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梅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重点,阅读是学生学习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语文素养的完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而言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文作者便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段 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常用的教学手段,而依据课程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教师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中展开阅读教学时,越来越侧重于制定灵活多变的、富有生命力的、能够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完善和提升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高效学习和成长。而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制定,则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和学习成长诉求,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一、丰富学习感官,推动学生情感共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单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物模型、乐器图画等事物来辅助教学,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多彩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地理解阅读中的情感变化,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课堂阅读学习的效果。
例如,作者在讲《月光曲》一文时,作者先是大致讲述了这个关于《月光曲》的故事,使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作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月光曲》这一钢琴曲,并让学生结合课文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当学生去进行阅读时,清脆而富有节奏感的《月光曲》在学生的耳朵旁轻轻地响起,学生虽然听不懂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感情,但也能获得美好的听觉享受,这便使学生的阅读更能投入感情,随后,作者便结合课文来解析文中鞋匠、妹妹和贝多芬等三个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推动学生对文中情感脉络的把握,使学生能够解读其中所蕴含的美好与感动。
二、引导逻辑思维,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学生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无法产生足够的理解,这是由于学生生活及社会经验较少造成的,而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通过问题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同理心去理解一些道理,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对课文深刻思想内涵的探究中,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例如,作者在讲《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作者便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那匹马是什么?它最后有没有被饿坏?在文章中‘我‘父亲和‘书摊主人这三个人身上各有什么闪光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随后,作者便就这几个问题展开,来为学生解析这篇课文,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推动学生对这篇课文中所显露的人性闪光点的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清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三、创设交流环境,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所必须要养成的一项素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其很容易便会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这便可能会使学生丧失思维的自主性,而批判性思维则能够帮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反思一个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使学生在和同学的讨论中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知和看法,并在讨论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批判思维,进而推动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作者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作者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交流探讨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和理解,并使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地球目前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就“如何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对目前地球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产生更多的了解,推动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而在这节课堂教学中,作者则充分地将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自身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自身学习的主要性,继而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素养的完善。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高段展开阅读教学时,应积极地立足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多个角度,从更多方面展开教学,积极探究学生的学習能力及学习兴趣,从而制定出学生是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长远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教师应积极探究创新、多元、丰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课堂学习的丰富多彩,推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进而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林宏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史丹.浅议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