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与博弈分析

2018-10-20 01:56凌鸿程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

摘要:中俄能源贸易谈判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十几年曲折的谈判历程,最终得以达成共识。特别是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将中俄能源谈判中的三种类型的博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稳步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合作;能源贸易;中俄谈判;合作机制

一、 引言

能源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大量使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石油、煤炭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又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世界各国都把国家能源安全放在战略首位。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能源消费量巨大,能源供给的稳定性是影响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但目前中国能源的需求和供给存在巨大的缺口,很难依靠本国的能源供给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根据英国2017年6月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国2016年石油消费量为5.79亿吨,但源自本国的石油生产只有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6%;中国2016年天然气消费量为2.1千亿立方米,但源自本国的天然气生产只有1.38千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34%;中国2016年煤炭消费量为18.88亿吨油当量,但源自本国的煤炭生产只有16.86亿吨油当量,对外依存度高达10%。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某种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于50%,那么这种能源的供给就存在安全隐患,就需要从战略角度考虑该能源的供给。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不断提高。一般而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以较为合理的价格购买到大量能源,二是能不能将购买到的能源顺利运输到本国。目前通向我国的油气运输管线有四条,这四条运输管线可为我国全年输送天然气850亿立方米。中国主要由“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及从澳大利亚进口天然气,进口量占当年进口天然气总量的68.7%。中国2016年从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占当年进口原油总额的48.1%,但是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原油运输方式单一且存在复杂的政治地缘关系,都可能使中国油气运输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积极开展中俄能源合作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剧烈的途径之一,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二、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能源合作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的重点,经过中俄双方的努力撮合,到目前为止,两国能源全面战略合作包括油气、电力、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中国和俄罗斯加强双边合作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密切能源合作,2008年两国将中俄能源代表对话机制提升至副总理级。2013年两国政府将该机制更名为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在该机制的协调推动下,中俄能源合作在石油领域、石油开采和冶炼领域、天然气领域和煤炭领域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

1. 石油领域的合作。自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共同开发新疆油气资源,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为苏联提供援助。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考虑向中国出口油气,1994年签署《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协定》,1996年中俄设立了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常设能源合作分委。2005年中俄双方协商已久的石油管道走向,到最终敲定泰纳线,2008年年底中俄石油管道修建工程竣工。2008年,两国元首成立正式启动中俄能源谈判机制,坚持三条原则:全面长期合作,市场原则,和互利共赢原则。2009年中俄能源谈判代表本着互信、互利、供应的原则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共同积极推进能源合作领域重大项目的推进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加深。2011年中俄石油管道开始投入运营,俄方将在20年内每年向中国输出1 500万吨原油。

2. 石油开采和冶炼的合作。中俄双方不仅在原油贸易方面深入合作,而且在石油上下游领域也有广泛的合作。2006年中石油以49%的股份与俄石油以51%的股份共同投资建立东方能源公司,中俄双方拟在石油开采和冶炼领域展开合作。2007年中方获得了俄方两块油田的勘探许可证。2013年,中石油成功购入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LNG项目20%的股权,成功收购20%股权意味着中石油可以从事在伊尔库茨克州和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两个油气区块的勘探工作。2005年签署《一号议定书》,同时中石化以49%的股份共同收购了当地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公司——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

3. 天然氣领域的合作。2004年10月中俄双方签署了俄方向中方供应天然气的战略合作协议。2006年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俄罗斯于2008年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按照每年680亿立方米的规模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但由于双方在天然气价格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天然气能源谈判断断续续,并不顺利。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俄罗斯政府急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走出困境。2014年中俄双方签署了《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签署的合同,俄方将于2018年开始向中方供应天然气,最终可以实现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规模向中方出口30年天然气。2014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根据签署的协议,至少可以实现每年300亿立方米的规模向中国出口30年天然气。2017年,葛洲坝集团以投标的方式,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签署协议,承建阿木尔天然气加工厂,这标志着双方在天然气合作领域从上游勘探延伸到了下游加工链,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合作,同时,阿木尔天然气加工项目也是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的源头。

