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森
摘 要:土家族只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于是金石铭文就成为了解和研究永顺土司社会治理中“家国情怀”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溪州铜柱的树立解决了楚蛮双方利益平衡的矛盾,实现了和谐共处,为永顺土司八百余年社会治理中形成“家国情怀”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康熙五十二年的德政碑是永顺土司在社会治理活动中如何遵循溪州铜柱盟约,维护国家统一,传承“家国情怀”思想的德政颂扬。
关键词:永顺土司;溪州铜柱;德政碑;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5-0022-05
永顺土司社会治理中“家国情怀”的思想,是从后梁开平四年(910)彭瑊开始至雍正六年(1728)彭肇槐改土归流止,共35位土司,历经818年。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于是金石铭文就成为了解和研究永顺土司社会治理中“家国情怀”思想重要实物资料。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的“溪州铜柱”部分明代土司的墓志铭及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德政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佐证。永顺土司遵循铜柱盟约平叛戡乱,捍卫社稷,贡献楠木,忠君爱国,建功立业,成为德高望重、万民仰附的英雄,如明中晚期永顺宣慰使彭显英、彭世麒、彭明辅、彭宗舜、彭翼南墓志铭详细记载了他们执政措施及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竭忠报国,荣膺诰封,字里行间无处不映射出“家国情怀”思想。他们为湘西土家族地区树立了一块又一块不朽的丰碑,为后世“家国情怀”思想的传承产生着重要影响。
目前永顺土司的研究,主要在遗址的考古、土司起源、鼎盛及雍正六年改土归流土司制度消亡,土司建筑及土司生产生活演变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而对永顺土司社会治理的“家国情怀”思想研究甚为薄弱。笔者拟从“溪州铜柱”和“德政碑”,结合考古出土的墓志铭等文献资料,对湘西永顺土司社会治理的“家国情怀”思想进行探讨。
一、“溪州铜柱”奠定了永顺土司社会治理“家国情怀”的思想基础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八月,长沙楚王马希范穷奢极欲,残暴贪横,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强征暴敛,民怨沸腾,溪州刺史彭士愁举义反楚,溪州之战爆发。
后晋天福四年(939)十二月,长沙楚王令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率衡山军5000步卒对溪州展开攻势,彭士愁率领土兵放弃下溪州城池而撤退于堡山寨。一天,楚军副将廖匡齐在指挥作战中被流矢所伤,战死于堡山寨下。这时被围困多日的彭士愁获得廖匡齐阵亡的消息,于山顶“夜举烽火,以集蛮军”,对楚军展开攻势。于是楚军在彭士愁援军必经之道,堡山寨后山溪涧中投下毒药,援军饮其投毒之水,中毒呕吐,伤亡惨重。彭士愁失去唯一的反攻机会,只好凭借堡山寨四面悬崖的天然屏障,与楚军周旋。某天,东南风暴起,楚军发现这一天机,于是下令用火箭射攻堡山寨,而堡山寨房子的屋面全部用芦苇遮盖,加上冬天气候干燥,茅屋被火箭射中后,火势凶猛,很多溪州土兵被焚死,堡山寨一片废墟。这时,彭士愁率领残部趁夜色突破天险,逃遁入麻阳、芷江等南江地区。
天福五年(940)正月十九日,溪州彭士愁次子彭师杲,为父输诚,率领蛮酋田汧赟、覃行方、向存佑、罗君富“五姓归明”,众具件状,饮血盟誓,结为政治同盟,签订了《溪州盟约》,并将盟约的内容镌刻于铜柱之上。于该年十二月二十日立于溪州古城之中,使溪州之战化干戈为玉帛,是古代军事斗争与和平统一解决矛盾冲突的成功案例。
溪州铜柱为红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按比例科学配方铸造而成,质地清淳,润泽光亮,重约5000斤,柱体为八方形,中空,通长324厘米,入土90厘米,柱上镌刻铭文2614字,共42行,盟约为溪州社会治理实现家国同构,形成“家国情怀”的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溪州铜柱“家国情怀”的思想,主要在溪州治理和行政措施得以体现。
