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从教学到教育的生活

2018-10-20 11:14李凌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故事语文教育

[摘 要]语文教师要将字词句章等与学科有关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则需要以语文学科素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非学科、非智力的因素投入。因此,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让课堂成为生活现场,建构丰富的语文学习生活;还需要用语文的方式,用趣味的故事把学生留在现场,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习得,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是一个从教学到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09-02

淮安市宋明镜特级教师工作室人手一本《语文,我和你的故事》,要求成员通读之。

为什么是这本书?

全书分为“教美丽语文”“享受语文生活”“寻找心中的瓦尔登湖”“摸一摸口袋里有什么”“我们在专业上能走多远”等五个部分。翻开书,一种别样的感觉扑面而来,应该是在黑暗中迂回的人终于发现出口的心动。曹老师在书中告诫学生读书要做到一个“敬”字,即“外不欺人,内不自欺,把一件事当一件事去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我几乎是带着这样的态度读完这本书的,有时还要回看,好不容易读完,才知道工作室选择这本书的良苦用心。

一、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万花筒

当“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精神扎根在教师心中的时候,教师实际操作上还不能完全践行这种理念。比如《唐诗宋词选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教材,在学生对经典古诗词全无兴趣时,教师便无从下手。而曹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漂亮的示范,在“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这一章里,曹老师谈到“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唐诗宋词解读鉴赏方法,依据个人兴趣选择发言内容”,先“动起来”!然后,开始赏析赵嘏的《长安晚秋》,有几个学生先后发言,可以窥见“动起来”的效果:学生从作者信息、诗歌总体思想感情、观察事物的视角、诗歌结构、运用手法等作了阐述。不难看出,学生分析角度多,内容全面深入,充分说明学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什么都不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尤为难得。令我印象尤深的是,曹老师不仅记录了学生发言的内容,还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當时的课堂情景:“小丫头伶牙俐齿”,“引来班上一阵哄笑”,“赢得一片掌声”,“他最近写的一篇小论文,在班级广为传阅”,“邀请小组内其他同学发言”,等等。在曹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反映出他强烈的学生观。曹老师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鉴赏……对诗歌的美质有自己的触摸和感受。”

我突然想起曾听过的本校一位教师上同样的一首诗——《长安晚秋》,他的课堂总体步骤是“还原诗境”“身临其境”“设身处境”。这“三境”很有创意,其设置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总体参与度很高,听课同事赞声不绝。我也觉得很好,但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读了曹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本校那位教师上的是公开课,学生参与度尽管高,但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斧凿痕迹明显,学生并非发自内心地进入其境,而是在完成教师任务的前提下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完成了习得。与曹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活动,提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深化其习得的做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无意贬低本校那位教师的课堂,因为公开课有很多无奈。但曹老师强烈的学生意识(观)又深深地触动了我。曹老师说:“一个教师,只要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当作自己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就会形成一种课堂敏感性,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能够妥善处理好课堂与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机勃勃的发展主体,他们都渴求丰富的心智和散发出求知的热情,由他们为主体的课堂必将是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

