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策略

2018-10-20 05:50陈忱邵婷
现代交际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大学教育教育策略

陈忱 邵婷

摘要:提出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供给侧改革改变了市场环境,改变了企业生产环境,使經济进入新常态。同样,供给侧改革也将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策略展开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大学教育 就业创业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52-03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从最开始的“统包统分”发展到了现今的“双向选择”。且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供给侧改革改善了经济现状,鼓励以创业方式解决就业问题,营造了有利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带来了更多机会。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就业创业环境,存在择业困难、创业盲目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困难,采取就业创业教育措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成功就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

供给侧改革是指用改革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1]改革意图旨在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而解决“供需错位”现象及供需关系失衡问题。[2]供需关系失衡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风险因素。而供给侧改革后,扩大内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产业结构与消费需求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能过剩,降低了产业垄断程度,修正了产业结构矛盾,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使得社会对高新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供给侧改革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经济现状,使中国经济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便能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就业创业环境,存在择业困难,创业盲目的现象。

二、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改革开放后,经济环境发生巨大转变,虽用人需求量大,但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1)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中国是人口大国,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三个阶段。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往的就业机制不再适用。在“双向选择”阶段,企业有了很多的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要面临竞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80%是青年人,大部分是往届毕业生与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客观存在。201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795万,虽企业用人需求大,但毕竟就业岗位有限,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一个岗位需几十人竞争,甚至百人竞争,无疑会导致就业难问题发生。虽然部分学生选择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但大学生创业存在大量的盲目现象,成功率较低,创业成功者往往是较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

(2)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就业难是企业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并不愿投入过多成本培养学生。而且很多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抱有幻想,对职业缺乏认识,不愿意接受低工资,过度高估自身能力,小钱不想挣,大钱赚不到。部分创业的学生,积极竞争与盲目从众心理并存,创业失败率较高。为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很多高校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实际上,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理论灌注,纸上谈兵,没有真正结合市场环境与就业环境,没有根据企业对人才要求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教育与实际脱节,难以有效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教育实效性并不理想,无法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策略

供给侧改革促进了产业转型,改善了经济现状,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更多有利条件。因此,应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措施,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来探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策略。

(1)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学生自身。学生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学生就业创业有着直接影响。一些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缺乏认识,过度高估自身能力,想法不切实际,就会导致就业创业的失败。就业创业过程中,认清自身能力范围,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知道未来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就业创业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迈向成功,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

(2)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以往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多流于表面,实效性和有效性不理想。为帮助学生适应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市场环境与就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现成功就业创业,有必要改革教育方式方法。课程设置方面,应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融入更多的创业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与创业知识。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为学生提供实践培训。定期的实践培训,能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与社会经验。在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实践能力,更容易获得企业认可。具备实践能力,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

(3)实施定向教育策略。若想促进教育职能的发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思路,实施定向教育策略。实际上,很多学生就业与创业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要从事的行业不符合。主要原因是,教育缺乏针对性,就业与创业指导缺乏方向性。为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方向性,教育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策略,定向对学生给予就业与创业指导。如:根据学生意愿,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给予创业指导,订制相关课程,为学生创业提前打基础。另如:对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学生,给予符合行业的就业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四、结语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环境、就业与创业环境发生改变,为大学创造了更多机会。因此,教学实践中应积极采取相应教育措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杨静,周锋.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组织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7):34-41.

[2]刘佳,许华伟.“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04-106.

[3]宋之帅,尚广海,王震.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7(1):85-89.

[4]李正军,文春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力学”思想解读——基于校友资源的维度[J].大学教育科学,2017(4):115-118.

[5]曹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7(4):82-84.

[6]边文霞.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7):67-76.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大学教育教育策略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