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芬 姚明军 孙志岗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599)
双孢蘑菇俗称蘑菇,是国内外栽培规模最大、生产数量最多的著名食用真菌,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双孢蘑菇能有助消化,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故双孢蘑菇被誉为“健康食品”。
多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双孢蘑菇栽培仍以传统生产为主,传统栽培菌株以“As2796”为主。从2014年开始,有合作社尝试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且近年来,金山区出现了智能化调控菇房,亟需筛选出适合这一栽培模式的菌株,以提高双孢蘑菇的生产效益。因此,笔者于2016年—2017年进行双孢蘑菇菌株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在菇房智能化调控模式下生长的双孢蘑菇菌株。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供试菌株为“W192”“W2000”“As2796”,菌种均购自平湖市洁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其中,“As2796”为金山区传统栽培菌株,“W2000”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以“As2796”的单孢菌株“2796-208”和“02”的单孢菌株“02-280”杂交选育而成的双孢蘑菇新菌株[1],“W19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以“As2796”分离的同核不育株与其亲本之一和“02”分离的同核不育株配对回交所获得的双孢蘑菇杂交菌株[2]。
培养料制备采用工厂化隧道集中发酵技术。培养料配方为(按500 m2计算):麦秸秆32 t,干鸡粪18 t,菜籽饼1.5 t,石膏2.5 t。二次发酵结束后,培养料pH 7.5,含水量65%,含氮量2.1%。
覆土材料选用草炭土,制备时需加入2%~3%石灰,调节pH为7.2~8。经过充分搅拌后使覆土土块大小为2~3 cm,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撒能散开为宜。覆土厚度为5 cm左右。
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1个菌株品种为1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3 m2。于2016年11月16日培养料进房,11月17日播种菌株,12月10日覆土,2017年1月20日开始采菇,3月中下旬生产结束。
据观察,3种菌株的菌丝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洁白、浓密、生长旺盛。播种后,3种菌株的菌丝在培养料内的生长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萌发稍慢,吃料速度中等,生长强壮有力,菌丝表面有光泽感。但3种菌株的菌丝在覆土层内的生长稍有差异,“W192”菌株发菌速度稍快,“W2000”菌株次之,“As2796”菌株最慢。二潮菇后,“As2796”菌株的菌丝恢复较慢,生长稀疏,扭结能力不如“W192”和“W2000”菌株,转潮时间也较长。
由表1可知,各菌株菌丝长满培养料的时间相同,均为18 d,而菌丝爬土时间以“W192”菌株稍快,其次为“W2000”菌株,最后为“As2796”菌株。从覆土至出菇时间来看,“As2796”菌株出菇时间略迟,比“W192”和“W2000”菌株晚1 d。
表1 供试双孢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发育情况
由表2可知,“As2796”菌株的子实体平均单朵重最重,达35.7 g;“W192”菌株的子实体平均单朵重最轻,为32.5 g;“W2000”菌株的子实体平均单朵重居中,为33.2 g。菌盖直径以“As2796”菌株最大,但菌盖最薄(不到24 mm)。菌柄长度以“W192”“As2796”菌株略长,“W2000”菌株最短。综合分析,“W192”菌株的子实体菌柄最长、菌盖最厚、菌盖直径最小;“As2796”菌株的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菌柄最粗;“W2000”菌株的子实体菌柄较短,其他性状介于另两个菌株之间。
表2 供试双孢蘑菇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单产最高的为“W2000”菌株,其次为“W192”菌株,“As2796”菌株的单产最低。经方差分析,F值小于F0.05,表明各菌株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见表4。
表3 供试双孢蘑菇菌株产量
表4 供试双孢蘑菇菌株产量方差分析
由表5可知,在智能化调控菇房内,各菌株的产量表现出明显的潮次,“W192”和“As2796”菌株的潮次产量呈下降趋势,即随着潮次的增加,产量不断降低,而“W2000”菌株的潮次产量变化表现为第1潮、第2潮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第3潮产量比第2潮有所上升,第4潮产量继续下降。
表5 供试双孢蘑菇菌株的潮次产量 (单位:kg/m2)
试验结果表明,“W2000”菌株的产量最高,转潮快,产量集中在前3潮,子实体朵型适中、菌盖厚、菌柄短、商品性较好;“W192”菌株的子实体采收期集中,转潮较快,朵型较小,产量集中在前3潮;“As2796”菌株的产量较低,朵型较大,菌盖稍薄,菌柄较粗。综合考虑,“W192”和“W2000”这两个双孢蘑菇菌株的产量较高且集中,子实体性状优良,较适合在智能化调控菇房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