4. 煤炭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煤炭领域贸易始于2008年,当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100万吨煤炭。2010年中俄双方签署了《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方每年将从俄方至少进口1 500万吨煤炭。2012年12月5日中俄双方签署了包括《中俄煤炭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纪要》、《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等多份合作协议加强煤炭领域。中俄双方于2014年签署的《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指明了未来中俄煤炭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2015年中俄双方在煤炭领域的合作继续深化,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煤炭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件。

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如今合作领域已从原油贸易领域扩展到原油的开采与冶炼领域、天然气领域、煤炭领域、电能领域、核能领域等方面。中俄双方地理位置邻近,政治地缘关系亲密,经贸合作密切,中俄双方最终选择合作共赢都是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但中俄双方在能源贸易中又存在不断的谈判和博弈。

三、 中俄能源贸易的博弈

中俄双方经历了多年的谈判,最终才实现中俄能源合作。中俄石油领域的曲折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部分,从中俄双方开始启动合作到最终实现合作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俄双方的决策都是以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从中俄石油领域合作的曲折过程来看,至少存在三种谈判的博弈。第一种谈判围绕初始石油管道走向——“鹰鸽博弈”,第二种谈判围绕是否背叛协议另修“安纳线”——“囚徒困境博弈”,第三种谈判围绕石油定价谈判——“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 初始石油管道走向谈判。自从中俄双方开始能源谈判后,谈判的焦点集中在是否修建石油管道以及石油管道的走向问题。石油管道的修建投资巨大,而且中俄双方存在多方的利益冲突和相互不信任。最初俄罗斯的初步设想是修建一条线路短、成本低的俄—蒙—中线石油管道,防止巨大的石油管道投资成为沉没成本,但是中国更多考虑的是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提出了绕贝加尔湖的“安大线”。于是,中俄双方围绕石油管道的走向问题进行了第一种博弈——“鹰鸽博弈”。

假设中国和俄罗斯的策略选择有两个:坚持安大线和妥协俄—蒙—中线,俄罗斯的策略选择有两个:坚持俄—蒙—中线和妥协安大线,那么他们“鹰鸽博弈”的博弈矩阵如表1。

如果中俄双方都坚持各自的设想的石油管道,那么双方付出了谈判成本,收益都为-25;如果中俄双方都向对方妥协,那么最终双方都会合作,收益都为30;如果中国坚持安大线而俄罗斯妥协安大线各自的收益为50和20;如果中国妥协俄—蒙—中线而俄罗斯坚持俄—蒙—中线各自的收益为15和25。收益矩阵这么设计的理由是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比较第,中东的石油供应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不存在所谓的“马六甲”困局,从俄罗斯进口的必要性不大,而且中国方面希望通过中俄能源合作振兴东北能源工业。通过中俄能源合作,俄罗斯可以进入中国市场,逐步实现战略转移和能源出口多元化,而且可以吸引中国在俄罗斯投资,推动俄罗斯特别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俄罗斯的占优策略是妥协安大线,中国的占优策略是坚持安大线。

2. 否背叛协议另修“安纳线”。正当中国方面憧憬不久后来自俄罗斯的滚滚“黑金”源源不断流入大庆的时候,俄罗斯单方面决定把石油管线的终点改建在俄远东的纳霍德卡(安纳线)。这一点与需要进口大量石油的日本不谋而合,“安大线”就此出现危机。再次历经长时间的谈判后,最终“安泰线”的一锤定音,远东输油管道之争也因此落下帷幕。此次针对否背叛协议另修“安纳线”中俄双方进行了第二种博弈——“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式。

假设中国和俄罗斯的策略选择有两个:坚持安大线和背叛安大线,那么他们“囚徒困境”的博弈矩阵如表2。

如果中俄双方都坚持安大线,那么合作将继续,收益都为8;如果中俄双方都背叛安大线,那么合作将结束,收益为-5和12;如果中国背叛安大线而俄罗斯坚持安大线各自的收益为10和8;如果中国坚持安大线而俄罗斯背叛安大线各自的收益为0和10。收益矩阵这么设计的理由是如果中国坚持安大线但俄罗斯背叛安大线,中国无法改变能源进口多元化的现状,同时付出了谈判成本,但是俄罗斯可以与日本合作,向日本日均出口100万桶原油和50亿美元协议贷款,石油管道控制权归政府所有,在下一个阶段的石油定价谈判获得优势,不被中方敲竹杠,降低石油运输公司风险。因此俄罗斯的占优策略是背叛安大线,中国的占优策略是坚持安大线。

