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课堂”研究与探索

2018-10-25 12:19苏桂英
教师·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合唱教学农村中学

摘 要:如何在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上实施和推广合唱教学?文章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调整合唱的观念与意识、组织多种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浅显而简单的论述,希望为合唱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真正普及起来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关键词:“和合课堂”;农村中学;合唱教学;优化课堂;体验合唱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03

作者简介:苏桂英(1975—),女,广东潮州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音乐教师、艺术科组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虽然处于广州大学城,但还是属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是番禺区的薄弱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很差。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学校从去年开始申报创建“体艺”特色学校,在番禺区研学后教的基础上进行“和合课堂”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体艺特色项目活动。

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体艺特色项目的活动,进行“和合课堂”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探索,也为了了却我在音乐教育中普及合唱教学的心愿,2018年我校在初一级开设了合唱课程。根据一年来的音乐合唱课的探索和实践,我总结一些简单可行的合唱教学方法,希望与奋斗在农村中学合唱教学第一线的音乐教师进行浅薄的交流,共同促进农村中学合唱教学的发展。

一 、合唱作品的选择

吴灵芬老师在她的讲座中说:“合唱作品的选择上要注意,歌不在难,而在于兴趣,指挥老师怎么选歌、怎么排练,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决定着学生的兴趣、合唱的效果,所以合唱作品的选择很重要。”

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音准、音程、节奏、识谱的能力都比较差。要让合唱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难度相当大。所以在课堂进行合唱教学,选择的作品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唱曲目的时候,尽量避开纯和声的歌曲,因为学生的音程、音准水平有限,太复杂、太难容易跟着其他声部跑调。所以对音准较好的班级,我给他们选择的是简单旋律二声部或呼应式二声部等歌曲,如果是三声部歌曲,三声部之间的节奏或音程要对比比较强烈的。而音准不是很好的班级,我给他们选的是轮唱或伴奏式二声部或填充式二声部的歌曲。曾经有一个班级,我连续给他们换了三首歌曲都唱不好,轮唱都能唱跑调,连齐唱都能唱出不和谐的合唱效果,到最后没办法只能给他们选一首以表演为主、简单的填充式二声部歌曲,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创作改编原曲的声部,突出表演的特点来弥补学生合唱的不足,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

二 、优化课堂教学,做好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

1. 呼吸训练

(1)教给学生正确的唱歌呼吸方法。让学生观看教师唱歌时的呼吸状态,腹部、横膈膜的变化,观看婴儿睡觉、哭泣时腹部的呼吸起伏变化,还有闻花香等时候的呼吸状态,让学生观察、体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2)气息控制训练。怎样控制与运用气息?除了急吸急呼、慢吸慢呼、轮换循环呼吸等训练,我还在课堂上常让学生做“数葫芦”游戏,就是吸一口气之后开始数: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看谁数的葫芦多,练习气息的控制。

2. 音准训练

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音准是难题,但它又是合唱谐和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利用钢琴,配合手势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主要有下面这几种训练方法:

(1)音高接龙训练。用钢琴给一个标准音,学生分批加入唱这个音,互相倾听、互相靠拢,达到千人一音的效果。

(2)找音准支点。找出学生经常唱不准的音,让部分学生跟钢琴唱这个音高,其他声部唱旋律乐句往这边靠。

(3)旋律默想断唱。旋律进行中,学生不出声,只在教师要求的字音上唱出声来,练习音准感觉。

经过训练,让学生在和声中学会互相傾听、相互靠拢,听觉得到很好的训练。

3. 节奏训练

(1)动感教学。找出旋律中有难点又有针对性的节奏,配合身体的律动加以训练,让学生在玩乐当中记住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如在教《一二三四五六七》第二声部的“嘣”时,前两小节1 1 2 3 3 4 | —5 6 7 i- | ,我让学生用右手于不同高度的位置表示音高,前两小节手指平切,后两小节10 30 50 10 | 30 50 1- | 轻甩手指,学生不只把音高唱准了,还把后两小节的八分休止符唱得非常准确。

(2)按节奏朗读歌词。唱歌词之前,我一般会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一来复习巩固节奏,二来也让学生感受语言、语音、语调,有助于歌唱时音色的修饰调整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调整合唱的观念与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在农村中学中普及合唱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合唱团体,而是要通过合唱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合唱兴趣,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音乐想象力以及音乐创造力,让全体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在课堂合唱教学中,我很注重合唱的观念与意识的培养。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引导学生用科学、自然的发声方法来进行合唱

合唱与独唱的歌唱方法是不相同的,只有通过互相倾听,声音互相靠拢、互相磨合,慢慢训练才能唱出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这对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很好的帮助。

2. 气息、音量、音色的控制

合唱中强弱的对比、速度快慢的变化、声音的位置、音色的变化等决定着合唱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掌握的歌唱技巧,合理控制与运用气息,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调整不同的歌唱音色,唱出“轻柔高美”的天籁之音,使唱者和听者都得到美的熏陶。

3. 培养合作、创作意识

在合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进行补充或重组或拓展,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旋律、和声或节奏等方面进行二度创作、改编。让学生共同创编他们所要演唱的合唱曲目的表演方式、队形、动作等,共同创编后的作品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受学生的喜爱。如演唱《Do re mi》时,学生就想出找7个同学领唱代表do re mi fa so la si,其他人做手号唱相对应的长音伴唱,唱得不亦乐乎。又如,在唱《青春舞曲》第二声部时,对于066 06 033 03 | 022 02 011 01 |学生的前八分休止符老唱不好,造成三个声部的节奏很难对齐,学生就想出全体跺脚踩节拍来卡节奏,没想到节奏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还增强了歌唱的表演性。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作品的处理和创编,既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作意识。

4. 选拔培养指挥

每个班级的指挥我都是公正公平选拔出来的。首先是全班教打指挥图式,然后挑选拍子打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训练,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每班都能培养出一两个指挥人才。

四、组织多种活动,体验合唱乐趣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艺术能力提高的主要载体。搭建舞台给学生展示,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目标、动力和激情。所以学校要适时举行各种各样的校际、班级合唱比赛,让学生体验合唱的乐趣,既能活跃、营造学校良好的艺术氛围,又能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本学期,我校就举行了初一级的班级合唱比赛,整个比赛分为三个环节,有分声部合唱环节、看指挥玩游戏环节、斗歌环节。班与班之间竞争激烈,整个会场成了一片歌的海洋,到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不停要求加时赛。

农村中学要普及合唱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怀着对合唱艺术浓厚的兴趣,长期积极参与合唱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掌握基本的合唱音乐知识和能力,获得潜移默化的高质量的合唱音乐教育,得到美的艺术的熏陶。愿与所有的音乐教师共勉。

参考文献:

[1]王 荣.浅谈农村学校合唱教学活动的 开展[J].音乐天地,2011(8):12-13.

[2]刘启平,李 玲.乘着歌声的翅膀 让 我们荡起双桨——浅谈让合唱艺术 渗透学生校园生活的策略[J].科学咨 询(教育科研),2007(4):74-75.

[3]王 钰.挣脱枷锁 还原合唱真正意义—— 浅议合唱比赛与合唱普及的统一和 对立[J].音乐天地,2011(6):14-15.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合唱教学农村中学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