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鹏飞
摘 要:在李劼人短篇小说创作中,描绘一群以女性、儿童、农民和市民等组成的受难民众,李劼人以人道主义立场,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用心理描写、儿童视角来关注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命运走向。
关键词:李劼人;心理描写;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一、微妙的心理描写
李劼人十分欣赏写实派作家,如英国吉波林,俄国高尔基,法国显克微兹的微妙心理对创作的影响,他说:“他们从社会的机轮上,从心理的现象上,看出人类中很难有十分纯洁的人,都一样的微贱,一样的卑贱,对于芸芸众生,咸具有一种热烈的同情。”[1]这对他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
《只有这一条路》中,对一心想当军官的青年学生的心理描写,反映出当时青年受到不良蛊惑,让名利膨胀了野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湘中旧画》以十四五岁的男孩“我”为中心人物,刻画了男孩自作多情无故给自己增添一些烦恼,甚至还产生了爱恋的幻想,把一个正当年少,爱美又羞涩的情窦初开的少年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恰到好处。李劼人通过“我”前后不同的心理状况,间接反映了底层民众的不幸和人性的恶化。李劼人小说心理描写在女性形象身上的运用似乎更加娴熟,这也许与他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大量翻译法国女性小说有关。如《对门》中的石太太虽然年已三十六岁,膝下有五个孩子。但爱慕虚荣的心理并未因年事增长而削减,对于颜太太的处境羡慕不已,认为就是“嫁给旅长当小老婆,可是人家也真享了一些福,死了也值得。”进而也羡慕起沾了光的外老太太(颜太太的妈,私妇,现年四十开外),她心里常想,“能当一天这样的外老太太也值得卫”当对门颜太太失宠被赶出家门时,石太太仍然觉得“总还值得!”。在石太太心里,颜太太的生活方式寄托着她的梦想,所以颜太太风光时,她便嫉妒,颜太太落魄时,她便同情。颜太太的倒下,似乎意味着石太太仅存的人生理想轰然倒塌。李劼人展示了一位过气妇女执着于自以为是的美好生活的心理,作者曾考虑以《对门》作为短篇小说集的题目,可想而知,李劼人对这篇小说的偏爱,其中石太太心理变化的描写确实精彩。《程太太的奇遇》中的程太太就像年轻时的石太太,她也向往理想化的生活,但在现实面前却被碾得粉碎。李劼人抱有一颗人道之心,对她们既批判又同情。通过对她们的心理刻画展示了在黑暗现实环境里,一颗颗向往美好的心灵一步步被粉碎的过程。
二、特殊的儿童视角
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少了成年人固有经验的主观干扰,从而使得客观对象更加真实可靠。而纯净无瑕又脆弱稚嫩的儿童心理在遭受丑恶世态的残害时,更加使人心悲。在李劼人的小说创作中,有不少是通过儿童视角来表现世态人生的。
《儿时影》写“我”还在不谙世事的童年,就莫名地背上了“上致君,下治民,扬名声,显父母”的训诫。从小就背负起“为官位宦”的思想,可见封建“官本位”思想对人毒害之深。而在私塾读书,枯燥无聊的内容,严厉迂腐的老师,让一帮生趣活泼的孩子变得呆滞,哭生因为没有额外贿赂者师而经常挨打,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甚为恐怖。《儿时影》通过“我”上小学的经历,反映了封建教育的腐朽,孩子心性被扭曲的事实,“作者以非常滑稽的笔调批评了封建教育的陈腐及其对儿童身心的找害。”[2]
《好人家》中随着“我”的成长,见证了赵么粮户一家的风风雨雨,兴衰成败,“我”深切感受到封建思想的顽固,以“我”从小所见,亲身所感,对封建制度的控诉显得更加有力。《湖中旧画》回忆“我”小时候运父亲灵枢回成都的一段特殊经历,通过“我”的眼,看到了茶铺女子做娼的行迹,船老板船沉而悲痛欲绝的景象,见死不救趁火打劼的民众,这些都印入了一个不谙世事孩童的眼中,表现出了孩子从小看到恶迹产生的心理变化。《棒的故事》中那位只提到两次的放牛娃,在对故事中的进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李劼人对他的描写惜墨如金,但也正是如此,让人觉得在这个悲惨故事发生的前后,总有那么一双稚嫩的眼睛在暗中注视着一切,时而迷惑,时而惊讶,时而悲伤。《死水微斓》前记部分中的“我”,年岁尚浅,不谙世事,对进学堂之事,感觉枯燥无趣很是反感,特别是老师的一方戒尺,一脸凶相,更让人害怕,小说使用儿童视角看世界,能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埋下多层伏笔。李劼人用未被世俗浸染的儿童心性来度量成人世界,便显示出世俗社会的荒诞、无聊、尴尬和可怕。而自然界却是儿童快乐的源地:学堂赶不上坟地有趣,城市没有乡下好玩,邓么姑蔡大嫂落落大方的微笑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作者借孩子纯真的眼睛,反映出礼教社会的病态,暗含着李劼人的不满和批判。李劼人借用还是处于孩童期的“我”来开篇过渡既能达到思想层面上批判的目的,又使艺术手法恰如其分的运用,为思想与艺术的浑然天成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切入点。還有《暴风雨前》顾天成丢失的女儿,以及《大波》里黄太太的儿子、女儿等孩童,细加分析,都自有其艺术魅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其精彩处不仅仅由几个主角担纲,配角的演绎向样十分重要,只有他们融合在一起,才能成就经典,而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目光所及往往永远是那几位居于中心的人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周旋在中心人物身边的普通大众。儿童视角是李劼人创作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解读的一种途径。深入全面考察李劼人的作品,才会发现李劼人的创作特征与价值。
注释:
[1]李劼人.法兰西自然主义以后的小说及其作家[A].李劫人选集第五卷[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56页。
[2]王永兵.论李劫人长篇三部曲的现代艺术形式[J].四川大学学报,2002(5).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