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暂堵转向重复压裂技术探索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2018-10-23 09:55孙彬峰刘洪涛冯兴武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孔眼射孔差值

孙彬峰,刘洪涛,刘 欣,冯兴武,张 坤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

压裂技术是河南油田开发后期增产稳产、有效开发难采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生产时间的推进,一次压裂裂缝陆续失效,通过试井和压后产量拟合分析,压裂两年后人工裂缝平均导流能力仅为20.76×10-3μm2·cm,需要重复压裂改善开发效果。河南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受理论及现场施工工艺条件限制,以重张旧缝为原则进行重复压裂,但重复压裂技术只能使裂缝沿着老裂缝延伸,在老裂缝采出程度较高情况下,达不到理想的压裂效果[1–2]。针对这种现状,必须研究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技术,为提高重复压裂效果开辟新的途径。裂缝强制转向工艺实施过程中,控制裂缝延伸轨迹的决定因素是哪些,河南油田当前的地应力条件是否满足该工艺的应用,工程技术因素是否可以保证裂缝强制转向成功。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水力压裂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进行了研究。

1 压裂井开发阶段地应力预测结果

国内外大量定性研究认为,油气田长期生产过程中,受生产注入活动、人工裂缝等各种因素影响,地应力场能逐渐改变,地应力场变化是使裂缝转向的主要原因[3–4]。本文基于储层岩石为线弹性体作为假设条件,以河南稀油老区主要压裂目的层为输入参数,叠加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场和孔隙压力变化的诱导应力,获得主要压裂目的层开发阶段的应力差值。计算结果见表 1。

表1 单井地应力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单井压裂后经过长期生产,地应力差值有不同程度减小,但没有出现应力反转,河南油田重复压裂裂缝自然转向的可能性较小,需要研究堵老缝压新缝工艺实现裂缝强制转向。

2 裂缝暂堵转向机理实验研究

2.1 裂缝暂堵转向的地应力差界限研究

对于垂向地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储层,水平最大地应力与水平最小地应力的差值是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5–6]。本文主要针对河南油田 60°方位射孔条件,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裂缝转向的地应力差界限。模拟压裂实验系统由真三轴实验架、MTS伺服增压泵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最大供液压力可达到50 MPa。

针对60°相位角射孔完井方式,假定其中1/3射孔孔眼方位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平行,剩余的2/3射孔孔眼方位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的夹角均为60°;如果对射孔孔眼方位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平行的1/3射孔孔眼实现有效封堵,那么,剩余的2/3射孔孔眼具有相同的破裂压力及扩展规律。因此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射孔孔眼的破裂压力及扩展规律即可。根据以上假定,加工1个方位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的夹角为60°的射孔孔眼,加载水平应力差值分别为10 MPa、8 MPa、6 MPa和4 MPa,工作液为染色煤油。

图1给出了应力差值分别为10 MPa、8 MPa、6 MPa和4 MPa时的裂缝形态,可以看出随着水平地应力差值逐渐减小,裂缝转向角度逐渐增加。实验表明,通过有效封堵初次压裂人工裂缝,可以实现裂缝强制转向的地应力差界限为 8 MPa。根据当前地应力计算结果,双河、安棚、赵凹油田主力压裂层适合进行堵老缝压新缝转向压裂工艺。

图1 水平应力差值4~10 MPa转向裂缝延伸轨迹

2.2 缝内裂缝暂堵转向轨迹探讨

由图2、图3可以看出,转向压裂在射孔孔眼处产生偏离水平最大地应力方位的新裂缝;随着裂缝的扩展,新裂缝在缝内逐渐转向,最终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位相互一致,形成明显的曲面裂缝。

由以上物模实验结果可知,地应力差值仍然是控制裂缝延伸轨迹的决定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地应力差条件下,通过转向压裂工艺条件的控制,如进行定方位射孔、增加压裂液黏度、加大施工排量、加入裂缝转向剂等增加了缝内净压力,间接改变了地应力差,从而使裂缝延伸轨迹发生偏转,形成沿最小主应力方向延伸的转向裂缝。由于受远场应力状态的制约,裂缝最终仍然转向于最大主应力方向[7–8]。理论上,对于河南油田地应力差小于8 MPa的油井,通过应用封堵剂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形成不同于原来裂缝延伸方向的转向新裂缝,提高裂缝改造效果。

图3 缝内转向曲面裂缝

3 裂缝暂堵材料优选

根据各压裂目的层的具体状况及后续油藏工程的需要,暂堵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永久封堵转向压裂工艺,也要考虑暂堵转向压裂工艺[9]。据此,研制了适合河南油田储层转向压裂要求的高强度、易溶解、低伤害裂缝转向封堵材料。

3.1 暂堵剂溶解性能

针对目前暂堵剂对转向压裂的局限性及转向压裂对暂堵剂的要求,研究评选了二次交联型暂堵剂。该暂堵剂在压裂液中1.5 h的溶解率为20%,4 h可全部溶解(见图4)。

图4 暂堵剂溶解率实验

3.2 暂堵剂的承压及地层伤害性能

暂堵剂在转向压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强度关系着转向压裂施工的成败。采用流动实验仪测定封堵率及突破压力来确定暂堵剂的强度,优选耐高温、承压力能力强的暂堵剂。评选出的暂堵剂耐温达到130℃,在一定的用量下,耐压可达到40 MPa以上(见表 2)。同时岩心伤害实验结果显示,该暂堵剂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9.7%(见表3)。

表2 暂堵剂不同厚度封堵性能实验

表3 岩心伤害实验

4 多级暂堵转向压裂现场先导试验

针对常规重复压裂效果差的问题,为探讨转向压裂在河南油田的适应性,2017年在双河油田双H9–145井进行了多级暂堵重复压裂先导试验,取得较好增油效果。双H9–145井是双河油田Ⅴ油组上层系的一口采油井,射开层位Ⅴ6–7两个小层,砂厚5.8 m,有效厚2.4 m。2011年8月进行初次压裂, 2017年7月10日进行多级暂堵转向压裂现场试验,压力分析表明,压裂后有新的裂缝开启,缝内暂堵转向重复压裂工艺取得了一定成功。以往压裂实践证明,河南油田双江油区水平最大地应力方位为北东65°。测试H9–145井裂缝方位为北东30.17°,转向角度35°,主加砂裂缝拟合转向距离20~25 m。与压前比较,压后日增油5.5 t,累计增油845 t,取得了较好压裂效果。说明转向压裂工艺在河南油田具有一定适应性。

5 结论

(1)压裂井的地应力变化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压裂井地应力差值随开发时间有不同程度减小,但没有出现应力反转,应该研究堵老缝压新缝工艺实现裂缝强制转向。

(2)物模实验表明,通过有效封堵初次压裂人工裂缝,实现裂缝强制转向的地应力差界限为8 MPa。根据当前地应力计算结果,双河、安棚、赵凹油田适合进行堵老缝压新缝转向压裂工艺实验。

(3)评选出的高强度、耐高温、易溶解、低伤害裂缝转向剂,能够满足河南油田储层转向压裂的需要,且转向压裂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孔眼射孔差值
考虑射孔孔眼磨蚀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
绳结式暂堵剂运移及封堵规律实验研究
基于射孔成像监测的多簇裂缝均匀起裂程度分析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致密砾岩为例
PFC和2315XA进行电缆射孔下桥塞
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
电缆输送射孔的优缺点分析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多孔喷嘴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单井射孔技术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