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青
摘要: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师通过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探究性、拓展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质疑”的心理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笔者结合实践案例“欧姆定律应用·测电阻”实验课,阐述问题导学法模式下寻求“教”“学”合一、高效物理实验课堂的些许教学感悟。
关键词: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物理实验;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58-1
问题导学模式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模式,教师可设置课堂问题以及课后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环节设计优化,寻求高效物理实验课堂
1.优化整合教材,将基础知识问题化导入新课。
学案以问题为主线。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问题设计要有梯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知识框架。例如:导入新课问题1: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导学案(问题1),将基础知识问题化来回顾欧姆定律,由问题引导思考得到:利用R=U/I求出未知电阻。教师再归纳总结测量电阻的原理公式(PPT呈现)。
2.联系学生实际,拓展知识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应以教材为支点,走出教材,走进生活,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的社会热点和学生学过或感兴趣的知识,创设具有较强“磁性”的问题情景,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导入新课问题2: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还有什么方法测出它的电阻?教师通过PPT展示电阻箱插图“导学”、“诱思”,利用学过电阻箱的等效法设计电路测电阻。同时,教师通过PPT插图展示多用表,介绍利用多用表测电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围绕易错点,分解难点。
围绕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设计实验演示或练习,将易错点带入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做中纠正错误,加深理解。例如:伏安法的实物电路连接,因为电路中有两只电表和一只滑动变阻器,有些学生常会出现电路连线错误和一些电路故障。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学生的出错和纠错来分解实验操作中的难点,也可以通过播放flash动画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
二、以问题为依托,有效突破难点
1.以问题链为纽带,围绕难点求突破。
教师要将难点进行肢解,设计成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层层质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促提高。
例如: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教学环节设计(问题导学)(1)实验原理是什么?(2)需要哪些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来思考选择合适的器材)(3)实验电路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如何设计?(组内讨论,展示方案,完善设计,展示探究过程)(4)讨论课本101页原数据表格是否存在缺陷。测定值电阻实验方案是教学环节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又把问题(3)设计成多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问1:分析毛胚电路的可行性与局限性(让学生分析和点评设计的毛胚电路);问2:能否设计实现多次测量目的的实验方案?学生运用原有知识讨论问题得出方案(a.改变电源电压 b.串联滑动变阻器);问3: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说说你的理由(改进完善电路设计,引导学生讨论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好处)。针对这个教学环节,采用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质疑、步步深入,肢解难点、实现难点的突破。
以问题导学,把学到的知识成为继续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循序渐进促提高。例如: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学生根据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链进行自主学习,问(1)需要那些器材?问(2)实验电路图该如何设计?让学生运用“测量定值電阻”的实验方案,自主解决“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的电路设计。接着,循序渐进再设计问题:分析学生设计的毛胚数据表格。
2.激励学生质疑,在“碰撞”中解惑。
课堂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并大胆质疑,巧借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讨论,以达到加深理解。例如:根据电阻测量数据分析讨论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图像的异同及原因?借学生对比两次实验测量结果产生“碰撞”和疑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已达到理解和掌握。
三、进行问题创新开发,让探究拓展延伸
课堂拓展性问题导学,以问题为中心,设置创新题目,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分析和探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题内容的探究过程拓展延伸。例如:缺一只电表器材如何设计测量定值电阻的电路(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以及电源、开关、导线,设计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问(1)无法直接测量哪个物理量?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2)如何使无法测量的物理量与已知阻值的电阻间有联系,从已知电阻中获得信息转换成无法测量的物理量?这是拓展性电路设计的难点,教师为了突破难点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对题目信息进行分析和提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展示不同的实验方案,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总之,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物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前、课堂教学之中以及课堂教学之后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便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圣潘.浅论问题导学模式的设计.教育教学论文网.
[2]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