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者越来越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也是一门知识设计比较广的学科,需要学生可以有大量的思维活动,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化存在这许多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低。本文从高效课堂出发,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思考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教学中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给学生传递新知识,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至于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也没有充分将知识理解透彻,因而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可以高效掌握学习内容,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1] 。
1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课堂更具活跃性,使课堂更具高效性。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沉重,没有活力,因而学生就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可以产生一种信任感,所谓良师益友,教师要放下身段,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活跃课堂氛围[2] 。
例如,在教学《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教师可以这样说:“青铜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就叫做青铜时代。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教师可以就这个让学生表达一下关于青铜文明的看法,利用课堂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在这个期间,了解一下学生心目中青铜器的代表作。教师一定带着倾听的心理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没有对错,其实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虽然没有像传统教学中那样直接进行课文知识的学习,但是却要高效许多,给予学生这样一个和谐氛围,使学生可以感觉到愉快和轻松,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交流,更加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贠运用。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为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因而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几个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加形象与直观,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阻碍[3] 。
例如,在教学《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南北方人口比例图,为学生讲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再给学生展示一些材料: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接下来讲解丝绸之路时,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为学生解释这条路形成的原因,用多媒体根据不通过时期的原因将其展示出来: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商业的繁荣和经济中心的南移;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等,将一些船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好理解知识点,学生也因为这些生动的图片变得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发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作为被动者,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课堂形式太过于中規中矩,学生就只能顺从教师的意见,机械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学习方法依赖于教师,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高效课堂无法构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爱护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e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4] 。
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在网上收集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一些资料,如一些《玄武门之变》的短片,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短片等这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可以运用故事像:“魏征去世之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坏事。人,有好人坏人,任用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朝中大臣之间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见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回答“唐太宗为什么能吸取臣下的意见?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又是怎样一幅局面呢?”,学生之间分组进行探讨和交流,纷纷将自己收集的材料给小组的成员看,大家一起借鉴,在结合教师说出的这个故事,进行探讨,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进行探究和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实现师生互动,还要用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中激发历史学习的热情,锻炼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新兴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5] 。
参考文献:
[1] 史志勇.构建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32(36):111-111.
[2] 陈江南.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2期),2018,28(123):63-63.
[3] 蒲黎明.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成才之路,2017,329(11):132-132.
[4] 方艾秀.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考试周刊,2019,29(43):142-142.
[5] 浦慧慧.打造高效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思考——以人教版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31):15-1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庆丰(1971年5月—),男,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人,湖北大学本科毕业,现任教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
(作者单位:板桥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