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亮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缺少了学生个性的作品千篇一律,致使作品本身丧失了许多应有的风采。教师要善于把个性化教学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点评下收获美术学习的累累果实。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对其他学科来说,美术作品的答案不是死板的、固定的,相反,由于美术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这就使美术教学对于那些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而这一切的发展都是与个性化教学分不开的,也只有在个性化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1欣赏评述,让学生激发创作自信
当学生进入到初中的美术学习阶段后,教学内容和接受能力的呈现方式都存在更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和体现艺术素养和人生态度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运用基础的美术技巧表现出自己对美术的认知,并在原创的美术作品中使自主性与创造力得以发挥。例如,教师可以在春天来临之际,利用春天带给人的美好景色和寓意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教师可先在学校范围内鼓励学生尽量捕捉一些个性化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意蕴和主题,在此基础上吸取素材的精华,并应用于创作作品中。学生接到任务后,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来发掘不同角度的春天的美,并融入自己对春天这一出题的理解。春天不仅是一个季节,还是一年的开始、绿色和新意的象征,由此学生可以联系自然环境、联系生活经验及感悟等创作美术作品,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创作表现一种生活态度,这是基于美术教学之上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个性化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美术技巧和审美能力,還能进一步借助美术的方式融入自然和生活,将自己的态度和意志表现在作品中,达到人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过程引导,让教师点评精彩纷呈
初中生的思想和个性更为成熟,也具备基本的自主发挥和创造的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育就更需采取区别化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师也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方式,避免使用千篇一律的评语对学生做形式化的评价,而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表现作出具有针对性和更为贴切的点评,不断丰富评语的内容,从多种角度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最终使学生乐于接受点评,并将教师的评语作为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指导方向。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时,例如为校园增添个性化的设计,教师就要在教学前启发学生广泛搜集自己校园中的美景,或通过网络收集自己喜爱和憧憬的校园美景,并将这些素材集中到课堂中来,进行具体的鉴赏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从素材中吸取优秀的创作灵感,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教师只要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在设计理念、色彩的运用和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技术化处理,就会呈现出展示不同个性的优秀作品。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业研究者,要给予学生更为宽松的发挥空间,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态度,将自己的思想、爱好和对美的追求与期待都融入作品中,教师也要在学生展现自己的恰当时机给予正面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充满自信,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和发挥中。初中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内实现技能的提高,还要进一步引申为艺术素养和情操的培养,使美术学科教育成为蕴含学生情感、思想的一种渠道,教师也要尽量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探求和感知的愿望。
3尊重主体,让互动评价个性张扬
初中美术课堂要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深入进行教学反思,充分认识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要充分意识到不同学生甚至是同一学生,往往在不同时期对美术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而评价的差异性,正是艺术作品的真正魅力体现。因此教师在实施评析式美术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态度,要让他们在赏析时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得到艺术个体性、独创性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学习《丰富多彩的现实》时,让学生对教师、班级同学身上服装搭配进行大胆评价。在有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对服装的款式、颜色的搭配都给予了评价。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对服装色彩的偏好和审美不一,让他们明白审美的观念因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再如,让学生对教室和校园进行装饰设计,教学对所有创作设计都进行点评,例如对于用各种颜色花瓣来装饰黑板墙的作品,给予“你非常有创意,实在是太美”的点评;对于用彩色纸带缠绕校园树木的设计,则给予“老师非常欣赏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很是与众不同”的点评;对于有些学生用非常规色彩来设计教室,也给予“你的眼光很独特,我相信一定会很吸引眼球”的点评。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立足师生平等关系的教学模式,充分强调多元化展示、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到独立思考乐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4结束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教师不紧要仔细思考美术学科的特点,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并结合两者来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以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93.
[2]罗蓉.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18):102-103.
[3]王玲.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