一是确立政治地位的合法性。由于楚国的“残暴贪婪横行”强权政治而导致溪州,“忽承间隙、俄至动摇”[1]受后蜀的挑拨离间之计。此刻之间在后蜀的拉拢,投靠了蜀国政权,并赐封“黔南巡内溪州刺史”[2]3516,瞬间与蜀国结为政治同盟,共同反楚。溪州之战由此而爆发,当溪州受到强大的楚军进攻时蜀主以“道远不许”拒绝派兵,使彭士愁心灰意冷,并认清蜀国的面目。于是在溪州铜柱的铭文标题为“复溪州铜柱记”,[3]意为再一次正式确立溪州的政治地位,以文件的形式刻于銅柱上,让溪州吃下“定心丸”。并效仿先祖昭灵王平定龙编,树铜柱于象浦的先例,永远服从王朝的统治,世代久远,永远昌盛。
二是记载彭士愁投靠蜀国前的家世历史和社会治理的措施。“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干万夫。非德教之所加,简书而可畏,也无愧于大国,亦不虐于小民。多自先知,因而善处。”[1]楚国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溪州彭氏的家世和区域管理的德政措施,介绍了彭士愁能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承认了彭士愁在溪州之战爆发之前溪州社会治理和国家的认同,从而萌发出“家国情怀”思想萌芽本质特征。三是以法定的形式确立溪州的政策措施。“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虑,克保耕桑之业”。[1]溪州彭氏从此在中央规制管理下,世有其地,世受其封,世袭其官,世养其兵,世听征调,世承其俗。溪州大地从此和谐相处,促进了溪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增进家庭与国家利益的紧密联系,为溪州地区八百多年社会治理而形成“家园情怀”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德政碑是永顺土司社会治理 “家国情怀”的德政颂扬
老司城德政碑,树立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砂石质,通高350厘米,重檐歇山顶,碑面巨大,高198厘米,宽100厘米。此碑全称为《钦命世镇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都督府致仕恩爵主爷德政碑》,碑横批和对联为篆书,横批为“甘棠遗爱”,两边对联为“一片石铭恩德厚,千秋人颂山碑新”。正面镌刻铭文998字,主要记载永顺土司彭泓海为代表的土司如何管理所辖区域的德政措施,及周边邻里、土司之间的关系处理,永顺土司地方政权如何服从于国家利益需要,三州六峒所属军民在永顺宣慰使的管理下,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背面横批为篆书“仪型千戴”,镌刻铭文1639字,主要记载了参与刻立德政碑的各溪峒、村寨头目签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责任状。
溪州铜柱奠定了永顺土司“家国情怀”的思想基础,那么德政碑就是八百多年永顺土司秉承铜柱盟约社会治理中“家国情怀”思想德政颂扬。
(一)德政碑是在清康熙年间解决内外矛盾国家高度统一的大好形势下树立的
在清初,国家的形势很不稳定,南有“明郑王朝”的残余势力和“三藩之乱”,北有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在永顺土司内部,由于承袭问题出现异议,而导致永顺土司政权的不稳定,土官田节渭趁国家动乱和内部动荡之机,发动了叛乱。康熙十一年(1672),永顺宣慰使彭肇相卒,肇相无子,彭元锦的弟弟彭元正子彭廷椿是彭肇相的叔父,族人亲党争位。此时大将军田节渭政变,派人暗杀彭廷椿未果,彭廷椿经飞霞关去桑植上峒避难,田节渭自封宣慰使。田自封土司王后,导致彭氏族人的强烈不满。康熙十三年(1674),南渭土知州彭凌高与保靖土司带兵征讨田节渭,田节渭等党羽势力被剿灭后,其族人被赶出老司城,流落于贺虎溪一带。彭凌高带兵去桑植上峒迎接彭廷椿回老司城,立土王之职。这时土司内部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土司的实力和土司内部社会的安定,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中央王朝对土司的统治。德政碑的树立,正是结束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之后,在土司各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以及清康熙解决南明政权、平定 “三藩之乱”等问题而迎来了国家统一和康乾盛世和永顺土司内部问题的解决双重背景之下而树立的。
