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导学、悟学、互学”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10-21 21:26龙之洞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互学预学导学

龙之洞

“预学——导学——悟学——互学”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学互助、展示反馈、目标检测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预学

预学首先是教师的预学。“教师预学”不仅要“读懂教材”、“读懂课标”,更关键的是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的文本导读等。教师在“读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自我期盼,为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打下基础,即“以学定教”。

其次是学生的“预学”。即学生根据“教师预学”后形成的“预学案”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给予明确指导,提出“预学”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新授课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明确重点难点,激发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疑问,确保他们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目标学习,保证他们能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自主预学是自己能动的独立的接触新知、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受益一生。

二、导学

“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导学结合不仅仅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解惑的具体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学原则、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

学生自觉主动地学是第一位的。一是学有“投入”。一节课中,学生实际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称为投入时间。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生的投入时间,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效率。首先学生应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课堂上学生要用主人的身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带着问题去上课,专心致志,调动自己全部的学习器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有“产出”。学生的学习结果,即产出(收获)。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学习有效的核心指标。每节课后学生应该感觉得到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学有“双赢”。学生的学习合作能产生“双赢”的效果。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要跟课本合作,走进课本又能从课本中跳出;与同学合作,共同研讨学习问题,一起解决学习困惑;与老师合作,接受老师的指点帮助又能与老师一起,共同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四是学有“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高效课堂里的学生应该兴高采烈,其乐融融;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首先,教师要“导”正“学”的航向。其次,教师要“导”好问题情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第三,教师要“导”谐课堂节奏。当预设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没有困难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快节奏;当学习任务过于困难时,老师应该调慢学习节奏,直至困难的解决。第四,教师要“导”拨情感大门。师生情感融洽,教学双方平等、民主、合作,教学就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情感也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情感投入,和谐激情的课堂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艺术,促成教师能力的飞跃。学生思维闪现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激发教师教学时不可预约的神来之笔。

三、悟学

“悟学”是师生双方在“导学”教学环节之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前面学习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思考、总结和提高。

首先是学生的“悟学”——对学习活动的领悟。在悟学阶段,学生通过主动反思力图领悟知识真谛,把握知识精华,完成新旧知识的内化和重组,掌握其原理和规律,通过探究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到揭开原理、规律的突破口。其次是教师的“悟学”——对教学活动的感悟。教师的“悟学”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的过程, 是对学生学习信息进行检查、归纳和反馈的过程,是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

“悟学”环节的主要措施有阶梯训练、学生自我小结和反思、教学质疑、课外延伸拓展、教师自我教学诊断等。

四、互学

课堂探究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其实质是一种互补。课堂的探究过程,是师生互动互补、生生互补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探究中的师生互补首先体现在视角互补。教师视角的“预设”与学生视角的“经验”在问题探究中逐步达到“视角融合”,最终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其次表现在知识互补。教師也会从学生的认识中得到许多启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三表现在精神互补。探究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精神感染源,学生的虚心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等也会感染教师,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实现“树与树的互相摇动”。

一种教学模式的成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和反复的实践验证、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有效推动着“高效课堂”的打造。但是,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也不可能适合于某一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预学、导学、悟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仅仅在一定条件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有效教学手段,显然她不是惟一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顺势而为,灵活运用,合理取舍,方能真正实现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猜你喜欢
互学预学导学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我是小导游
四“学”立“品”: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