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武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语文学习的启蒙,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在于完善学生的情感体系,而这对于留守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的父母家人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对于情感的需求是巨大的。教师如何利用小学语文的情感特性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是需要重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运用语文的情感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情感,让学生学会感激,学会同情,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情感体系。面对留守儿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教学。接下来,笔者将介绍一些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的方法。
一、针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要求进行情感教育
上文介绍了,留守儿童就是家人长期不在身边的儿童。这些儿童的家长大多在外打工来满足家庭的日常支出。留在家里的儿童虽然锻炼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可以更快的成熟,但是,留守儿童这个年龄的儿童对家长的情感需求是极强的,而家人不在身边就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在这个方面的需求,造成了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让他们有一种孤独感。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家人的长期不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留守儿童是不利的,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来完善他们的情感体系,盡量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
2. 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语文因为其课程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可避免的。语文课本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课文,而这些课文多多少少都掺杂着作者的情感。同时,随着教学的不断改进,对于情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同时,这些教学改革也明确的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希望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尽全力去完成。只要教师好好利用课本中的各种课文,将文章中的丰富情感传达给学生,那么学生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些情感。
二、情感教学的方法
1.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对学生来说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对待留守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特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比如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等等,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而如何构建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面对有情感问题的留守儿童,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对他们进行情感疏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同时,要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要多多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让这些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有机会慢慢填满自己的情感空缺。只有学生的情感完善了,学生学习的阻力才会减少。
2. 与学生进行沟通
留守儿童有这些情感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的家长不在身边,他们无处倾诉,只能让这些问题留在心里,长此以往,本来很小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演变成影响学生人生的大问题。而教师就需要经常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好还可以进行课后家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要避重就轻,不能戳学生的痛脚,因为这些学生通常都是敏感的。教师一定要会疏导,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变得阳光、开朗。通过这些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历程,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学生可以在这些沟通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变得轻松愉快。学生没有了情感上的问题也就能够有学习的动力,更能在学习上有所提高。
3.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慢慢变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情和学习兴趣。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的生活对他们的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不能简单地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还有,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及时,最好可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表现优异的时候就立即对学生表现出鼓励、赞扬的情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这些外在表达知道自己是对的,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慢慢的这些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自信心会让学生变得渴望表现自我,变得外向,外向之后,他们就能与外界更多的交流。然后,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内向的,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露给别人,所以教师要主动出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家庭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构建情景,带动留守儿童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心房,接受来自外界的善意。让非留守儿童跟教师一起对留守儿童发出善意,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最后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邱志敏. 小学语文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分析[J]. 人生十六七, 2017
[2]吴燕霞.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留守儿童为例[J]. 神州, 2012(27):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