(二)德政碑以“召伯”为模范作为永顺土司社会治理家国情怀思想基础
德政碑正面额头篆刻“甘棠遗爱”[4],是指西周时期诸侯国燕国召公,在周成王时,召伯担任太保,执政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人民赞颂。他曾在一颗棠梨树下办公,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后人为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中曾称颂此事。周成王死后,召伯辅佐周康王,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 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永顺土司以“召伯”“甘棠遗爱”作为执政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国家的管理之下,要求各级土官带着敬畏之心,在各自的村峒基层管理活动中必须仁政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是永顺土司社会治理的政治策略和措施,也是实现“家园情怀”的思想基础。
(三)德政碑颂扬了永顺土司“家园情怀”的德政措施
德政碑颂扬了“家园情怀”思想的德政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老司城集会“属辖之五十八旗,三百八十洞之军民,扶老携幼,蚁集司城,向余告曰:吾永建自东汉,为朝廷南服世臣,迄于今且千载,其间执圭守土,代不乏人。”[5]永顺土司向集会者郑重宣读先祖创下的千年基业是代表国家执政,并守土有责,没有怠慢。二是提出“用贤退吝”[5]的用人制度,在选拔土官发掘人才上,坚持“任人唯贤”,贤者上、庸者下的吏治观,从制度方面上保障有才有德的人能够被选拔上来。三是在经济管理上要求“节用以恤民膏,轻赋而苏物力,崇俭抑奢”[5]。作为管理者,必须有“轻徭薄赋”的轻税财政思想,崇尚俭啬,反对奢侈,作为土官执政要求,把薄赋思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四是在司法制度“易杀戮为鞭朴,刑消开入告以听民,覆盆无枉”[5],执政者应体察民情,实行慎刑薄赋的政策,以自然和谐之道来治理百姓。给永顺土司这一时期的社会治理带来“修文偃武,刀斗之警无闻”[5]的大好局面。
德政碑的资料表明,永顺土司严格履行溪州铜柱盟约,在执行当中有所创新和完善。如司法制度上的宽厚举措,取消死刑,实行听证,注重广大百姓的参与,减少冤假错案;在赋税征收上制定较轻的赋税,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在军事上奉命征调,自带军需粮草,为国家讨伐叛逆,维护国家统一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其它少数民族的统治提供了典范,为西南各大小土司树立了榜样。
三、永顺土司社会治理“家国情怀”思想的影响
溪州铜柱的树立,奠定了永顺土司的基础,形成一种“家国情怀”思想,这种情怀集中体现在安全与秩序的道德理想,公共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念,忠诚于中央政府的道德品格。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对一代一代土司实现政通人和的执政措施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和“家国情怀”思想的传承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有助于弘扬民族团结和谐的传统
溪州铜柱盟约各酋长的签名,到德政碑各溪峒首领、村寨头目在“仪型千戴”下签署的责任状,映射出湘西土家族的团结和谐,共同为履行国家义务、管理社会活动承担各自的责任,这种责任的目的是湘西土司谋求安全与秩序的道德理想传统以实现族群兴盛。永顺土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司治管理活动中实行“群酋合议”;在处理周边各土司关系上采取“诸司联姻,以亲九族”;在履行国家义务责任上,选择“忠君爱国,世听征调”。永顺土司把“忠君爱国”奉为家风,把“保境安民”视为家德。永顺土司为了实现安全与秩序的执政理想,在五十八旗、三百八十峒的基层管理中,对于各旗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旗各有长,管辖户口,分隶于各州峒,而统属于总司”[6]。永顺土司规范科学的管理,使族群安居乐业、团结和谐,实现了土家族与其它民族和谐共处。
(二)用家国同构感化周边土司有助于“家国情怀”思想传承
