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大学

2018-10-20 03:43朱姗张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办学理念

朱姗?张宇

摘 要 韩国科学技术院通过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推动紧密深入的多元化合作以及践行规范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制等战略举措,实现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和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大学的目标。基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成功经验,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拓宽多元合作路径,推进技术转化和学术产业化,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世界一流科技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办学理念;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9-0069-05

在知识经济的助推下,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2017年,在QS发布的2018亚洲大学排行榜中,韩国科学技术院(以下简称韩科院)位居亚洲第六名[2]。同年,在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中,其被评为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世界排名第六,专利成功转化率达到80%以上。韩科院的发展可被视为韩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历程的缩影,彰显出特有的国家和时代特色,可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大学提供重要参照。

一、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科学技术领域迫切需要精英人力资源的输入。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同时也为了减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流失,韩国迫切需要成立以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为目标的高等研究生院。在此情境下,韩国科学技术院于1971年应运而生。自建立之初,韩科院就确立培养研究型科技人才的发展方向,为国家工业发展输送高水平科技人才。学校早期的教师多在美国接受过工程和科学教育,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校现由5个学院和29个部门组成,专业设置齐全,学科水平极高,并积极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培育新兴学科。2016年,学校共有1125名全职教师(含53名国际教师)和10633名在校生。其中,本科生3932名,硕士研究生2827名,硕博连读生1262名,博士研究生2612名,研究生约占全校总学生数的63%。

二、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特色发展战略

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大学,韩科院采取多样化特色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推动紧密深入的多元化合作、践行规范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制。

(一)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科技大学,韩科院的定位和规划既要与韩国的政策和规划紧密契合,还要根据科技变革、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进行精准的目标定位和长远规划,主动进行改革创新,从根本上保障学校的特色高质发展。

一方面,明确韩科院在韩国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自成立以来,韩科院为国家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科技人才,对提升韩国科技发展水平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巨大,成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国家科技信息服务领域的领军者和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韩科院是韩国唯一一所不属于教育部管辖,而是直属于科学技术部的大学,拥有充分的自治权和办学自主权。作为独立机构运行,学校拥有自己独立的董事会,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和规范各项学术指标。《韩国科学技术院法》规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应用基本理论的杰出科技人才,促进国家的工业发展;开展长期和短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国家战略性技术进步;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多样化合作[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韩科院将未来的发展使命定位为“推动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成为引领世界的科学和技术中心”。

另一方面,明确韩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韩科院是韩国首所实施无需考试进行招生录取的院校,小规模招生致使入学竞争非常激烈。1986年,学校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但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也是全国首个强制性要求所有博士生都必须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致力于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一流科技人才。其一,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学校紧随国际发展动态,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实施不分年级、不分学院的选课选专业政策,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加强专业课程与科研项目的联系,推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其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育3.0”计划,向有潜质的新生提供在线基础课程,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积极引进世界课堂项目(iPodi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项目(MOOCs)和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Coursera),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其三,缩短高级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实施加速毕业系统,允许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通过相互承认学分,构建相互关联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以加快学位授予速度。有近半数学生刚过20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韩国有20%的工程博士和10%的工程学教授都毕业于韩科院。许多毕业生在海外知名大学任教,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等。三星电子中近25%的研发人员都是韩科院的博士[4]。

(二)推动紧密深入的多元化合作

韩科院现有三个校区,一个在首尔,两个在大田市的大德研发特区中心。大德研发特区是韩国最大的科技研发集群,由政府机构、私人研究机构、初创企业和创业公司组成,如韩国核安全局、韩国原子能研究院、韩国电力公社等。学校与政府机构、企业公司和国内外科研机构等交流频繁,开展多元化合作,为韩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与政府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尖端科研项目。作为韩国最重要的科技大学,韩科院极其重视基础研究,强调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要性,其主要研究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技术、文化技术等领域。当前主要开展开创性研究项目和校外基础研究项目。其中,开创性项目包括高风险高回报项目、本科生参与研究项目和能源、环境、水和可持续发展项目。高风险高回报项目旨在资助极具创造力的研究者从事高风险但具有极大影响潜力的原创性研究,韩科院是韩国唯一一所从事此类研究的高校。校外基础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部门与学校的合作项目或委托研究项目,如与科学信息通信与未来规划部合作开展核能源研发项目、重资科学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信息通信技术研发项目等;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环境部、海洋水产部、内政部和公共安全部等部門合作,承担和实施国家级大型尖端项目研究,如国防和安全产业的研究、社会技术研究以及可持续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研究等[5]。

