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2018-10-20 10:55胡喜明
艺术评鉴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体验

胡喜明

摘要:音乐是情感表达、交流的媒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现阶段,中学音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加上忽略了情感的挖掘,导致学生不能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未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对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抓住音乐的情感性,结合学生欣赏音乐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音乐情感体验真正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到音乐之美。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 以学生为主体 以声传情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102-03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抒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教育环节达到丰富学生情感的目标,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个体情感与音乐情感聚合在一起。然而,纵观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大都存在缺少音乐美感、情感魅力的问题,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音乐课上常常是按照“导语—范唱—学谱—学唱—情感处理”模式进行的,未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跟着老师唱谱、读词和唱词的状态中,更是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便是再优美的歌曲,也会被学生演绎成没有情感的曲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人们常常说触景生情,这就说明了情境对人产生情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生情”。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营造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把自己融入特定的情境中,唤起内心的情感,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作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通过多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中更好地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渴望春天》時,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冰河融化、枝条泛绿、百花齐放等生态图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情境更好地体验这首歌曲蕴含的情感。又如,在教学《长城谣》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在学生唱的过程中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视频画面的渲染下进入歌曲的意境,增强对音乐的深层次情感体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这种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对歌曲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慎重、合理选择,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产生与音乐相适应的想象、联想,将学生的情绪、情感导入音乐作品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以学生为主体,获得情感体验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作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更别提获得情感体验了。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音乐互动中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音乐感知与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自选一些歌曲,并有选择地将这些歌曲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这里的有选择是指教师要对学生自选的歌曲进行思想和题材上适当的把关。其次,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信息,获得感性认识,课堂中再让学生交流信息,谈一谈自己对音乐作品欣赏的感受,最后教师对作品的主题、艺术风格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再次,通过小组竞赛,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产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以学生为本因势引导,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锻炼,既丰富了自身的课堂教学,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挖掘作品感情,加深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主要通过旋律表现和激发感情。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相吻合时,音乐欣赏者就能真正触摸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感情,相反,音乐欣赏者没有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就不可能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感情。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情感体验。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先研究将要讲解的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在课上为学生粗略地讲述该音乐作品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继而对音乐作品思想与风格进行浅要剖析。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讲冼星海的人生故事及《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该作品的风格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倾向,特别是音乐高潮处的特殊情感表现。第三,教师要从歌词入手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歌词是一首歌曲情感表达的直接载体,深入研究歌词,挖掘歌词蕴含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把握歌词的情感脉搏,更好地进入音乐中,体验到音乐中蕴含的感情。

四、利用声音传情,丰富情感体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需要渲染力,这样才能吸引人们,使他们沉浸在美妙的音符中。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渲染力是声音,即教师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高亢、嘹亮的歌喉是传递情感的有力武器,因此,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讲究声音的运用,做到以言激情,以声激情,使学生从听觉上获得情感体验。一方面,教学语言要优美、生动、形象。这种语言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歌曲的意境中,丰富情感体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运用,利用生动的词汇,通过音高、力度、语气等的变化,再加上合理的形体动体、表情和手势表达,从而使学生恬然入情,为之所动。另一方面,范唱要规范、有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范唱教给学生歌曲唱法的,如果教师在范唱时仅强调音准、节奏等,而忽视歌曲中情感的表达,所唱的歌曲必然苍白无力,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在范唱时除了要注意吐字准确、发声方法正确外,也要做到以声带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具体来说,教师要用熟练、规范、流畅、含情、传情的歌声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聆听,被老师歌声中蕴含的情所打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唱愿望,带着感情自然地去演唱。

五、运用多种方法,增强情感体验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也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学到了技巧,在音乐表演中缺乏情感的表达。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有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同一部但不同版本的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不同地区的乐器、风格存在差异,所以音乐情感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茉莉花》时,南方与北方地区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南北版《茉莉花》拿到课堂中,通过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乐器下演奏的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情感类型,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又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個可体验情感的环境和自由空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因为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差异。实践证明,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差异化教学,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学习与体验空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增强情感体验。除上述之外,中学音乐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结语

将情感教育融入中学音乐教学,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引情,以情激趣,巧妙地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丽媛.试析中学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59-160.

[2]徐凌寰.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J].新课程(下),2015,(03):128-129.

[3]郝慧.初中音乐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体验[J].中学时代,2014,(04):184.

[4]贺璞.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学周刊,2013,(19):176-177.

[5]聂丽芳.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融入实践[J].探索新课程(中),2017,(05):228.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体验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互通
利用网络优化中学音乐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