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分析

2018-10-21 10:30吴玉莹
黄河之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李斯特演奏技巧

吴玉莹

摘 要:对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作品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进行研究,从其标题性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乐曲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与鲜明的音乐特点展现出李斯特卓越的钢琴技巧及其作品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李斯特;《侏儒舞》;标题音乐;演奏技巧

一、标题音乐概述

(一)创立与形成

所谓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指通过语言文字概括乐曲内容和题材,这种说明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标题音乐”一词由李斯特首创,通过将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强调音乐的情感与思想的感染力。音乐的标题不仅是对于乐曲内容的概括,更是对音乐作品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的描绘音乐内涵。

标题音乐是李斯特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在器乐作品中使用标题的意义,李斯特认为“在我们看来,器乐作品标题性中所包含的诗意叙述与其说是器乐枯竭、蜕化的征兆,倒不如说是我们时代发展所促成的现象,是当代艺术前进道路必经的一步”。①李斯特对标题音乐有过系统的研究,他指出:“标题猜测可以不再让欣赏者们随意推测,统一与作曲家的原意造成不同一错误的理解;标题音乐在标题上已把含义作较明确的提示”。②

(二)发展

“标题音乐”一词虽由李斯特首创,但这一概念是他的柏辽兹影响下产生并提出的。标题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点,分别为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韦伯的《邀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李斯特、瓦格纳。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丰富的表现手法,众多的体裁,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不仅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中广泛运用,在中国的器乐作品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侏儒舞》演奏技巧分析

《侏儒舞》是一首急板练习曲,升f小调,谐谑、轻盈,节奏变化频繁。李斯特作品的演奏不同于任何钢琴作曲家作品的演奏,他的钢琴演奏风格多具有炫技特技,这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以后的其他作曲家和演奏家。

(一)装饰音的使用

乐曲开篇运用大量快速连续的倚音装饰音,左右手的交替进行,模仿出侏儒步伐小、脚步轻的特点。在5-20小节,又增加了双音倚音,倚音与三十二分音符的交替使用,增加了演奏的难度,使侏儒的形象更加鲜明。演奏中,装饰音的进行要求均匀、轻巧,既不能占用音符时值,更不能忽快忽慢。过长或过重的装饰音,都会给听众带来不好的感受,甚至改变乐曲原本的音乐内涵。

(二)顿音的使用

顿音在乐曲开端出现,大篇幅的顿音弹奏,既轻盈又短促。顿音的演奏对于手指触键和离键都有很高要求,不仅要十分迅速,同时手指与键盘的距离不能过大,手的幅度应尽量减小,指尖贴近琴键,手腕带动手指进行弹奏。

从21小节开始,乐曲出现和弦顿音,这对手指的触键和手型的保持都有极高的要求,不仅要突出这一和弦,同时又不能弹的过于笨重。

(三)琶音的使用

乐曲21小节,出现了右手连续的分解和弦式琶音。这一部分右手有两个声部,高声部为较快的跑动,弹奏时指尖尽量贴近琴键跑动,同时控制手指重量;中声部不需要很明显的突出,但在练习的过程中需单独练习,熟悉它的旋律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快速的琶音跑动在乐曲中分三次出现,分别在21小节、57小节和121小节出现,这三个部分的音型结构较为类似,跑动时手指跨越幅度大、速度快,既要保持连贯又不能失去音符之间的清晰与颗粒性。不仅考验手指的张力与灵巧性,对于指尖的控制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练习时多进行慢速练习,从而对乐曲的层次感以及音乐的流动性有更深层次的感知。

(四)八度的使用

在整首作品中八度的运用较少,只在142和143两个小节中出现。但仅仅两小节的八度音却将整首乐曲的气氛推向最高点。左右手为反向进行,力量逐渐增加,并在最后一个八度中得到爆发。这一部分的弹奏需要将力量落在指尖上,手掌应形成弹奏八度的框架,通过手腕的带动来进行弹奏。演奏时注意这一乐句的连贯性,一气呵成,以达到作曲家所要展现的音乐效果。

(五)踏板的运用

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钢琴家鲁宾斯坦曾用“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这句话十分生动的形容出踏板的特殊作用。合理的运用踏板,对于加强乐曲的连贯性、增強音乐的节奏感、扩大音乐感染力等众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乐曲开端运用大量的装饰音和顿音,如果踏板使用不恰当,则可能会产生出不好的效果:若换踏板慢,则前一个音的延音会将后面出现的装饰音掩盖掉,产生漏音的感觉;若过早换踏板,则会引起前一拍的音与后面的音混在一起,产生混乱的和声。

三、结语

《侏儒舞》这首乐曲结构并不复杂,但整首作品技巧性极强,音响效果十分绚丽。李斯特通过多变的节奏和绚丽的音乐线条描绘出一幅侏儒欢快跳舞的场景,他丰富而独特的钢琴技法,使得钢琴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作品中运用的种种音型,则更加具有描绘性,更好的展示了音乐内容与标题的一致。他的钢琴音乐也因其独有的魅力在中外钢琴艺术史中享有独特地位。

注释:

① 王明华.音乐批评的价值—基于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两篇批评文章所引发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4:172-176.

② 钟家明.标题音乐及其发展轨迹[J].艺术百家,2007,03:96-97.

[参考文献]

[1] 钟家明.标题音乐及其发展轨迹[J].艺术百家,2007,03:96-97.

[2] 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6.

[3] 曾颖.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技法[J].大舞台,2013, 03:31-32.

猜你喜欢
李斯特演奏技巧
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分析与演奏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