第二,注重产业界的需求,与产业界保持深度合作。韩科院与产业界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如合同研究、专业培训、教育项目和联合研究等。学校根据社会与产业界的最新需求调整研究领域和主题,以更好地洞悉产业的技术要求和探索更多未知的高水平领域。比如,韩科院与拥有世界级先进技术的企业保持合作,如三星多媒体大学、现代电子、LG半导体、思科网络系统和微软等公司,并与之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起产学合作关系,接受委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根据企业需求共同从事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定向,所需经费由相关企业提供。同时,学校还与产业界和政府开展合作,积极服务社会,如韩科院的信息技术研究院通过为初学者、中高级人才和企业首席执行官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并为大田和忠昌省政府公职人员,如公务员和士兵等提供专业培训和非学位的开放教育项目[6]。

通过“政产学研”合作,韩科院推动科技研发到极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获得了众多专利。2015年,韩国政府和民营企业委托学校的项目总研究经费近3000亿韩元(合2.68亿美元)。2006-2015年,學校拥有6002个国内专利和806项国际专利,研究产量也增至2001项[7]。

第三,与国外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国际科研交流。一方面,韩科院根据学校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与海外科研机构积极加强人员交流,选定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如,在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欧亚人员流动项目(BEAM)和欧亚可持续能源发展项目(EASED)中,学校积极派出教师参加,促进国际合作教育,以应对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同时,韩科院还鼓励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到国外研修博士后,积累专业经验。另一方面,为满足各国对国际经验丰富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学校积极与世界顶尖大学展开合作,促进大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加强高等教育与科研的发展,推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卓越成就,实现共同发展。学校积极加入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科技先驱研究与教育协会和亚洲校园联盟,推动亚洲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强强联合,引领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三)践行规范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制

在办学实践中,韩科院一直努力为韩国培养兼具学术能力和创造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成为引领尖端科技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全球高水平科技大学,并努力推动技术研发和转化。同时,逐步建立规范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转化,且在内外指标的构建上表现突出。

其一,配备国际一流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保障世界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学校现有1个全球英才教育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包括卫星技术研究中心和能源、环境、水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5个研究所(包括生物世纪研究所、IT跨学科研究所、复杂系统设计研究所、纳米世纪研究所、光科技研究所)。每个研究所下还各设有5个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韩科院二氧化碳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13年成立,开发有关二氧化碳资源的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8]。再如仿真机器人研究中心,该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HUBO成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火炬手之一,创造了机器人传递圣火的首个世界纪录[9]。作为研究型大学,韩科院特别重视综合研究能力的提升,也为技术研发和转化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条件。

其二,学校的教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转化,具有极高的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韩科院的教师团队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欧美顶尖名校,专业水平极高。仅2012年,学校597位全职教授共发表SCI论文2203篇,平均每位教授发表3.69篇。可见学校在科研方面的强劲实力和国际高水准。有些教授是世界一流的学者、科学家和发明家,获得过学术界和公共组织的著名奖项和提名奖,其研究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引领着高水平的知识创造和技术革新。韩科院持有大量在其教授名下注册的专利和许可证[10]。为达到技术研发和转化的目的,学校实验室和研究所均同企业开展良好合作,由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专业化的研究团队,进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创造出最新技术。

其三,成立专门机构,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韩科院成立研究进展分析中心,支持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教育领域,以及中小型企业、创业公司、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研究活动,为各种分析活动提供高科技设备,构建设备共享系统。韩科院还成立产学合作办公室,下设技术商业化中心、技术行业孵化中心和全球企业开放研究中心。其中,技术商业化中心连接技术与企业和大学,通过战略专利管理促进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技术行业孵化中心促进建立有效的创业投资生态系统,为全球明星创业型公司的产生创造条件。全球企业开放研究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吸引全球有才华的博士后,利用他们的研发能力和韩科院的基础设施,解决合作伙伴公司的需求,为新产业的创建作出贡献,提升在工业领域的研发能力[11]。专门机构的设置为韩科院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四,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技术转化模式。韩科院通过为技术初创公司创建革命性的生态系统,并提供各种孵化服务,来支持技术发展的初创阶段。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诸多杰出校友出资出力,为筹办创业公司奠定基础。在韩国科学技术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1994年,韩科院成为国家首所创建技术企业孵化器(即技术创新中心)的大学,该企业孵化器也是韩国最大的企业孵化器,且拥有很多高水平技术初创公司。1997年,学校又成立技术创业支持中心。同时,韩国政府于2000年颁布《技术转移促进法》,推动大学技术成果的转换,为保障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的技术许可和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依据[12]。2002年,学校创建技术竞争力评估中心和技术转移交换中心。2006年,与大德研发特区合作,创建技术医院和技术管理等机构,并为技术转让和产业化搭建平台。2007年,学校的技术企业孵化器中心被选为亚洲最好的创业孵化中心,并于2012年被韩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评为优秀机构。韩科院现有11家在韩国科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总营业额达562亿韩元。按照2012年的标准,学校现有491家公司处于孵化期,在过去3年里,约有450家公司平均销售额达74亿韩元,每年为660人提供就业岗位[13]。韩科院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机制运行日趋规范,并切实践行了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对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贡献重大。

