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珺 李统兴 余柯
作为教育人,肖建军的经历无疑是“复杂”的。从百年名校到综合高中,从综合高中到郊区薄弱中学,从薄弱中学到职业院校,从职业院校再回省示范高中……
回忆起来,是辗转奔波,是感叹“年华在奔忙中流逝”;
品味起来,却是“真实”,是用心看见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感知了多种多样的家庭、实践了各种形式的教育。
毫无疑问,对教育的理解越来越真实———这是肖建军26年教育生涯的自我注解。“似乎的确没有别的词汇可以来代替。”他思索良久。
那么,在教育中,到底何为真实?
“你自己是真实的,你对人的理解是真实的,你对教育的认知是真实的,继而,你的办学才会真实。”他说。
2018年,长沙市实验中学成立100周年。
这是肖建军所经历的第二所百年老校———即使他已然走上教育岗位二十多年,且已辗转多个教育地点。
1995年,26岁的物理老师肖建军调到百年老校周南中学,教的却是劳技课。
“那时周南中学恰逢迎接省重点中学验收评估,评估重点就在于劳技、艺体等学科。没有人做,让我做我就去做了。”他笑着说。
他从未干过“劳技”,却也踏踏实实地研究无线电、晶体管收音机、电工学等,做只有他一个人的劳技教研组组长。
一年后,学校成功通过验收,全校一片欣喜,肖建军却有自己的思虑。
那天晚上,他跟爱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省重点评估结束了,劳技课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自己还是想争取回归教物理。
同时,也就是那天晚上,学校副校长“噔噔”敲门,对他说:“小肖,教科室副主任调走了,经学校党委慎重研究,决定让你来出任。”
“我才调到这里,很多人都不认识,一点行政经历都没有,怕是难以胜任。”27岁的肖建军连连摆手。
“你聰明肯干,年轻人的优势就是可以边学边做嘛!”
肖建军戏称此为“被绑架着”走上了行政岗位,且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多年后,他回想起来,只深觉“认真”二字于工作、于人生的意义。“你在真实地做事,无论是做什么,在什么岗位。”他说。
———的确,无论是只有一个人的劳技教研组组长,还是要引领教师成长的教科室主任。
在担任周南中学教科室主任期间,肖建军开始尝试着做课题,譬如“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什么是教育?如果说之前的教师肖建军还对此懵懵懂懂,那么,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教学后,“育人”的概念在他心中便慢慢清晰起来。
他称此为“进入情境的能力”,即能很快地进入角色状态,把握住事物本质。“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其实不就是在探讨教育中的一些核心素养吗?”他笑着回忆。
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就是看到事物真实的样子,并按其真实的样子真实地去实践。教育尤其如此。
2001年,做了5年行政岗位的肖建军被调到长沙市十一中当副校长,首先是管后勤熟悉学校业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次高三教研会,校长让他说说意见。自此,学校每次高三会都邀请他参加,且第二年,肖建军就去分管了教学。
“肖校长是真正的教学专家,每句话都讲到了点上,我们以前开会还真没这样讲过!”会议上,校长如此感叹。
问及17年前的那个会议上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肖建军已然记不太清:“应该就是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的真实的方法。”
当然,我们可以在如今的长沙市实验中学寻找到一脉相承的痕迹。
2014年,校长肖建军来到长沙市实验中学,之后便逐步提出“小步走、小台阶、不停步、登高峰”的教学策略,他认为这样才是因材施教的操作版。
“很多地方喜欢‘大步走、大台阶,但是,到底有几个人是大踏步跑着登上山峰的呢?教育是有步骤的,要符合教育规律,如若你把台阶设为一米一阶,何以给孩子自信?又何以是真实的教育呢?”他提出疑问。
于是,趁着百年校庆,肖建军全力倡导学校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即面向人人,真实寻求教育过程之公平。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是否获得了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是否都能进行自己的个性发展等,一定是他的关注重点。
也于是,在长沙市实验中学,我们可看到,学科拓展校本课程已然分了多层次来设计,以此满足各类学生的选择需求,如高考提升类、竞赛训练类、特长学科拓展类等。兴趣型校本课程以社会、人文、科技类主题组织内容,重在兴趣引导、视野拓展、素养提升;活动型校本课程重点是将学校“五大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社团活动节)及“五走进”(走进世界、社会、自然、企业、农村)活动与德育活动等进行课程化改造,进一步提高育人实效;研究型校本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开展主题性专项研究的课程,重在过程、方法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本身是什么样,就该是什么样。”他笃定地说。
真实,是感知存在。毫无疑问,教育有多种存在。
比如,薄弱学校。
在助力长沙市十一中由综合性高中成功转型为省级示范高中后,一纸调令,肖建军去往了当时的长沙市三十五中。
“那应该算是长沙市区比较薄弱、偏远的学校了。”肖建军记忆犹新,“条件很差,旁边就是农村,学校困难很多……”
每天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从一面破损的围墙进出,原因在于围墙外有一位农户开了一间网吧;学生从不穿校服,甚至都有学生在教室里抽烟、喝酒;老师也人心思动,精神风貌不佳;他刚刚到任时,学校周末做了个宣传牌预备升旗时用,结果被学生扔到围墙外,升旗杆的绳子也被剪断……
“事实就是如此,你该正面面对。”肖建军说。
正面面对,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围墙问题怎么处理?去后第三个月,肖建军找到政府,请来武警三支队政委和天心区政法委书记“护航”,坚定不移地修补好了这陈年“窟窿”。
教师怎么增强信心?肖建军喊话老师:“三十五中再这样下去,结果就是被拆掉。校长是流水的兵,可届时,你们怎么办?孩子们又去哪里读书?”