二、营造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什么是“语文生活”?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就是人生富有梦想的演出,而“语文生活”就是因为语文的教与学不断发展而让自己变得充满活力、梦想和追求。(曹勇军,《用故事构建我们的生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5年11期)曹老师提出:“我们要推倒教室的四面墙,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现场。”他又进一步指出,语文呈现出丰满、全面、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戏剧演出、听名家讲座、参加征文比赛、当小记者采写校园新闻、师生合作编辑语文小报等都是学语文。 这不仅是将生活引入课堂,而是将课堂引入生活了。总之,他要“营造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如何营造?曹老师在时间与空间的两条轴线上做了延伸。其一是时间,带着学生回顾过去或选择特殊节令开展语文活动。如开展“2014年初春飞雪中读《1984》”活动,利用现代媒体平台,与学生评价文学人物,师生深入互动。我没有读过《1984》,但看了曹老师的记录,对温斯特的人物形象、生活环境、思想根源、性格变化等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觉得学生说得有理,析得有据,讨论得有氛围。其二是空间,走出课堂来到大树下、戏剧节、鸡鸣茶楼,去感受不一样的但真实的语文生活。《豁蒙楼的读书风景》让我印象深刻,选题出自《中国哲学简史》,重点研讨的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就现代中学生而言,这三家只是一个概念,对其深刻思想及区别,并不十分明白。教师不教,学生鲜有人自己去钻研,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却经常遇到。这一次,教师讲得较多,学生穿插谈自己的理解,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样充裕的时间、丰富的内容在教室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除此之外,我还向曹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就是遇到读不懂的书怎么办。曹老师给了三条建议,一是耐心反复坚持读之,二是放一放、跳过去不要形成干扰,三是观其大略。当然,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是时空结合的,比如在半山园读王安石,不再赘述。

曹老师营造的语文生活究竟是什么?我想,应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不仅在学校里、学期中,还会发生在课堂外、假期里、生活中。

前几年,拜读余秋雨先生的《问学·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一书,觉得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容易使人获得启迪,以为沙龙式的授课真正能够实施的只存在于大学教授身上;近年,因为课题的关系,研究地方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渗透问题,其中关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引人注目,但一想到当今升学压力,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是想象或偶尔为之。像曹老师这样持之以恒的,寡矣。事因难能,所以可贵!

三、语文教师要做讲故事的高手

2016年第3期人大书报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了曹老师的文章《用故事构建我们的语文生活》,他指出,我把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发展、中间经过起伏变化的事件,都称为“故事”。曹老师无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语文知识、语文智慧、语文逻辑被他演绎为一个个故事,什么样的教育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当然是故事!

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对外界的事物、对学理有自己的认知,行为上有更多的独立性,应该可以用讲道理来说服他们、教育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更愿意采用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思品的、学理的教育。这并非没有效果,但效果一般或者说效果不能持久。其直接的结果是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但没有触动内心,导致言行脱节。

语文的故事,可以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可以是未来将要发生的,当然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过去发生的故事很好理解,不再赘述;未来发生的故事,我理解是一种愿景,用理想的生活激起学生生活的理想,从而引发其内驱力;而当前发生的故事则是指活动。

为什么用故事来建构我们的语文生活,因為故事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趣味性。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什么,善是美好,美好能够引起快乐。什么最接近快乐,是故事。与铁面冷酷的道理相比,故事更能接近学生向善的内心,能够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在教育中获得快乐,也就更容易接受。

2.行动性。学生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充满活力、朝气,他们愿意参加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塑造自己。曹老师的每一个读书活动,都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正在发生的故事,是成长中的记忆,具有很强的行动性。

3.情境性。故事、活动、愿景都具有一定的情境。而学生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心甘情愿地接受感染。语文课堂难避枯燥,而故事创设的情境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容易入境,从而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并“自我生成”,改善课堂说教情况。

传统教育都重视“以学研教”,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皆成故事。曹老师说:“凡是动人的故事,从学理上说就是知识、情感、价值生长的故事。”语文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的一招一式,不必斤斤计较于是多讲还是少讲,学会讲故事,做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在教师精心编织的故事中编织着自己的世界。让有故事的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共享、富于魅力的生命共同体。

万花筒之所以呈现丰富的花样,其原理在于光的反射,教师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说起来并展现出鲜活的一面,必须要提供有光照的课堂——引入生活活水,要有触动其旋转的动力,提供有情境的、促其行动的生活化的知识——故事,在一则则教育故事中融入教学知识、智慧、逻辑,这样,“万花筒”才能出现别开生面的学习样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曹勇军.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J].江苏教育研究,2009(4):20.

[2] 曹勇军.我的精神成长之旅[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3):45.

[3] 李凌云.用故事构建学生的教育生活[J].教学与管理,2017(2):71.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故事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