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依饭节道教祭祀音乐的田野考察

2018-10-18 02:44谢美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公仫佬族神灵

谢美琳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仫佬族依饭节的渊源

依饭节承载着仫佬族以及道教文化语义,这种宗教思想内涵是仪式传承的核心,它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传承的生机和力量。仫佬族在宗教文化上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保存自身原始宗教的同时,更多的吸收汉族传来的道教与佛教文化。于是就出现了道教与佛教混杂,佛、神共处的现象。仫佬族信仰巫术、崇拜自然、信奉道教与佛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可以说仫佬族的宗教信仰是佛、道、傩、巫的多教融合。

从立于清代,同治年间的《谢氏祠碑记》[1]中记载:“远祖颜政,于明朝自闽中插越北部,始基郊田之杨(阳),名曰谢村……创业立籍,顶戴梁、吴二帝,积常田,每岁清明以奉祭祀。前辈议定章程,逢辰丑末之年,立冬二月末,大会朝武依饭。”从谢氏族谱记载可以推测出,依饭节距今将近500年的历史。

2006年5月份,仫佬族依饭节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①2009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举办了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节。

笔者于2010年年底,就开始收集有关仫佬族依饭节的资料,一直到2011年11月,开始对仫佬族依饭节进行实地考察,大约用去了一年的时间。本文为此次田野考察的报告,也是笔者对依饭节道教祭祀音乐的初步研究成果,主要以调查笔记、实地访谈录音和拍摄的相关图片及查阅的文献资料为主,并结合自己后期对依饭节的进一步认识撰写而成。

二、仫佬族依饭节祭祀仪式的仪式程序

笔者于2011年11月10日抵达广西宜州市罗城县县城,当天在罗城县全程观看了“依饭节广场”的演出,并参观了“仫佬族博物馆”。11月11号前往大梧屯村,参加依饭道场的祭祀活动。

依饭道场的法事活动贯穿于整个祭祀流程中,依饭节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宗教艺术形式。师公颂神与诵经多为独唱或齐唱,人神对话则用对唱,祭祀的现场还有念唱。在祭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可以与场外观众对话。围观者伴唱“啊娓”等帮腔衬词,助兴气氛热闹、场面活跃,体现了仫佬人爱唱歌,还喜欢参与戏的表演。主持依饭现场的道教师公,在整个依饭法事过程中,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通过其念唱、表演,希望所祭之神有所感应,为仫佬人带来福缘,带来安康。主持依饭法事的一般有3到5位,均来自本族的道教师公担任。师公属仫佬族民间原始信仰的梅山教弟子,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法事活动。师公的表演经书使用的都是汉文字记录,用汉语也就是客家话或仫佬话诵读,经文以道教文化为内容。祭祀仪式少则两天,长则三天。活动的地点一般设在宗族祠堂,无宗族祠堂者,则设在主家屋内。由主家布置道场,道场前用松枝搭彩门,场内设置神坛。师公通过依饭节聚众祭祀活动,作为其传播宗教思想的主要渠道。仫佬族依饭节祭祀、还愿活动,萌芽于自然崇拜,形成于鬼魄及祖先崇拜意识,成熟于巫术、宗教崇拜意识。

图1.大梧屯村②

根据大梧屯村张贴的仫佬族依饭节祭祀活动的公示,整个仪式由具体的流程,我的采访和拍摄,也依据该流程进行逐一进行。

首先是“安坛请圣”。分别在红纸上写上36位神灵的名字,在这里36只是个范数,也就是说一个神位可能会有几个类似经历的神共用。但36神有固定的经书内容和出场顺序,且程式具有规整性,唱词均采用民歌的形式,词体结构灵活。

拱上12种供祭品:沙姜、柑橘、甘蔗、胡椒、芝麻、黑豆、绿豆、黄豆、八角、花生、茶叶、干粉丝。然后请神,即敬请神灵,依饭活动中有护卫任务的神灵很多,各司其职,师公要带上面具,按照庙门一一拜请。

其次就是“点牲”,所谓“点牲”,就是用鸡或鸭来祭祀神灵的意思。各家各户凑足36只鸡或鸭,由师公杀掉其中一只鸡或鸭做此次祭祀活动的贡品,用红纸卷成一纸筒点上火,并用火点鸡鸭及其它贡品。师公用食指在空中比划“超生度命”4个字,然后把其余的鸡鸭杀掉,并取其内脏,鸡、鸭血集中装于一盆摆放在供台上,鸡、鸭则给各家拿回。

