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00)任冉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80例术后尿潴留患儿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为(7.3±1.1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2±1.43)岁。其中疝气修复术患儿30例,包皮环切术患儿26例,肛肠手术患儿24例,两组患儿都是常规诱导排尿无效的患儿。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来诱导患儿排尿,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诱导排尿。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开塞露诱导排尿。患儿取仰卧位,露出臀部,把开塞露顶端胶塞去掉,挤出少许的液体润滑一下开口,轻轻插入患儿肛门内2cm处,缓缓注入开塞露液体,嘱咐患儿紧缩肛门,保持5~10min,有便意时即可去排尿。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诱导排尿。对患儿的腹部进行热敷,按摩膀胱以及听流水声诱导排尿。通过按摩推压和局部的麻醉作用,使膀胱形成反射性刺激,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具体操作如下:①开塞露使用过后,注意观察尿量是否达标。排尿时提醒患儿轻柔小腹,便于排出残余的尿液,促进术后痊愈。②术后患儿因害怕等不良情绪易导致逼尿肌作用异常,膀胱内部充盈,从而产生排尿困难,效果反应度下降。应正确教导患儿适当地做些缩肛训练,易于括约肌舒张,利于排尿。加强心理疏导,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其哭闹对开塞露使用的影响。使用后教导患儿轻压腹部,反复按摩,促进开塞露药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排尿前对患儿进行暗示调节,促进排尿顺畅和尿液的完全排除。终尿结束后,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鼓励患儿,有利于下次的排尿,防止尿潴留。③注意事项:在使用开塞露时,注意开口处避免尖锐,挤压开塞露时,应降低速度,防止药液溢出。开塞露的使用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理情况合理分配,一般情况下成人不低于40ml,儿童不低于20ml。
附表 两组患儿治疗后排尿效果比较(例)
1.3 评价标准 尿潴留患儿经诱导方法在10~60min内可自行排尿为有效,采用诱导方法在60min后不能自行排出尿液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治疗后排尿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过10~30min、30~60min排尿情况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术后尿潴留经开塞露治疗的成功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儿术后尿潴留经传统方法治疗后的成功率为65%(26/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诱导患儿排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附表。
开塞露一种是由甘油组成的药剂,而另一种则是由甘露醇和硫酸镁组成的药剂[1]。这两种不同成分组成的药剂虽然成分不同,但是效果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它们的高浓度对肠道壁进行润滑,高渗透,软化固态大便,提高对肠道黏膜刺激加速蠕动,提高神经反射能力。它也可以对泌尿系统产生作用,增强逼尿肌的收缩,放松括约肌,达到顺利排尿的目的[2]。使用开塞露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理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儿童一般用量在20ml左右,成人在40ml左右。开塞露的使用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排尿舒适度,降低尿潴留发病率。通过观察比较,患儿使用开塞露治疗后的成功率高,见效比较快,表明了开塞露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通过观察术后尿潴留患儿的排尿效果发现,开塞露能有效地解除患儿术后尿潴留,这种方法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容易被患儿和其家属接受,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痛苦,也能促进患儿术后伤口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使用开塞露治疗患儿术后尿潴留比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易于被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