永顺土司用家国同构思想道德,使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至使湘西彭氏势力迅速崛起,成为西南望族,家国同构思想是彭氏土司治理溪州地区八百余年,永保安定祥和的法宝。永顺土司在处理与周边土司的利益平衡问题,同样采用家国同构的思想感化周边土司,通过世代联姻的方式,达到亲上加亲,以亲九族。如永顺宣慰使彭世麒共生育男子十三人、女子十七人。
一适保靖宣慰彭九霄,一适酉阳宣抚冉义,一适散毛宣抚覃斌,一适施南宣抚覃良臣,一适桑植安抚向绶、向天爵,一适五寨长官田庆冕,二适九溪卫上峒峒长向友旺,一适永定卫茅岗峒长覃尧之,一适两江口长官彭恩,一适本属施溶州知州田贵,一适腊惹峒长官向仕龙,一适驴迟峒长官向一阳,一适麦着黄峒长官金其,一尚幼也。[7]
永顺土司把利益集团紧紧捆绑在一起,以实现大的家庭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为根本目标,以达到用“家国情怀”的思想感化周边土司,也是实现小家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达到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和保障。
(三)和中央政府同心同德,有助于提升“家国情怀”思想
湘西土司虽世袭传承官职,但执政的合法性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土司的认可和册封,还要得到统治区内广大百姓的信任。同心同德何以成为湘西土司“家国情怀”执政道德品质,主要原因一是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需要广大土司忠于其政治统治,与中央政府同心同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同时也是给其它少数民族治理做出榜样。二是湘西土司需要中央政府在政权、经济等政策方面的支持,以保障土司的执政合法和社会秩序健康发展,并最大化实现国家的公共利益。如明代鼎盛时期永顺土司彭世麒的“清房”夫人在临终前对丈夫的遗言说道:“愿夫君凡事慎节,坚心事吾老姑,力报国家恩以保先业。”[8]这是一个女人与土司彭世麒诀别时的嘱咐,体现土司家族成员强调修身、仁爱、重视亲情、心怀天下、行孝尽忠的“家国情怀”思想,这种崇高思想深深影响了永順土司与周边区域土民对国家的认同,使一代又一代土司坚定为朝廷实现治国安邦的宿愿,忠诚于中央政府,并最大化实现其公共利益。永顺土司在土司区域社会治理采取诸多措施,“凡举措施,皆以养民守土为本”,这些措施的落实体现了对中央政府的忠诚,确保了中央政府的诸多政策积极贯彻执行。“闻兴殿工、采木以贡”以致“虽兴师动众,民不知劳,皆由抚循之得其法,故功在朝廷,而恩晋疆土”。[9]从而使得功劳都归于中央政府,但是我们在皇恩浩荡之下,朝廷的恩德却永远留在了溪州大地,这些功劳和恩德也足以让后世效仿,并一直流传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永顺土司这种极高忠诚于中央政府的觉悟和认识,是其司治八百余年的社会管理活动实践中“家国情怀”思想的提升。
结语
溪州铜柱的树立,奠定了永顺土司社会治理“家国情怀”思想的基础,而德政碑是对永顺土司八百多年社会治理“家国情怀”思想德政的颂扬。永顺土司对国家认同的“家国情怀”思想,广泛深入于区域管理各个层面,从而实现社会治理政通人和的八百多年的溪州经济、文化发展。正如永顺宣慰使彭宗舜在平定广西思州和田州叛乱凯旋班师之日,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阳明以诗送之,诗曰:
嗟尔彭宗舜,少年多站功。
从亲心已孝,报国意弥忠。[10]
彭氏的“忠”与“孝”,其“家国情怀”的思想道德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永顺土司忠孝文化,可以概括为“敏”、“富”、“贵”“严”、“孝”、“忠”六字精髓。王阳明在永顺土司彭翼南墓志铭中评价道“敏而勤、富而义、贵而礼、严而和、入而孝、出而忠”[11], 正是这种思想精髓成就了实现永顺彭氏八百余年的鼎盛与辉煌。永顺土司彭氏在“家国情怀”思想影响下请缨御辱、慷慨大义、维护一统、保境安民,并培养出湘西土家儿女独特的民族情怀,这种“家国情怀”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土家儿女的成长。
注 释:
[1] 后晋天福五年十二月立溪州铜柱《复溪州铜柱记》铭文实录。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后晋记三》,中华书局,2009年。
[3] 后晋天福五年十二月立溪州铜柱铭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