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018-10-21 18:28沈吉玉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能力培养小学美术

沈吉玉

摘要:小学美术的存在,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的,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美术课堂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欣赏,进而创造出其他的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意识;能力培养

美术是小学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教师要在学生还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美、认识美和创造美,审美能力也将是陪伴学生一生的财富。美术的存在,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而审美意识的培养,则是要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开始重视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了。在这里,本人就根据自己的美术教学经验,简单说说我们该如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没有躲藏。只不过有时候正是因为就在眼前,有些人反而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下意识的忽略了。所谓距离产生美正是这个道理,我们有时候只在意远处的风景,靠海的想看山,靠山的想看海,总觉得远处的风景美,而忽略了身边的美。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让他们明白自己身边的风景,也是别人想要到达的远方。发现美,应该是从身边观察起,我们要引导小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身边发现美。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包子也有细微的差别,我们不要求学生们能观察到个人与个体之间细微的不同,但至少要能观察到明显的区别。尤其是不同店铺的包子,外观差异更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每天吃的包子外形上的差异,大小、形状和颜色,问他们觉得哪一家的包子做得更好看,并且说说理由。不仅美食,美景也很常见,路边的广告设计,草坪的小花,女孩子头上好看的发夹,都是学生发现美的渠道,一步一寸皆是美。

二、与其他学科联合培养

美术来源于生活,也当应用于生活。小学生所学的每一门科目皆是来源于生活,我们不能把美术独立起来,要把美术和其他科目联系起来,让美术真正做到融于生活。美术课看似与其他课没有联系,但翻开课本,我们会发现美术已经跟每一门科目都联系在了一起,不管是哪一科的课本上面都有插画,都是美术的体现。因此,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美术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让这些学科协助美术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古诗旁边通常都有配画,我们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配图,再细细品味古诗韵味,然后让学生说说对于所配的图有什么看法。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配图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当学生解读过古诗和配图后,我们接下来就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不仅仅是语文,数学中也可以将题目中的糖果、兔子、月饼等物品画出来,一边练习画图,一边解读数学习题。美术与体育联合,可以给运动项目配图,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仔细观察,细心体会,体育课结束之后把记忆中的体育课画出来,这样就能一边发现美,一边创造美。

三、激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美的创造,应该不拘于任何一种形式,美没有固定的形状,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生活中的种种又让美具体化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正是处于创造美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不被世俗所约束,我们要多鼓励学生想象和创作。

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中秋节爱吃的月饼,馅料和样式也在不停的创新,哪怕是做出来销售额寥寥无几的黑暗料理,也有人去尝试。而小学生在美的创新上,不必害怕失败,教师大可鼓励他们去创新。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月饼出来,让学生自己设计月饼的样式,学生之间还可以看看班上哪个同学设计的月饼形状和图案结合起来最好看。

审美与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把熟悉的物品换个样子,做出创新。最容易找的教学道具,就是学生手中的笔,每只笔的形状不同,笔上的图案不同,颜色也不同。在学生熟悉了手中的笔之后,不妨让他们对自己的笔做一些改变,让他们自己设计一支笔,把笔花在图纸上。审美意识的培养无非就是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四、鉴赏字画,提高学生的审美

有了审美意识之后,每个人所接触的事物不同,审美也就各不相同,能力上也有较大差异。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要让他们去欣赏不同的美。大自然是美的,广告策划是美的,就连人类本身也是美的。但是要培养审美意识,就不能只是让学生接触某一类或某几类物品,还要多接触其他类型的物品。

鉴赏字画是培养、提升学生审美的有效途径之一,字画沉淀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带领学生鉴赏字画,除了欣赏字画中的美以外,還能带领学生走进千年前的历史。鉴赏中国的字画,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的水墨画的含蓄柔雅之美,鉴赏国外的油画,可以让学生领略艳丽色彩的撞色美。见识过形形色色的美,自然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开展主题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

美术是跟生活无法分开的,美术的绘画题材来源于生活,同时绘画又服务于生活。三天不练手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光是会欣赏美还不够,还要会创造美才行,要创造美就要经常练习绘画技术。我们要时常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先充分了解主题,再动手绘图用画笔和色彩表达主题内容。

节日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手抄报制作活动,就以节日为主题,这样学生为了制作手抄报就会去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当他们了解之后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手抄报版面,并为手抄报配图。这样不仅仅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让学生对中国的节假日来源和相关人物、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除了制作手抄报之外,还可以教学生制作剪纸,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剪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还有各种形象逼真的图形。剪纸虽是手工,但是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剪出来的图案还可以贴在教室里或者让学生带回家贴在家里。

简单来说,美术课是小学生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放松他们的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美,多向学生展示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一步步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能力培养小学美术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