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2018-10-21 07:09谭洪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谭洪

[摘 要: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属于道德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指一定空间及范围内让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相关标准,履行自己对于他人及社会的义务,且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现针对现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加以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体育;渗透]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现状

在高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中,体育课时的设置一般来说比较少,每周只设置一节课作为体育课,有的学校对于高三的学生根本不设置体育课程。因为学校认为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就会把别的时间都安排到别的学科的教育。并且在教学的班级设置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将男女同学混合到一起并且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少让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等。

(二)高中体育设施现状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物质保障。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我国的高中体育场地以及器材的建设中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有很多的器材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以及损坏。甚至有的高中学校连最基本的球类器材以及一些田径项目的场地都不能够给学生保障,导致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并不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也难以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三)高中体育教学意识现状

虽然说近些年来,体育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高中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学校往往为了保证升学率,不断的加强对考试科目的安排与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的教育。体育教学老师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用心去教导学生,而是只将其作为自己一部分工作来马虎的完成。而学生方面更是为了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往往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缺,要么就在体育课上带别的书籍来进行学习,将体育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教学重視度不够,思想观念落后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及老师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以及教学之中,而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则往往会被忽视。学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对体育教学设施的完善方面做的也并不是很到位,而学生则在体育的学习中兴致缺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教学双方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方面落后所导致的。

(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单一,偏离教学目标

现今的高中体育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单一并且偏离教学目标。很多高中学校虽然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进行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但是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科学性并且在教学计划实施之后也是缺少总结分析,从而让整个高中体育的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用。有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讲解一下一些体育知识,让学生做完热身活动以后就让其自由活动,这样让整个体育教学课程缺少活力,也没有达到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缺少体育情感培养,忽视学生心理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其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等都可以让体育的学习更加有效。很多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会忽视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他们认为高中生的教学应该以文化课为主,体育只是一种文化课程学习中的调剂,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有时间放松就可以。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错过了通过体育锻炼能够达到的锻炼身心的机会,也让学生不能够培养起能够经历挫折以及失败的顽强意志。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规范自己的道德标准,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及文化、素质修养,遵循宽待学生、严于律己、树立模范等原则,用自己优秀的人格及品德教育、启发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如在体育教学结束之后,大多数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将体育器材进行收集并归还,教师应在体育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一起收拾体育器械,在收集及整理体育器材過程中,向学生传授这些体育器材的主要构成材料及选择标准等,告知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应小心爱护,培养学生爱护公物、严于律己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耐心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简单的放松运动及热身运动让学生们呼吸室外的新鲜空气,暂时放下学习压力。在体育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情感及态度是否存在异常,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学生练习一些放松的动作,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放松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强化,培养及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及德育目标,实现德育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情况,逐步渗透德育教育,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及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体育团体活动及比赛等项目,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及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比如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内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接力赛为组织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小组间的接力比赛。通过这种活动的组织,既能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又能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道德标准,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其次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最后,应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及德育目标,实现德育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渗透德育教育开展自主体育学习,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