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庆
摘要:“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养的培育,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对于现代各阶段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体育作为“体”的代表,在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重新被提及。本文中,我将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就如何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展开探究,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运动安全 日常教学 探究
众所周知,我国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安排了不同学科。以初中阶段为例,有重点塑造学生思维能力的理论性学科,如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专业性学科;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的艺术性学科,美术、音乐等;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基础技能性学科,如信息技术等。而这些学科,往往注重精神层面的影响,思维方面的塑造,而甚少涉及学生身体机能的锻炼。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人来说身体的健康是精神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现代教育教学制度设立的过程中也设立了专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体育。但从近些年的教学实际来看,尤其是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主导下的学校教育,所有的教学时间基本都留给了考试所涉及科目的教学,连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教学课时都会被占据,更不论体育这一门和学生學科思维建立关系更小的运动型学科。而长久忽视体育课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及运动习惯,以至于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出现。所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实施以来,首要提出德智体美劳等素养全方位培育的理念,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且健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做出了要求。
从课程内容构成和上课形式来看,体育本身就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体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泄精神上的压力,调节学生的情绪,进而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而对于动态的上课模式来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损伤问题,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青春期”,活力大同时“火气”也大,缺乏自我约束和规定能力,很容易在运动方面因为把握不好度而导致运动安全问题。所以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初中体育课堂上我们要如何保障学生的安全,上好一堂体育课。
一、明确课堂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班级是一个小集体,在集体的管理中就必须存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从而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通常在理论课上准则是针对于听课来制定的,而体育课上课形式和一般课堂不同,所以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个性制定对应的纪律、规则,并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做到执行方面的令行禁止。
首先,在纪律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处于叛逆期,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反叛性,并且在挑战教师权威方面呈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所以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放权给学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集体提议,集体投票等方式,让规则和制度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进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保证学生的自觉性和认同性。
其次,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因为对于体育课来说,学生所具备的运动知识和认识远不如教师的经验来得有效,所以在有关运动纪律和规则的制定方面,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认同学生的意见,要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合理的建议,并且,从教师的立场出发补充其中专业性、关键性的部分,如运动之前的热身,运动中的活动规则等等,从规则制定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甚至是意外出现的几率。
二、运动过程中做好教学引导,及时纠正错误
对于体育课来讲,通常的上课形式就是田径类的运动,对于“径”类运动来说,往往不需要过多器械的辅助,大多依靠学生单纯地体能就能实现,如跑步等;而“田”类运动,则大多需要对应的运动器材,如铅球、标枪等。所以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运动形式做好教学引导。
首先,在“径”类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的热身工作。对于初中体育课来说,往往是跑步和多种球类运动的结合,而从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学生基本意识不到热身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轻则出现扭伤、磕伤等情况,重则出现骨折、韧带撕裂等伤情。所以在上课前十分钟,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规定并带领学生做好运动热身工作,可以是规定的健身操,也可以结合学需求重新编排热身内容,总之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热身,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在“田”类运动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热身工作,还要从专业的角度控制好学生的运动“度”,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器具使用规则。例如对于铅球运动来说,我们在运动之前就要详细的给学生讲解铅球的运动技巧,并强调运动禁忌,在练习过程中也控制好学生的运动次数,避免因为动作不规范以及过度运动导致的局部损伤。
三、塑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
对于班授制授课模式来说,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教师不可能做到人人盯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自我保护入手,启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各项运动项目,给学生普及运动安全知识,让学生具备自我防范的意识。对于体育课来讲,不仅仅涉及到课外运动的上课模式,我们还可以拿出几节课的时间,给学生综合性讲解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普及对应问题的对应解决策略,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前,现在思维和心理上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进而在运动过程中提高警惕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不同的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能力,例如最基础的人工呼吸、止血等。让学生在损伤造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临危不乱,避免运动安全问题的扩大化。
总之,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最重要的是保障学生们的运动安全。尤其是对于处于身心发育状态的初中生来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且叛逆心理严重,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因为认知不明和缺乏自我判断能力而出现运动危险。以上我从纪律、技巧、意识和应急能力等多个方面具体针对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提出解决措施,也许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依旧希望对其他教师做好体育教学,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