和村干部如何交涉征地事宜?肖建军用最纯粹的话语:“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这是你们为老百姓做的好事,别人一辈子都会记得。”
办学怎么进行?肖建军提出“发扬老郊区一中的光荣传统,再创三十五中新辉煌”的口号,坚决“做大初中,做优高中”。2年时间,学校便由原来4个班都开不齐,发展为初中开满6个班、高中开满4个班。
……
是什么样,就怎么样解决,这是肖建军的“真实”理念。
真实带来专业。“一所薄弱学校的‘专业,便是做好学校的每一个常规,打好学校奋起的基础。”
那么,一所职业院校呢?
2年后,又是一纸调令。这次,肖建军去往一所职业学校———长沙财经学校任校长。彼时,他37岁。
这是他从未涉及、也从未想过会涉及的领域,一切仿佛又重新开始。
如何突破?
那时,恰逢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校评估。通过这次评估,肖建军着实把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和学校特征摸了个透,谓之“有了真正感性的认知”。慢慢地,进入角色的他开始研究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为学校增加文秘、会计等对口专业,马上,学校升学率大幅上升。又慢慢地,他洞悉到职业教育直接对接产业的重要性,即要根据当地产业的不同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课程,进行校企合作……正是如此认知与实践的逐步推进,让长沙财经学校的专业建设一度成为了全省职业学校的“龙头”。
经历过多种类型的学生、思考过多种类型的学校、实践过多种类型的教育,肖建军总“从零开始”,却也总收获满满。
这满满收获依然凝结成一个词———真实。
正如不久前,校长肖建军在长沙市实验中学一次高三教师会上,如是鼓励教师们:
“既然你选择做高三老师,你就必须像勇往直前的战士;既然你选择做高三老师,你就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前途负责……而如果你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请选择不上高三‘战场;如果你觉得家人不忍你拼搏了,请选择不上高三‘战场……”
“我是直白的,但一定是真诚的。”肖建军笑着说。
初见肖建军,先觉严肃,后觉有趣。
前者是因为其为一所百年老校之长,后者是因为其作为一名教育人的细腻之心。
他细细向我们描摹在长沙财经学校时对“美容美发”这一专业的理解,忽然就对着自己的头发开始“解说”起来:
“美发啊,这个鬓角、这个弧度,都是有讲究的……”他笑了笑,“我可是专业的。”
他的此类“专业”,来源于在长沙财经学校时的研究———该如何让别人认同你所办的职业学校。
他了解到,对于职业学校,教育部每年都有技能大赛,可是,湖南这边的中职学校却没拿到过什么金牌,而在技能大赛中美容美发专业是得金牌数最多的专业。
2009年,肖建军便招生几十人,专攻美容美发。2010年,就有学生参加全国赛拿了银牌、铜牌。接着,他赴全国各地请来专业的美容美发专家,进行长期指导……后来,学校每年都有两三个孩子拿回金牌。
“金牌重要,但金牌背后的育人更重要。”他忆起学校里面的那些孩子,“都是农村孩子,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有父母下岗的、离异的,甚至有双亲去世的。职业教育也是教育,这些孩子来了学校,我们就有责任进行培育。”
肖建军提出了“三自”“三成”:高一自信、成人;高二自立、成才;高三自强、成功。“我们首先就得在成‘人上下功夫,而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专业化的人才培养。”
这是育人的真实。多年后,那些当初在这里学美容美发的孩子,有的早早便开了自己的美发店,有的则成为了美容美发行业的老师和精英……
此次,肖建军在职业学校一干就是8年。
而無论是哪段经历,毫无疑问,于现在的他来说,都是理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解教育,其实就是理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的问题。
站在长沙市实验中学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肖建军想要培养的,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一直是‘培养完全人格。现在,我们得梳理、得溯源。‘培养完全人格何以提出?要知道,这是学校最初为女校时所确定的理念,目标就是要把女性培养成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和社会人。现在,我们将理念补充为‘培养完全人格,作育未来人才,所瞄准的不只是当下,也是未来。‘未来人才是具有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未来人才不局限于一流拔尖人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都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毫无疑问,这样的目标更真实、更准确,也更符合我们的办学理想和追求。”肖建军如此阐释。
他很庆幸,自己看到的从来不只是一流拔尖的学生,接触的也从来不只是非富即贵的家长;他也很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呼风唤雨”,也从来不是顺风顺水;他很庆幸,自己是一位真实的教育人,从而可以真实地办教育。这种真实,就是发自心底的面向全体、人人成才的情怀。
教育人的细腻之心,归根结底,是呵护每一位孩子成长的细腻之心。
“育人应真实,而爱是最大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