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

2018-10-21 23:38肖元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诵读

肖元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师应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重要平台,用全新的课程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知识底蕴,力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方法 诵读 抓关键字词名句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本文试图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依据,并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对古诗文教学方法谈点粗略看法。

一、 充分预习,做好准备

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之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资料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熟读诗文,弄懂大致意思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力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二、激发兴趣,设计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三、了解作者,感受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在预习基础上需再强调作者经历及背景,可以说,充分了解诗歌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和钥匙。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

四、反复诵读,体味精华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的做法是:初一时候,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直到读准、看准,读得准确无误,有感情。初二开始,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朗读后将自己的诵读录制成磁带,上课时,适时播放同学们自己录制的课文朗读录音。读得好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使其有了一种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从此,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因为不提前读,课堂上就读不好;不提前对照注释并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做初步理解,有些句子的句读就读不准。而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对照注释已口译了一遍,不懂的地方已划出,并把课文反复诵读,就为老师授课节省时间和有的放矢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读还有严格的规定:对照注释自译时可以默读,其他时候的读应尽量做到出声朗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晨读时尤应如此。在重视诵读教学中,变换读的方式,可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

五、关键字句,突出强调

古文中,一些通假字、词类活用字、一词多义字及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等至关重要。诗歌更讲究“炼字”,所谓关键词句,主要指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词句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学《沁园春·雪》,须抓准“望”、“惜”这两个词,它们分别统领上阙和下阙,一“望”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激情澎湃;一“惜”借古论今,歌颂当代英雄人物。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品味,学生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的叱咤风云,博大胸怀。

六、品析名句,丰富积累

品析名句可以加强對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学习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七、学法渗透,举一反三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要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就会说说欣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诗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一到两首诗词,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

当然,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师应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重要平台,用全新的课程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知识底蕴,力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诵读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诵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美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