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怀
【摘 要】随着课改的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到了学校教育当中。而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效果往往会受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要想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为学生创建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探究、合作和实践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明显的进步。具体一点说就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来说,高效课堂的创建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此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身心状态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样化的模式,创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高效语文课堂的创建方式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疑问是学习的开端,有了疑问,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而且,提问是教学的常规环节,精心设计的问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同时,有趣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使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升。并且,教师要发挥问题的教育功能,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激情,用问题引导新知识的探索。此外,提问的模式不应该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对教师也可以提问,这通常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教师的提问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要通过提问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有效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如果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提问能力,自然就能够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比如: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在语言表达上,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就需要深入分析文章。并且,笔者提出的问题,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有效的提问,对于强化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着极强的作用的。
二、结合生活,深化认知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并且,语文教学是知识与思想相互渗透的系统。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是与生活同在的。同时,语文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就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并主动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才能够完成高效课堂的创建,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比如:在《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笔者结合现实生活,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云的状态。并且,要求學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看云识天气的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构建起了文章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借助网络,自主探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并且,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完成教学内容的优化。网络就好像一座桥梁,在学生与语文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此外,网络技术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解决难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比如:在《闻一多的说和做》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通过网络手段,自主查阅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资料。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地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个性和生平经历。这对语文课堂的开展是有着极强的作用的。由此可见,借助网络的力量,开展语文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之,要想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轻松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庆花.以生为本,努力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05):90.
[2]李加超.以生为本应用在初中语文课的探讨[J]才智,2010(2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