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数学发展层面的水平不尽相同,同学们的数学基础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在这种环境下,老师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来对待所有的同学,要想让每位同学都能学好数学课程,就必须探究出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数学特点是知识点数量多、解题思路多样,这时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有无法适应的情况,造成成绩暂时落后,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们对于学习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们的弱点所在,而有些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善于进行自学,有可能感觉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这时同学们就产生了不同的学习诉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争取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不同,适用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各有特点,传统的“吃大锅饭”教学,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多样化需求,固定的程式化教学下,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速度快,接受的知识多,而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弱的同学学习速度就会缓慢,而且能真正接受吸收的知识量少,时间长了学生之间就出现了差距,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知识,速度慢的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巩固复习时间,这样原先的教学速度就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好的学生得不到提升拔尖的机会,而学习较差的学生连基础知识都没能巩固牢靠,因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一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下降。
另外,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正可以满足这个要求,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有的放矢,使每位同学的不足之处都得到查漏补缺,在巩固基础后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的教育观还要求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分层教学能满足每位同学的学习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进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学习。
二、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一)对班内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态度,做好分析统计后进行分层,可以按照这些依据将学生们分为学习情况较好、接受能力强的A层与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B层。当然,在分层之前要与同学、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解释清楚分层教学的做法、目的,不要让同学们产生自卑或者自傲的不良情绪,以至于影响分层教学的效果。在分层工作结束后,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教学,将不同层次的同学分配在一个组里,使同学之间互助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老师要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日常表现、进退步情况等对班级分层作出调整,使学生们及时得到适合自身进步的学习方法。
(二)进行分层教学备课
课前进行备课是每位老师都会做到的一项工作,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的备课工作就与之前不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前准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一个轮廓后,再酌情添加或者删减一些知识内容。还要为每个层次的同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进行有特点的分层教学,使得两个层次的同学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只以自身作为参照对象,可以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三)课堂上按照层次来教学
教学是教授理论知识,老师要尽量将艰涩难懂的学术化语言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授,使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都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对于理解能力较高的部分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自学难度高的部分,如果有疑难问题老师可以在课下进行单独指导,课堂上尽量以照顾大部分同学的进度为主,课堂上的教学要循序渐进。
(四)课后布置作业要分层
课后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对未学的内容做预习。在分层教学的情况下,老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同学的情况来布置作业。对自学能力较强的A层同学,老师可以要求他们去做有一定难度的课后习题,为这部分同学挑选一些有深度的题目来进行提高训练,另外还要进行预习,初步掌握理论知识,自行做出课后简单的练习题,并且要会讲解,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对于自学能力较弱的B层同学,老师要注意他们的基础知识巩固,公式等记忆性的内容一定要做到不能混淆,练习的题目就以课后题为主,预习新内容时,要做到对课本知识都有印象,找出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去找小组里学习好的同学请教,争取做到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留到课堂上等待老师的讲解。这样的做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每位同学都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作业,最大限度的满足学习需求,减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恐惧心理,也减轻学数学的心理压力。
(五)学业水平评价也要分层次进行
老师在学期开始之前为同学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按照这样的计划教学,就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除了学期末的考核之外,老师还要设立每个章节结束后的考查,以便及时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针对考查结果分析前一阶段教学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进行改正。在进行考查时也要注意分层次进行,在一张试卷中除了日常考查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可以设置难度较高的附加题,用来测验A层学生的思维灵活转变能力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B层的同学在做完其他题目后,也可以来进行尝试,在分数线的设置上,可以设定两个不同的标准,比如一份150分的试卷,A层同学需要达到120分才是合格水平,B层同学达到100分就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學生的进退步水平,由此来进行学生层次间的变动,用这种方式激励学生不断的进步,也是给A层次的同学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不能骄傲自满。
三、结束语
新课标要求下的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做到了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为学生制定各具特色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不再有从前的压力与负担,增加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明确的目标驱使下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