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2018-10-21 17:37许秀娟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许秀娟

摘要: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德育功能,可以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使其逐渐的形成阳光、开朗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小学教师在心理教育中,也应深化自身在此方面的认知,将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

前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开展前景,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教师也可以促使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并充分的发挥出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等,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其得到更多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偿功能

从理论的角度上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谓的认知结构,就是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当中,逐步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识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起到制约的作用,与心理活动有着密切性的联系,这也充分的证明了心理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的认知结构还缺乏完善性,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也常常处在形式主义上,很难选择、获取信息,对德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挖掘出心理教育所具有的补偿功能,来为学生品质道德的发展提供心理基础,促进其的心理健康,为其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尝试着用心理教育来弥补道德内容、方法的缺陷,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情操,注重学生道德发展中的心理变化等,从而一改德育教育低下的局面,促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大大提升。例如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出现心理问题、障碍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对问题的学生加以关注,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来了解、沟通,并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其的心态、情绪更加积极、稳定,使其带着良好的状态迎接生活、学习,促使其的道德发展,为其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功能

1.为构建德育情感打下基础[2]。心理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心灵起到一个感化的作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情绪,真正的做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间建立起心灵的桥梁,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等。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教师就应充分的发挥出情感功能,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保密,在与学生交流、相处中做到不张扬、不呵斥、不责怪等,应真正的做到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学生主动改善、心悦诚服,为其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的形成助力。

2.为道德情感的重塑发挥作用。情感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大的便利。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教师也应充分的发挥出心理教育的重塑功能,将教育效用展现出来。例如,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在第一时间苛责学生,而是要静下心来,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真相,在这之后,以实例法、劝导法,让学生认知到自身的错误,使其的道德品质得到重塑,使其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等,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3.为道德情感的升华助力[3]。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充分的发挥出心理教育的功能,促使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等,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积极、阳光,使其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应用自身情感来感化学生,深刻的展现出自身的亲切之爱,与学生间构建起信任、平等的关系等,真正的消弱学生在沟通中的紧张情绪,使其深刻的感知到教师的尊重与爱,使其顿生好感,促使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功能

从理论层面上看,要想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与其心理上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对其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另外,心理在驱动道德行為这一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效用,如,在心理上表现为学生观察主动、注意专心、思维独立等;在情感上表现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爱国热情等,这些都是心理动态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学会巧妙的利用心理疏导,来促使学生形成自强不息、坚韧、果断等品质,使其树立起崇高的愿望、理想,坚定自身的信念感等,使其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以树立,使其的人格更加健康、完善,力求将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结论:综上所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力的挖掘其的德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能充分的发挥出心理教育的效用,舒缓学生的压力、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其更加快乐、愉悦的成长、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道德品质的塑造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在这其中,教师也应运用正确的实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力求将德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陈碧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6-7

[2]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28):91-92

[3]罗尚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8(17):28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