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

2018-10-21 06:39吴碧玉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吴碧玉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是启蒙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性科目,也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人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与写是重要的内容,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将作文课和阅读课分离,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教学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同步提高进行了教学实践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因为学生的写作成绩普遍偏低,所以更多地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水品的提升。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1]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读写结合的理念贯彻到底,在课堂上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认识的字较少,所以要对不同年级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与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同步教学。

一、运用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将读写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以写促读”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看着题目而没有任何想法,这是普遍的现象。缺乏閱读,对好词好句的积累不够,都造成了学生面对题目无法下笔的现状。以此引发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深思。此外,不管学生的作文写成什么样,都可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以读促写”加强学生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学生在长久的阅读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也会加深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理解。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这些好词好句的使用意境,进而促进学生在写作时对好词好句的使用。读写结合同步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二、读写结合同步教学的开展途径

(一)加强课内指导,注重读写有机结合

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同步教学之前,必须对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特点和训练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两者之间的对应性,更好的将两者结合,以便于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通过课本更好的将读写结合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读与写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读写的结合点有:阅读材料的品评与写作题材的选择相结合、阅读文章的主次结构和写作的层次安排相结合、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与写作优美语言的应用相结合,等。学生只有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才能同步提升两者的能力。

除了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培养之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本的深度剖析。第一,感悟文本的内涵,将自己的感想批注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感想的批注,将读写完美的结合。学生在进行批注时,不要注重批注内容的长短和深浅,只需要将自己阅读之后的所想、所思、所感写下来即可。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才能更好的将读写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第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寻找创作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结合语文课本,多进行写作实践,通过不同的语言交流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培训。将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从内容上、形式上、中心思想拓展上进行习作源泉的挖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语文课本里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省略号,此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对这些省略号的内容进行补充;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对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对故事的结尾进行后续事件的续写,等。第三,抓住中心思想,感悟结构布置,进行优美文章的临摹。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中,拥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名篇佳作进行深入的剖析,最后进行临摹。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选取范文,为学生进行中心思想和整体结构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写作规律;其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等的指导,进而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是学生进行写作时一个很好的支点,学生进过长期的练习,就可以学会举一反三,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第四,实现仿中求创。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写作方法和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整合,最后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美文章[2] 。

(二)拓展课外阅读,夯实读写教学基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对语文课外知识阅读与实践的练习。量变才会引起质变,学生只有通过对课外的语文材料进行大量的阅读与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并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文章的宽度,阅读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厚度。鉴于此,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3] 。

第一,重视“短课”。短课就是各年级的学生在每天早晨上课之前的十分钟进行背诵的课程,背诵的一般都是国学经典。短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短课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面貌。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背诵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一般在短课上背诵成语、弟子规等;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背诵的内容主要有唐诗宋词。学生通过短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后进行仿写练习。日积月累,学生对经典国学的掌握越来越多,语文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短课是一个开启学生德智的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舞台。

第二,布局“长课”。长课就是学生在中午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开展“书香伴我行”的读书活动。低年级的学生通过长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读书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上阅读。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对《昆虫记》、《木偶奇遇记》、《小王子》、《爱的教育》等进行朗读。通过长课引导中高年级的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文学经典有《论语》、《小学生必背诗文140首》、《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智慧的背囊》、《一个灵魂出窍的小猪》、《改变一生的砺志故事》等。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将读写结合,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将读写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基于语文教材进行读写的实践训练与拓展,才能更好地将读写结合并实现同步提高,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不能讲两者分开教学,把握好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实现读写结合的同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一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才智,2018(33):48.

[2] 白文艳.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105-106.

[3] 杜银凤.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15(27):13.

(作者单位: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