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研究

2018-10-20 10:10原琳李文斯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原琳 李文斯

【摘要】:近年来,偶像崇拜成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中十分常见又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在其身心发展特别是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想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崇拜观。本文将围绕此心理特征展开分析,并站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 偶像崇拜心理

引言: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影响着广大高校学生的三观。在此进程中,其正经历着从自我认知到自我价值展现的摸索期,学生会逐渐褪去幼稚,打造自身健全的价值系统。偶像的出现变成学生改变本身固有印象,摆脱家长控制,建设自我认可感的关键步骤。

一、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特征

(一)跟风性

偶像,属于认知符号的一种,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同和接纳,具有广泛的市场,严重影响着其生活方式及行为。有的学生跟风崇拜偶像,热衷于模仿,在首印效应的作用下,外表、穿着以及身材作为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在未来处事形式评价和行为举止中有着重要地位。

(二)高消费性

有些学生为拉近自己和偶像的距离,在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之上,疯狂采购奢侈品和同款商品。此种行为是冲动的,不同偶像其闪光处也有所差别,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偶像也不例外。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学习其长处,不可盲目追随缺点。

(三)从众性

大学生的为人处事方式非常容易被他人所左右,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其往往由于身边人的行为,随着展开偶像崇拜,进而丧失自我鉴别和独立选择能力,让偶像崇拜变成联络彼此的桥梁,无法获得学习榜样精神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引导策

(一)创造有助于学生思政教育的社会环境

1.注重精神偶像的塑造

如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往往忽略精神偶像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只关注明星的八卦新闻。在互联网上,平民百姓做了一些好事难以激起波兰,而一些明星吃饭、睡觉、旅游却能独占榜单数日。社会在宣传精神偶像方面始终无法获得理想效果,虽然采用了宣传手段,但也存在时间少、内容单一、缺少创新等不足,让人们渐渐丧失了了解精神偶像的积极性,包括这背后的思想寓意。

第一,社会要对精神偶像予以高度关注,把其精神里高尚植入人心,变成一种行为。

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或是在各大高校学生中树立普遍认可的偶像作为精神偶像。

第三,让学生充分尊重精神偶像,在参观名人故居、旅游景区时不可随意乱写乱刻名人雕像。

2.提高大众传媒公信力

衡量一篇新闻是否有价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真实性。大众媒体作为正面宣传偶像的主要渠道,如果媒体误导,必然会在学生偶像崇拜认识上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媒体从业者来讲,要遵守职业道德,对偶像事件进行真实播报,不可受其企业出资影响配合着散播不实新闻,这样不但会引发舆论浪潮,而且还能降低自身社会价值。新闻工作人员要坚持积极宣传正能量,勇于揭露社会的不良现象,打造出拥有高尚人格的精神偶像,侧重突出其内在修养与品质,带领学生们学习这些精神内涵,以此提高本身的思想顿悟。

(二)注重思政教育对偶像崇拜的引导作用

1.正确看待学生偶像崇拜心理

教育学生最合理的办法,就是要通过其视角去看待问题,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沟通,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需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此心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要通过结交新的人(家长、朋友以外)的领袖人物来检测全新的自己。而偶像的选择,是其自身认可且信赖的对象,是学生们想要成为的一类人。所以,教育人员可以从挑选偶像的过程中了解其自我认可和价值方向。

一方面,教育人员要尊重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实现通过思政教育来教导学生正确偶像崇拜的目标,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

另一方面,不可依靠主观想法去评价学生所崇拜的偶像行为是对是错。通常状况下,崇拜道德典范是正确的、被认可的,崇拜明星就是庸俗的。然而,每个行业都有杰出模范,教育人员不可主观评判一种人的好坏,要带领学生挖掘偶像背后的优秀品质,改正其盲目跟风行为。

2.完善榜样教育手段

以往的榜样教育有一些误区:一是觉得偶像崇拜的对象并不在榜样范围之内,其只是一种道德行为。而现实中偶像崇拜仅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内心矛盾滋生物,有着良好的可塑性,是能被引导与调节的。所以,不可采用榜样教育来顶替偶像崇拜所发挥的作用,要促进二者互相促进,形成优势互补。二是偶像崇拜教育机制有限,从外表来看,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数都是明星,这些对象往往被贴上了奢侈的标签,然而榜样则是成功的代名词。然而,教育人员不可一概而论,学生们所崇拜的明星中同样有着自身的优点,是值得起学习的。所以,教育人员要展开正确引导,开发其正能量价值,让偶像发挥出榜样作用。三是教育人员觉得榜样一定具备显著的突出点,榜样的普遍化会减少榜样集体的水平。然而,把榜样的特质规定在几方面内是不科学的行为,榜样作用主要体现在去指引人们学习期良好精神,而只要是具备这些精神和品质的人,都是可以被宣传的,都能叫做榜样。

结论:综上所述,研究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对其未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必须要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思政教育对偶像崇拜的引导作用,以此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杨依溪.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解析及引导[J].亚太教育,2015(26):89.

【2】张澜,蔺娜.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初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1):50-52.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