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南
[摘 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而全国卷的考查又以能力的考查和知识的迁移为主,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认真研读考纲的基础上,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在讲清课本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进行史料教学,落实基础与迁移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以通史视野建构学科体系,突出时代特征,注意中外联系和同期中西比较,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网络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提高备考效率,完成备考任务。
[关键词]全国卷;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85-03
苏东坡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不管是晴,还是雨,总是如诗如画。而2017年的历史全国Ⅰ卷亦复如是。
一、对2017年高考试卷Ⅰ的看法
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质朴平实,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变,难度降低。但是,沉下心来,仔细品读,却又逐渐发现,朴实无华的背后暗藏玄机,风景无限,别有洞天。不管是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还是从修订考纲、核心素养的角度,都有很多隐藏的创新亮点,都有很大伸缩性的阐述空间。下面,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简要阐述个人印象。
(一)突出知识的三个维度
1.突出知识的宽度拓展
所谓知识的宽度拓展,主要是指试题选取的材料、创设的情境是新的,不管是知识的内涵,还是外延,都突破了课本的阐述,即众所周知的“脱离课本”。
随着高考研究的深入,备考经验的积累,一线教师已经基本掌握教学应对策略:在讲清课本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进行“史料教学”,落实基础与迁移训练相结合。同时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保守主义,导致课本知识用力过度,迁移运用能力不足;二是冒进主义,既然高考脱离课本,索性抛开课本。
2.突出知识的长度延伸
试题侧重考查的是通史。不同的是,如42题,是中外400年的大跨度的宏观通史,其目的在于矫正专题教学背景下考生在认知上的偏差和不足。这进一步彰显了高三备考中通史教学的必要性。
(二)突出学科的三大能力
1.突出史论结合能力
这类试题的典型特征,一般是在题干的关键词中,有“反映”“体现”“表明”等字样。2017年的试题,则又增加了“据此可知”“可看出”的说法。此外,有的试题在题干的最后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下接的应是选项的价值判断,如28题 的“这一举措”、30题的“这一精神的贯彻”。2017年,史论结合类选择题有9道,占总数的四分之三。
高考的这一变化,导向十分明显:纠正中学教学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倾向。对学生学习而言,要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要论从史出;面对判断结论,要有证据意识,拿出证据来。
2.突出概括比较能力
概括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多方面的能力,是要求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多年来,全国卷一直非常重视概括能力的考查,概括类试题所占比重较大。概括不是摘抄原文,不是具体罗列,概括是高度浓缩,是准确提炼。
如何提高概括能力?第一,要以句号、分号为标志,先看一下解析的材料有几句话,一般每句话都有独立的信息。第二,要提炼每句话的关键词以及每段材料的段落大意。第三,若一段材料中可能有几句话的内容相近,这就需要合并同类项。
3.突出比较能力
高考试卷中比较类试题主要有异同比较、纵横比较两类。多年来,全国Ⅰ卷中比较类试题一直占40%左右的比重,2017年则占47分。比较能力本质上也是概括能力,只不过是侧重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关联度的概括。
二、关于如何复习备考的教学思考
全国卷试题十分注重学生在新材料背景下完整深入地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对历史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评价能力。这一点显然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国家意志导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试题评价指出:1.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如三道人物题:
Ⅰ卷,通过春秋吴国公子季礼“挂剑于墓”,强调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诚信的积极意义。
Ⅱ卷,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生平及其安贫乐道、尊师重教的高尚品格,饱含了儒家文化中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向善的内容。
Ⅲ卷,通过考查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以此反映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二)以通史视野建构学科体系
1.突破教材束缚,融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历史现象的多方面,变“断續知识”为“连续性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如:公元前500年
(中国)政治: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经济:土地私有制确立;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外国)政治:雅典民主制的全盛期;罗马共和国通过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 。
经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文化: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2. 突出时代特征,注意中外联系和同期中西比较
如:明清时期(14~18世纪)
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中外关联:欧美国家经过资本的积累,使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爆发了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社会转型。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具体表现:
1.经济方面。中国 : 固守农耕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重重阻碍。西方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政治方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西方:相继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思想文化方面。中国:(1)大国心理,以天朝上国自居;(2)思想文化专制,崇尚理学。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4.对外方面。中国:闭关锁国、海禁政策。西方:海外贸易、殖民扩张。
(三)加强“常识”教学
1.何谓历史常识?赵亚夫基于历史教育的视角提出:(1)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线索,特别是各种制度史的脉络;(2)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3)人类过去经历的及正在持续经历的重大变革。
高考重视对常识的考查,如:
【2017·全国Ⅱ卷28题】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高频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5个):
(1)晚清(1840~1612年)之社会转型:经济、政治(包括外交条约体系的建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等。
(2)对北京(北洋)政府时期(1912~1227年)再认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深度转型;北洋时期文化繁荣现象(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3)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7年):中共的探索,如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变,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设);客观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及效果,如抗战前的准备(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联系);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民众动员。
(4)1950~1965年的史事。
①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3~1956年,发展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1960年冬天开始的“调整”;1965年经济恢复。
②工业化,城市化。
③外交冷战背景下的中苏、中美关系及其影响。
(5)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与发展
农村:1978启动(地方自发,安徽、四川敢为天下先,中央决策);1980年争议中,中央定性;1983推广至全国。理解责任制与现代农业之关系。
城市:1984年开始,国企“松绑”,增强企业活力;1987年,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
世界古代史(1个),即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理解其创造性之后,更要了解其落后性。比如“公民是城邦的动物”,特别强调公共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和自由。
古罗马法:具有积极性,如私法精神,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世界近现代史(5个):
(1)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渐进性、时代性和国情决定的独特性。
英国: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
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法国:代议制的渐进性。
德国:“错位的现代化”。
(2)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
(3)两次工业革命。
(4)人文精神,近现代科学和艺术。
(5)当代国际关系,如从国际组织、国际法角度看全球化。
(四)延展与多维突破
(1)弥补教材缺失,丰富概念内涵与外延
如:【2017 · 全国Ⅰ卷25题】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本题应补充对汉朝郡国并行制的讲授。
(2)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如:新政中的货币政策,放弃金本位制;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工场和工厂的区别等。
(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评价历史事物
1.原则
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
2.标准
是否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
3.方法
全面看待问题,做到一分为二。
(六)讲练结合,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只讲不练,只能纸上谈兵;只练不讲,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平时上课期间,不要单纯地讲课,也不要单纯地练习,必须讲练结合。同时,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如选择题,首先,要注意题目的时间、人物或者事件,这样,才能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第一要素。其次,要確定题目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再次,尽量用排除法,因为现在的高考题都是以理解为主,很难一下子看出答案。对于材料题,首先,要学会从材料中概括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扩展答案。其次,对于原因、背景以及影响的积极方面,要尽量用时代特征来回答,即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来展开。如2017年全国Ⅰ卷42题的论述题,按3—6—3格式来评分,不要求材料中的每个句子都用到,只要求用到部分句子或材料。论题总分3分,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并且与所给的材料有关;论证时最好分段作答,以便于改卷老师一目了然。最后,必须写结论。如果照抄论题,只得1分,若有所提升,则得2分,如果整体字迹整洁,结构完整,则得3分。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总之,要迎战高考,必须要做到:1. 解读高考考纲,强化能力立意;2.研究高考试题,深挖高频考点;3. 渗透学科素养,强化素养立意;4. 建构通史体系,深化知识运用;5.提高讲评技能,提升应试能力。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