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的发展对策

2018-10-21 15:12喻沛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共青团高校

喻沛杰

摘 要:新媒体是如今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网络平台,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在如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要重视新媒体阵地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新媒体阵地 发展对策

一、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理论指导。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形势下,更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共青团工作效果。

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有利于丰富共青团工作方法。高校共青团工作阵地具有相对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等特征,而新媒体则拥有信息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快速便捷等优势,可以帮助高校共青团打破局限,拓展工作空间,丰富工作手段和载体,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团员青年积极关注和参与,还能帮助高校共青团完成教育和引导团员青的根本职责。

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有利于拓展共青团组织的建设空间。当前,高校的学习方式逐步由传统的封闭式、同步式向开放式、互动式转变,导致共青团组织功能出现弱化的趋势,而新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各地高校共青团利用数字共青团系统等平台联络青年学生,成立网上团委、网上团支部,组织并开展各项活动,成为拓展共青团组织建设空间的重要手段。

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有利于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新媒体的人际交往功能为高校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渠道,通过QQ群、微信群、视频语音聊天等众多应用软件,加强团干部、教师与团员青年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此外,团组织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地收集青年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团员青年提供诉求的渠道,并及时帮助青年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良好局面。

二、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的具体发展对策

1.完善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将社团联合会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提升学生社团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社团引领青年思想、服务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学校党政支持、共青团主导、全校团员青年参与的工作机制,树立把新媒体作为新的舆论宣传和教育阵地的工作意识。其次,成立共青团新媒体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目标,明确分工,疏通各个环节,狠抓落实,保证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健康发展。最后,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保障,保障共青团新媒体建设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明确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管理制度

新媒体具有两面性,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和问题,因此,高校共青团在开展新媒体建设工作时,也应尊重网络媒体运行的客观规律,科学管理,制定和完善新媒体工作发展、管理和运行的制度,规范新媒体工作负责人和团员青年的网络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通过与通信管理部门、网络接入服务商进行合作,努力把高校新媒体工作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积极向上、思想活跃、内容丰富的绿色阵营。

3.构筑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平台

各高校共青团应努力打造推进工作的校属基础平台,建设好学校团属的新媒体阵地,加强团属网站、微信报、微博等建设,实现整合联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高校团员青年的身心发育规律、需求和喜好,大力开发适合青年特点、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网络文化产品,构建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提高其能力和素养,实现高校共青团的教育职能;依托团属新媒体平台,拓宽青年学生与团组织的交流渠道,关注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反映学生的呼声,解决学生的诉求,维护学生的权益,提高共青团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能力;积极借助相关新媒体平台和通信运营商等社会资源和力量,提升团组织在新媒体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占领高校新媒体教育主阵地。

4.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共青团工作局面

高校共青团工作既要开拓新媒体工作的新线路,重视线上工作,更要一如既往地发挥传统优势,做好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线下日常工作,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相互支撑,相互弥补,相互配合,实现新媒体思维与共青团工作的全面融合,在实践中为信息化时代的共青团事业开拓一片新天地。例如校团委可以组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社团落实“四进四信”,线上线下齐动,带动更多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

结语

新媒体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工作方式、创新的工作思路,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共青团委要充分把握新媒体优势,进一步完善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阵地建设,提升广大共青团组织工作者的新媒体工作能力素养,完善新媒体工作机制和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搭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新媒体傳播平台,营造和谐并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新媒体平台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扩大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丁爱国,牟永念,于泽华,刘艳飞.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J].大学教育,2016(05).

[2]张学森,彭晶.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3).

[3]徐璐洁.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共青团高校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