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辉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阐述职业核心能力包含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内容,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理论比较落后、内容缺乏科学性、教学评价方式比较落后等问题,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知识等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036-02
语文在中职教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忽略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没有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视角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策略,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一、职业核心能力简述
(一)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与不同的人建立关系并且保持关系的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贯穿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影响重大。因此,中职学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二)自我学习能力。在职业核心能力之中,自我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并且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所以劳动者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但目前传统的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主要是通过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重点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无法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四)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协同他人并且与他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就是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普遍的迁移性和适应性,这主要是因为这一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之中抽象出来的。另外,在职业核心能力之中这种能力还属于一种行为能力。
(五)信息处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信息化办公。因此,在现阶段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已然成为职业核心能力之一,中职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现阶段,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并不统一,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为目标。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则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设置教学目标,这导致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相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理论比较落后,内容缺乏科学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进入深化改革时期,很多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实行新教材体系,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应用全新的教学理论进行语文教学。但是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中职语文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合理的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评价方式较落后。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语文教学不受高考的影响,因此教学评价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但是,现阶段不少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评价工作都是借鉴普通高中的教学评价方式,用考试的形式通过试卷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为语文教学方式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降低语文教学效果。
三、职业核心能力视阈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应用科学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中职教师具备科学的执教理念与专业素质,才能够培养出职业核心能力比較强的学生。例如,中职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引入开放性课堂,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讨论中学习,同时还能够在讨论中与同学交流。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演讲比赛以及辩论比赛等,积极鼓励同学参加,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往往都是采用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另外,目前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体来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如学生以后从事文秘工作,那么中职学校应该设置应用文写作课,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基本礼仪,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经常需要书写一些工作材料或者是业务报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但是,目前中职教育过于重视专业课的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对中职语文教学不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强化应用写作,根据学生的具体就业方向,设置应用文写作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或者开设创意写作课,让学生写宣传文案与宣传语,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从业技能。
(四)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知识。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较低,语文等学科的基础素质较差,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低,而且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要突出重点,突出专业知识进行精简教学。如加强普通话教学,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可以利用专业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通说训练,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组织普通话大赛,或者是绕口令比赛等,通过这些趣味性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应充分发挥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通过各种措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丽莉.浅谈如何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J].中华少年,2017(33)
[2]全晓雯.如何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1)
[3]路云胜.中职语文教学与核心职业能力的整合策略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