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勇
很多教师认为,预学应该姓“语”,因为它与数学没有关系;有的教师认为,提前预学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提前预学减弱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预学是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质疑解疑的自主学习过程。基于预学的特点,数学课堂更需要预学。数学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预学兴趣,教给学生预学的方法,提出明确的预学要求,设计分层的预学要求,以生为本,实现高效课堂。
一、提取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
课堂通常是利用认知冲突来突破难点,为课堂增加亮点的。预学之后并不代表在课堂上就不存在认知冲突,而是把一节课的认知冲突分散到课前预学和课堂教学两个场景中。学生进行了预学,在课堂中体验的认知冲突会更加深刻,一些简单的认知冲突通过预学能够自行消化,学生需要做的是将在预学时无法自行消化的知识在课堂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抛出,通过思考、讨论、辨析等方式,师生共同学习,学生的大脑运转会更加活跃,课堂参与热情会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课前冲突具有极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走出认知误区,优化预学方法
叶圣陶说过:“预学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笔者认为,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该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风格的教师,而采用的简单、易行、有趣、实效的方法。在教给学生预学方法之前,教师必须走出两个误区:
一是不能将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预学目标。预学目标要相对低于教学目标,要让多数学生轻松达到,在此基础上的预学,缩小了学生在认知起点上的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轻松驾驭,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是不能用课前预学代替课堂教学。尽管课前预学有预学单的引领,但由于两者的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预学效果不同,不可能完全消化掉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并适时突破,如此学生才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
科学的预学方法引领,会避免走入以上两个误区。一是使用“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扩一扩”这一递进模式。引导学生先看一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旧知有何联系,自己是否能理解,带着表层印象翻开教材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在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倾听此难点的突破方法并参与课堂讨论。这种目的性明确的听课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将自己在预学时习得的知识在课堂中交流展示,大胆提出困惑。数学教材有些知识点像语文一样,不是直接呈现,而是留有很多空白,学生在预学时要尝试来填补这些空白,做到举一反三。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预学方法。概念性的预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炼概括,再通过画图等实践方式来感知概念,结合教材内容预习,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当主讲,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之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计算类的预学,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分步研读课例,并通过练一练来检验预学效果;应用类的预学,要把综合类问题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再联系旧知各个击破。不论哪种内容的预学,教师都要提出预学要求或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自己“找路”学习。学生一旦掌握了预学方法,会形成良性循环,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分层预学要求,做到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里的“人”,一是指教师,二是指学生。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解读、对教材的创设重组能力、对预学目标的设定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或重组内容,对学生提出預学要求,保持学生预学的热情和预学后课堂学习的新鲜感,让学生预学与课堂学习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活动相互支撑,互相促进。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预学单的设定、预学要求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有效预学的前提,更是课堂中小组合作、教师评价的着力点。预学单或预学目标设定要由易到难,对于普通学生只需达到前几条,但对于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更高的预学要求。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各尽所能,各有收获。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一课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预学习题:①用2、5、6、8、9这些数字,写出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并笔算出结果。②写出一道你心中积最大与积最小的算式,并计算出它们的结果。③比较积最大与积最小的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在以上三道预习题中,第①题适用于中下能力的学生,第②题适于中上能力的学生,第③题适于尖子生,每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
总之,有效的预学是达成高效课堂的捷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预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习惯,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活跃思维,提高数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