再次是“劝圣”,也就是敬神。共上12种荤俗制品,如:鸡、酒、鸭、猪心、猪尾、猪肠、猪血、猪肚、猪腰、猪头、猪肉、猪肺。

接下来是“唱神”,又称跳绳。

唱神这一环节进行的时间较长,也是依饭节整个祭祀活动的重点。由做法的道教师公依次戴上各神灵面具将对应的神灵请来,并按照经书顺序,边唱边跳边舞,直到把所请来的神灵身世一一唱完。例如请到韶州大庙朝天圣地灵白马姑娘时,师公一人带上白马姑娘的面具,唱着叙述白马姑娘身世的经文唱词,手拿着枪与另一位法事师公边舞边唱:“前伸送福归筵上,白马姑娘又来临……”

其次,师公根据经文唱词内容做相应的武打动作,以配合表演。

再往后,是“团兵”。祭祀师公在演唱“请兵”后咬破一只公鸡冠,把公鸡的血带到装了酒的杯中,然后分别点在芋头、红薯做成的牛、猪的模型上,以及点在谷穗上,再唱“合兵”,把血酒分给现场的观众各饮一口,以表示团心结力,来年好丰收。

最后是“送圣”。送圣是依饭节的最后一道程序,主要送的是梁九,也就是众神中的最后一位神灵。送梁九时,由一位师公扮演神灵梁九,一手持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只公鸡,一只手提一壶酒,边走边唱,还装作喝醉的模样,嘴里说着粗话,并唱道:

当初公我做大官,家我富贵个个有。禾也分我有十仓,牛马家有几百驼。兄弟思量做生意,齐去上州贩盐回。个个讲贼便来杀,九官人少咬齿落。蛮贼他就开弓射,第条箭他尾有药……

唱毕,师公用一个吹胀了的猪尿泡,沿着围观的众人发问,问的内容大都是与生活的有关事情。如果有谁答不上来、答的不对,“梁九”就用猪尿泡猛击其头。一边敲击,口中还一边念道:“公的尿泡打你头!”引得哄堂大笑。然后,“梁九”把四杯酒敬给负责依饭活动的四位头人,头人同样回敬“梁九”四杯。“梁九”喝完酒后,顺手就推翻了自己的座椅,手提猪尿泡向村外田野跑去,把猪尿泡踩破,族人随即大放鞭炮,表示把所有的灾难、邪气祛除。最后,族人把芋头、红薯做的牛、猪、谷穗分给各家各户拿回家,放在香火台上,成为“敬依饭公爷”。如此,可保人畜平安,丰衣足食,来年好兆头。至此,依饭法事活动即告结束。

三、祭祀音乐及代表性文本解读

仫佬族依饭节师公的念唱,是一种独特的歌唱形式,其歌唱语言、歌唱音色寓于民族风情的表演之中。道教师公的法事表演,综合了民歌、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民族音乐形式。把真声演唱与民间舞蹈结合,时而间插念白及对话的综合性表演于一体。

师公为每位神演唱的每一个段落是具有情节性的故事表演,其唱词大都是故事性的叙事诗,如《罗英驯牛》《送梁九》《鲁班架桥》等。师公们演唱依饭的经书有固定的内容和唱词,唱本围绕36位神灵生平功德事迹,并且具有固定地、有规律地、多重地颂神、唱神、跳神等一系列的法事行为程序。目的是将“人”与众“神灵”进行沟通,以达到祭祀神灵和驱邪。

依饭歌谣及其押韵,一般偏偶句押脚韵,也有连续押脚韵的,篇幅长者多换韵转辙。主要以言韵为主,有三言、五言、与七言结合的结构。如在《梁王》《梁九》《吴王》《三界》《四山七娘》等作品中表现的较明显。仫佬族依饭节音乐是稻种农耕中产生的一种劳动文化,其民歌中仍保留着一种原生态的元素,无论哪种形式的表达都没有脱离开千百年来古老的歌唱模式。依饭节歌唱风格朴素而没有任何艺术的雕琢,歌唱的语言,歌谣以口头方式传播,其扎根于民族本源文化基础之上,很有地域特色,拥有不经过任何艺术修饰的原汁原味的歌唱风格,即“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更倾向于语言化的物质性表现方式。

图2.师公戴面具的表演③

依饭节祭祀音乐包含有严格的程式性,有的表演风格庄严肃穆,有的活泼诙谐,内容丰富,形式多彩。整个祭祀中,一共有三类人参演,实质上是演职员分工。

一是师公主演,歌舞表演的主角是戴面具的师公扮演,其歌舞唱词大都是有个性的长叙事诗。依饭经文是师公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祭祀程式之中;

