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文昌,孔柏岭
(1. 中国石化中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古城油田泌125区块Ⅴ2–5层为普通稠油油藏,油藏埋深590 m,油藏温度46 ℃,地下原油黏度平均652.7 mPa·s,水黏度0.57 mPa·s,水油流度比高达1 146。1987年该区块投入开发,经历了天然能量开发、井组蒸汽吞吐、水驱等阶段,目前已进入水驱开发中后期。由于地下原油黏度大、渗透率高(1.606μm2)、储层物性非均质严重,注入水快速指进,水驱窜流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目前综合含水89.3%,采出程度14.04%,标定水驱采收率为18.54%。
从化学驱技术发展趋势看,化学驱技术可动用的油藏原油黏度小于100 mPa·s或200 mPa·s[1-2]。我国普通稠油资源储量丰富,对普通稠油油藏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古城油田泌125区块稠油油藏采用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难度很大,二元复合化学驱技术比单一的化学驱更具优势,可以大幅度改善古城油田泌125区块Ⅴ2–5层稠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3–7]。
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MO4000,相对分子质量2 200万,水解度24%。
表面活性剂NPS–E: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配制水:古城B125块注入污水,总矿化度2 866 mg/L, NaHCO3水型。
原油:实验用原油是8口生产井脱水原油混合后,用5%煤油稀释,调成黏度为653 mPa·s的模拟油。
(1)界面张力测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用美国TEMCO公司生产的51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在50 ℃、4 500 r/mim条件下测量。
(2)黏度测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用美国生产的DV–ⅢBrookfield黏度计在50℃、零号转子6 r/mim条件下测量。
(3)物模驱油实验。人造长岩心:宽 3.5 cm、高3.5 cm、长度20 cm,孔隙体积81.16 cm3、渗透率1 500×10–3μm2。
(4)实验步骤:①B125块注入水饱和岩心;②实验温度50℃下,B125区块模拟原油驱水,获得束缚水饱和度20%左右,放置老化12 h;③实验温度50 ℃下,用B125区块注入水驱油至含水98%;④注入0.45 PV化学剂溶液后,继续水驱至含水98%。
经过评价,选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MO4000作为驱剂,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 000 mg/L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大于80 mPa·s。筛选的表面活性剂样品有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羧酸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产品,其中稠环芳烃羧酸盐NPS–E性能良好。表面活性剂NPS–E浓度1 000 mg/L时,界面张力5.23×10–2mN/m,浓度2 000 mg/L时界面张力达到1.59×10–2mN/m,浓度3 000mg/L时界面张力达到5.30×10–3mN/m。
2.2.1 二元复合驱浓度对二元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在较宽的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MO4000/NPS–E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达到 10–2mN/m级。MO4000浓度2 000 mg/L时,随着表面活性剂 NPS–E浓度增加,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降低、黏度下降。NPS–E浓度 3 000 mg/L时,随着MO4000浓度增加,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变化不大、黏度增加。2 000mg/L的 MO4000和 2000mg/L的NPS–E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 2.70×10–2mN/m,黏度为81.1 mPa·s,与水驱相比界面张力下降3个数量级,黏度上升2个数量级,可以作为二元体系的基本配方。
表1 二元复合驱浓度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与黏度的影响
2.2.2 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性能
要使二元复合驱技术有效驱动 B125区块 653 mPa·s的原油,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非常重要。原油乳化液的黏度可用Richarson公式表示:
式中μ为原油乳化液的黏度,mPa·s,μw为外相的黏度,mPa·s,Φ为内相在乳化液中所占的体积分数,k为常数。乳化液的黏度主要取决于外相的黏度,当B125区块653 mPa·s的原油形成水包油乳化液时,原油黏度大幅度降低,使难于流动的普通稠油易于流动。
二元体系/原油比与二元体系乳化液黏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原油组份增加,乳化液的黏度增大。显微镜观察表明,二元体系/原油比在9:1~5:5,乳化液黏度小于200 mPa·s,远远小于653 mPa·s的原油黏度,此时乳化液为水包油乳化液(O/W)。二元体系/原油比大于4∶6后,乳化液黏度快速增大,二元体系/原油比在4∶6~3∶7范围内为过渡期,水包油乳化液与油包水乳化液应同时共存,是O/W与W/O体系的转化点。
二元体系/原油比在 3∶7时,乳化液主要以油包水的形态存在(W/O)(图2)。如二元体系/原油比2∶8时,乳化液黏度779.1 mPa·s,大于653 mPa·s的原油黏度,此时的乳化液为油包水乳化液。NPS–E/MO4000二元体系在相当宽范围内都是水包油乳化液(O/W),水包油乳化液的存在,既可以降低原油黏度,又可以提高二元体系的黏度,非常有利于流度比改善[8–9]。
图1 乳化液中二元体系质量分数与乳化液黏度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B125区块产出液含水90%左右,考虑到二元复合驱含水大幅度下降,含水也很难低于50%。因此,在整个二元复合驱过程中,油藏中的乳化液都会以水包油乳化液的形式存在,其黏度远远小于653 mPa·s的原油黏度,流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原油的采出。
2.2.3 二元复合体系的综合性能
对于地下原油黏度653 mPa·s的稠油油藏,二元复合驱与水驱相比,黏度从 0.57 mPa·s提高到81.1 mPa·s,界面张力从19.2 mN/m降低到2.70×10–2mN/m,流度比从1 146降低到8.1,毛管数增加1.01×105倍。当二元体系与原油形成乳化液后,流度比进一步降低到6.0,毛管数增加1.35×105倍(表2)。二元复合体系提高了稠油的流动能力、大幅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毛管数增加5个数量级,具备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基础。
表2 二元复合驱的性能参数与水驱性能参数的比较
由不同化学驱油体系在不同模型中的驱油实验可以看出(表3),MO4000 / NPS–E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15.99%,提高采收率幅度高于聚合物驱(8.27%)和表面活性剂驱(6.36%);二元复合体系改善流度比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协同作用发挥明显。对于层间非均质模型,二元复合体系段塞两端各加一个调剖段塞,提高采收率值可达24.10%。因此在现场应用时,应该将调剖段塞和复合体系结合使用,扩大波及体积、改善流度比与提高驱油效率共同作用,现场应用效果会更好。
表3 一元体系与二元体系驱油实验结果
(1)聚合物MO4000与表面活性剂NPS–E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可大幅度提高驱油体系的黏度,并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使毛管数增加5个数量级,具备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条件,对原油黏度为 653 mPa·s的稠油油藏可以进行二元复合驱。
(2)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大于单独的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体现了聚合物改善流度比和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协同作用。
(3)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可以降低原油黏度、提高驱替液的黏度,能够大幅度提高普通稠油的流动性、进一步改善流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