三、启示

当前,世界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世界一流科技大学在创造和传播先进科学知识、培育精英科技人才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制造2025》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制造业进入全面迎接工业4.0的时代[14],我国产业升级和现代制造业的崛起迫切需要具备精湛技术、先进创新意识和绿色生态观念的一流科技人才。如何利用科技大学的独特优势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融合,是我国科技大学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作为后发国家建设一流大学的经典案例,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价值,其实践经验对我国一流科技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

正确的办学理念可引领大学的办学定位,并指导办学实践。韩科院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科技大学,与其坚持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和坚持建设世界顶尖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纵观学校的发展策略,可以看出学校集中精力和资源专注于科学研究,立足学科,面向实践,培养顶尖科技人才,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具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科技大学。我国科技大学应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根据自身发展特色树立精准的办学定位,并在办学实践中贯彻实施。为推动一流科技大学建设,我国在一流師资团队建设、顶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转化扩散等方面需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利用社会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推动我国一流科技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拓宽多元合作路径,推进技术创新

作为应用型大学,科技大学肩负着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任。我国科技大学应拓宽合作路径,紧贴行业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教育的联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学校的多方共赢。第一,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跨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努力创造适合科学研究的软环境,并设立高水平的研究所、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前沿研究设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价值,最大程度挖掘科技人才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吸引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创造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并重视加强学术研究的竞争力,鼓励教师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第二,我国科技大学可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与不同行业的不同研究领域合作来满足社会需求,并提供专业培训和非学位的开放教育项目。同时,接受委托项目,承担和实施国家级大型尖端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大学可深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将研究拓展到新兴领域,从而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融合,为国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第三,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办学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大与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的力度,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实施广泛的双边交流项目和合作项目,并在国际社会的高度和前沿研究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承担国际联合研究项目,以解决全球问题。同时,鼓励国内更多科技大学加入国际教育组织,加强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合作,促进强强联合,引领区域进步,推动共同发展,从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三)推进技术转化和学术产业化,彰显服务本质

作为研究成果创造的中心,尽管我国科技大学的研究能力显著提高,但在促进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引领创意经济增长方面仍存在局限性。我国科技大学应该努力推进技术转化和学术产业化,彰显大学服务社会的本质。一方面,完善管理模式。我国科技大学可根据需要开设专门机构,明确分工,创造完整的创业环境。同时,设置博士后流动站,吸引有才华的博士后进站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研究人员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推动新兴产业的创建,解决合作公司或企业的技术需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工业领域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支持,为技术初创公司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我国政府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为技术初创公司提供各种孵化服务,以支持技术发展的初创阶段,培育能开展可持续新业务的全球知名的顶尖创业公司,成为大学创业公司的摇篮。另外,通过校企合作,为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效促进技术转移和实现技术产业化。

参 考 文 献

[1]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_360百科[EB/OL].[2018-01-10].https://baike.so.com/doc/24221376-25012112.html?from=2946273&sid;=25012112&redirect;=search.

[2]2018年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你的目标院校上榜了吗?[EB/OL].[2018-01-10].http://www.sohu.com/a/199155485_100023966.

[3]Founding Philosophy>About KAIST>KAIST>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kaist/kaist_010201.html.

[4][10]Excellence in KAIST>Giving to KAIST>KAIST>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kaist/kaist_010801.html.

[5]Person in Charge by Research Area>Research>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research/research_0408.html.

[6]陈娴.新兴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治理模式———以韩国高等科学技术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6(20):29-35.

[7]Research Areas and Main Research Programs>Research>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research/research_0402.html.

[8]Organization Chart>Organization>KAIST>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kaist/kaist_010401.html.

[9]平昌冬奥会黑科技满满 这点还是要赞下韩国_网易新闻[EB/OL].[2018-01-10].http://digi.163.com/18/0212/07/DAE63T59001680NS.html.

[11]Office of Univ. Industry Coop.>Research>KAIST[EB/OL].[2018-01-10].http://www.kaist.edu/html/en/research/research_0405.html.

[12]彭婵娟.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科学技术类大学的后起之秀[J].上海教育,2017(26):37-39.

[13]Undergraduate>Competitive Edge>About KAIST>KAIST>KAIST[EB/OL]. http://www.kaist.edu/html/en/kaist/kaist_01020601.html.

[14]沈小碚,习凌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6-67.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办学理念
创新育人目标与模式的思考及实践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
浅谈创办特色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
传承古城精神 打造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