二是有部分演职人员负责打击乐演奏;

三是众村民场外表演,扮演的是参与者,参与帮腔和烘托表演,可以说是群众演员。

每首歌曲的结束处都有衬腔,帮腔者只在同句拉腔时加入助兴。体现了仫佬人爱唱歌,还喜欢参与戏的表演。将音乐具体类分又可分为歌舞和器乐二大部分。一是歌舞,其实质上属于傩舞。歌舞分跳神祭祀,有固定的程式,气氛庄严肃穆,但形式较呆板。歌舞中还有一种带表演的形式,气氛活跃、形式灵活。可以说表演性的歌舞,是以模仿生产劳动的动作为主;二是器乐。只有打击乐而无丝竹乐器,且尚未形成独立的乐种。打击乐器的组合也较灵活,一般用瑶、壮、毛南族的扁鼓、蜂鼓、汉族的单面皮鼓、大小锣钹等,偶加入锡角、铜、牛角等法器吹奏四度进行的音调以渲染气氛。打击乐器以单面皮鼓主奏,指挥锣钹奏出各种锣鼓点,一般先由鼓奏强拍引导统一节奏,锣钹在弱拍加入后再齐奏。鼓点节奏与歌唱节奏基本一致,多以四小节强弱拍交替为单元循环重复。锣鼓乐除伴随唱腔外也用于唱腔段落间奏与结束未奏,起承上启下与终止的作用。

师公表演时穿不同的服装,戴上不同的面具,道具有丝刀、大刀、旗幡、长斧、长柄、简笏、中鞭、黄牛。演员们基本要化妆(在场的主演们),其歌唱语言、音色、内容、音调、情节等,充分表露了其“民族真情”、“民族意境”的民族风情美。唱腔舞蹈表演的多元化,是仫佬族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可以说依饭节是以师公个人表演、观众参和及配合着打击乐伴奏的总和。

信仰、仪式、音声的互动贯穿依饭节仪式全程,这种关联蕴含在仪式的音声文本之中,仫佬族是没有自己文字的,师公的唱词经文是用汉文写成的。笔者本人曾在自己的另一篇《仫佬族大梧屯依饭节考察报告》中,对于仫佬族的各种音声文本,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与案头整理,并逐一呈现在作品的诠释中,这里不多做描述。

四、道教祭祀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传承十分依赖于“人”,当前仫佬族依饭节祭祀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其传承链出现了明显的弱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对于当前依饭节的发展现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首先是加强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工作。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是保护依饭节道教祭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饭节”的关键措施。当前,仫佬人也十分重视依饭节的传承和保护,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推广做依饭。逐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学习“依饭节”。让学徒看到从事依饭节的法式活动是有一定的地位和经济收益的。

其次是发挥学院传承的优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依饭节道教祭祀的生存土壤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我国的当前教育背景,建立科班为祭祀的传承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做法。

再次是培育观众,培育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决定其发展。基于此,在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饭节”的传承和保护中,必须意识到培育观众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只要需求增多,则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自然增多,其也会自发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还有,是要修订科学、合理的教科书。让道教师公在演出的同时也从事教学工作,建立系统性教学,编写出书面文本教材来指导,仅凭老师的口传心授,这种活态传承,大大限制了“依饭节”艺术的发展。

另外,政府、学者的重视也很必要。依饭节师公祭祀从它的“再现”到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远远不及它悠久的历史。目前随着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依饭节”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与重视。

笔者查看了中国知网,发现中国的学者、专家,对仫佬族的道教祭祀遗产的研究和考察相对较少。我们知道,学术的力量是传播和推广最快的渠道之一,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专家能够来罗城研究,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

仫佬族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稻作文化,不但使一个民族得到生存和壮大,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仫佬族依饭节从历史长河走来,并向未来发展而去,不断被传承和弘扬。依饭节这个具有宗教性质的祭祀文化,与其极强的地域文化凝聚力、原始文化底蕴密不可分。笔者也将继续跟踪考察,将从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文化阐释。

注 释:

①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人口约15万,90%以上聚居于广西罗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罗城成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作为仫佬族山乡特殊而隆重的节日,依饭节于2006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图1,大梧屯村,笔者于2011年11月11日拍摄。

③图2,师公戴面具的表演,笔者于2011年11月11日在大梧村宗族祠堂拍摄。

猜你喜欢
师公仫佬族神灵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我和管师公吃回锅肉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石头记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
神灵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