm Hg)
表1 各组收缩压变异性指标比较(±s,mm Hg)
注:-表示无此项;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高血压1组比较,bP<0.05;与高血压 2 组比较,cP<0.05
NSBPV组别n 24hSBPV DSBPV 5.854±1.448 7.425±1.744a 10.982±2.226ab 13.479±2.752abc 21.496 0.000对照组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高血压3组20 22 20 18 F P- -8.550±1.477 12.719±2.870a 15.448±2.169ab 18.162±2.733abc 23.821 0.000 10.219±1.887 14.716±2.529a 17.271±1.889ab 20.676±2.822abc 28.902 0.000
表2 各组舒张压变异性指标比较(±s,mm Hg)
表2 各组舒张压变异性指标比较(±s,mm Hg)
注:-表示无此项;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高血压1组比较,bP<0.05;与高血压 2 组比较,cP<0.05
NDBPV组别n 24hDBPV DDBPV 3.765±1.609 5.104±1.420a 6.778±1.761ab 8.845±1.873abc 13.733 0.000对照组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高血压3组20 22 20 18 F P- -3.535±1.113 5.479±1.471a 8.300±1.445ab 10.232±1.790abc 32.392 0.000 4.729±1.369 7.300±1.281a 9.357±2.280ab 11.844±1.956abc 23.333 0.000
2.2 各组NPY、NT水平比较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2、3组)的血浆NP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显著高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高血压 1、2、3组)的血浆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均显著低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显著低于高血压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相关性分析 24hSBPV、DSBPV、NSBPV、24hDBPV、DDBPV、NDBPV 与 NPY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4、0.837、0.884、0.858、0.880、0.829,P均为 0.000],与NT呈负相关(r=-0.900、-0.904、-0.868、-0.910、-0.906、-0.927,P均为 0.000)。
表3 各组 NPY、NT 水平比较(±s,pg∕mL)
表3 各组 NPY、NT 水平比较(±s,pg∕mL)
注:-表示无此项;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高血压1组比较,bP<0.05;与高血压 2 组比较,cP<0.05
NT 392.333±10.203 336.726±5.342a 316.055±13.353ab 291.570±13.886abc 117.139 0.000组别对照组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高血压3组n 20 22 20 18 F P--NPY 85.851±16.062 93.016±4.087a 117.710±12.244ab 148.210±10.304abc 47.933 0.000
BPV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的血压波动程度,独立于平均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相关[1⁃2]。BPV可加速颈动脉硬化形成、左室肥厚、肾功能恶化等。SHINTANI等[7]研究显示,收缩压变异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影响。BPV通过机械性冲击力直接损伤血管壁及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综合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8]。近年来,研究发现,BPV的升高能促使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9]及心力衰竭的恶化[10]。因此,深入了解BPV的发生机制,对心脏、血管等靶器官的保护至关重要,BPV主要受到神经因素、体液因素等影响,但BPV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NPY及NT是2种重要血管活性肽,二者的相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NPY是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通过激活不同的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中Y1受体介导血管收缩及血管平滑肌增殖。PEDRAZZINI等[3]研究发现,NPY通过直接收缩血管或间接促进缩血管物质释放,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等途径提高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升高,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研究发现,Y1受体基因位点变异与血压的自主调节有关[11]。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BPV升高(包括收缩压变异及舒张压变异),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并且,BPV升高与NPY升高呈正相关,提示NPY的升高参与血压变异升高的机制,推测与Y1受体的激活有关,Y1受体激活通过偶联途径促使钙离子内流,导致直接血管收缩或间接促进缩血管物质的释放,上述效应的非持续性或间断性导致全天BPV增大,具体的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NT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广泛分布于心脏、血管,通过抑制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组胺和5⁃羟色胺释放,导致强烈的舒血管及降压作用[4]。江时森等[12]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T降低,其下降水平与血压升高程度相关。此外,有研究发现,血浆NT水平影响了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水平并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13]。本研究结果发现,BPV升高(包括收缩压变异及舒张压变异)伴随着NT水平的降低,二者呈负相关,提示NT水平的降低参与BPV升高的机制,具体分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NPY及NT水平的变化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进一步提示二者参与了BPV的发生、发展,有助于BPV后续的深入研究,对今后临床治疗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