3. 石油定价谈判。正当中俄石油管道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时,中俄之间开始了一场关于石油价格的博弈。2004年俄罗斯的尤干斯克公司被贝加尔金融集团收购,尤干斯克公司是尤科斯石油公司最大的子公司,俄罗斯面对此困局希望获得巨额贷款收购贝加尔金融集团,中国方面则要求俄罗斯以较低价格供应石油的条件下同意合作。此次合作是俄罗斯首先提出的,中国方面随后做出决策。针对此次石油定价谈判,中俄双方进行了第三种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如果中俄双方都同意合作,那么收益分别为10和4;如果中俄双方都不合作,那么合作将结束,收益为-5和-8;如果中国选择不合作而俄罗斯选择合作各自的收益为8和2;如果中国选择合作而俄罗斯选择不合作各自的收益为8和2。最终结果中俄双方都将选择合作。在实际中俄罗斯同意了中国贷款换石油的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以每吨120美元的价格向中国出口石油,相当于每桶17美元,远低于当时每桶50美元的国际石油价格。

中俄双方在能源领域的谈判史就是一部丰富的博弈史。本文主要选取了中俄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三种博弈,通过对这三种博弈的分析得到了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未考虑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该纳什均衡对中俄双方来讲合作是共赢的,也是符合双方利益的,任何一方单独改变选择都获得更多利益,即实现了纳什均衡。

四、 稳步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俄双方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利益诉求。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是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能源供需矛盾受进口量增加和国内产量下降的双重影响。作为世界最大原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每年超过50%的财政预算收入源自于能源产业。能源合作是中国和俄罗斯双边经贸合作的关键领域,开展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为双方应继续稳步推进能源领域合作提出以下三點建议:

1. 利益捆绑,增强互信。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方面密切合作,增加双方信任程度。2003年出现“安纳线”还是“安大线”选择题的本质原因是俄罗斯对中国信任度的缺失。随着“泰纳线”的确定,中俄企业进一步加深合作,在商谈、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双方增进了解,累计信任,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新模式--能源与金融的结合。因此,中国和俄罗斯通过企业之间密切合作,通过“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方式实现利益捆绑,增强互信,推动双方深化合作。

2. 扩展中俄能源产业链。俄罗斯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80%的大陆架开发技术、20%的管材、50%~60%的压缩机等技术依赖国外,俄罗斯本国的设备和技术独立完成油汽田开采和大陆架的勘探开发很难实现。因此,由于俄罗斯的技术瓶颈,中俄双方应该积极探索能源领域的上下游合作,构建完整闭合的能源产业链条,包括共同开发油田,铺设中俄天然气和原油管道等。

3. 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的沟通协调。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体现在中俄政府在能源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的中国国家能源局和俄罗斯能源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应充分发挥能源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就合作中的具體项目、具体问题和能源行业政策进行及时交流,增进政府部门双方的信任度,为国家外交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贾芦苇.中俄能源合作的新战略与新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88-92.

[2] 徐斌,黄少卿.从双边博弈到多边合作——中日俄石油管线争端的案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3):141-154,160.

[3] 陈宪良.中国能源安全与中俄能源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7,26(3):59-71,127-128.

[4] 郝宇彪,田春生.中俄能源合作:进展、动因及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4,23(5):71-82+128.

[5] 郎一环,王礼茂.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前景[J].资源科学,2007,(5):201-206.

[6] 孟英丽.有关中俄能源领域经贸合作的几点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9,(4):129-131.

[7] 石泽.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伙伴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15,(5):26-37+129.

[8] 苏科伍,赵国甫.中俄能源贸易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6,(2):145-149.

[9] 谢文心.从贸易互补性看中俄能源合作发展[J].经济问题,2012,(1):43-45.

[10] 张恒龙,秦鹏亮.中俄能源合作博弈及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32-44.

作者简介:凌鸿程(1990-),男,汉族,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2018-05-16。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
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多元合作机制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研究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机构的合作机制研究
论金砖国家合作发展前景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