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苹
摘 要:特殊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关心与呵护,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让他们感受到深切的、真诚的、持久的爱心,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才能让他们朝着健康茁壮的方向成长。
关键词:特殊学生;教育策略;多动症;值日班长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93-01
一、第一次事件:老师,我被打了
初一下学期,教师中途接手了一个问题学生很多的班级,至今难忘这群学生给其的第一印象:吵、乱、差。教师隐隐地感到,这个班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必定会影响到整个年级的正常秩序,正想着,一个男生一个箭步冲到办公桌前,一边哭哭啼啼,一边指着他左边的耳朵大声嚷嚷:“老师,小F打我,把我耳朵打破了……”教师赶紧站起来查看他的耳朵,果然,很深的一条血口子,血还在流。教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头脑迅速反应:先带去诊治,再询问事情经过,同时通知家长。送他去校医室的路上,开始了师生间的第一次正式谈话。师:“耳朵还疼吗?”生:“不疼了。”师:“你叫什么名字?”生:“小L。”师:“小F为什么打你?”生:“我先惹他的。”师:“咦?你怎么惹他的?”生:“历史课前我从他旁边走,他朝我笑,我骂他是狗,他就用历史书打我,打到耳朵了。”师:“以后要注意一些,总去招惹同学是不对的,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生:“知道了。”到了医务室,校医仔细看了下说不要紧,擦擦碘伏就可以了。回班后,调查事情经过果真如小L所说,于是教育打人的学生并联系双方家长……一直到很晚,事情才算结束。
二、第二次事件:孩子,你为什么要偷鸡腿
自从上次打架事件后,教师格外关注小L,发现这个学生上课动个不停,插嘴、讲话,自理能力差,书本经常丢,作业不写不交……他喜欢一下课就跑到办公室,挨个“骚扰”老师,向老师要吃的。一天中午,隔壁班老师说她们班今天中午有两个女生没吃午饭,因为她们的饭盒里面的鸡腿没有了,有人看到是小L偷走的。教师听了十分吃惊,这不合常理:每个人的饭盒里都有一个鸡腿,他为什么要偷别人的,而且还是别班的?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大步走进教室,问:“小L呢?”生:“老师,他在厕所吃鸡腿呢!”“老师,我看到他去十班偷鸡腿了,装在裤袋里跑到厕所去了!”“老师,他以前经常偷吃班上同学的饭菜的!” “老师,他很脏的,用手抓着吃。”……学生围着教师,七嘴八舌地说道。“报告!”小L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嘴的油。这一刻,几乎全班同学都在等着教师对小L的严厉训斥和一系列惩罚。“进来吧!”教师一脸平静。
这一堂课,教师上了一节关于“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家”的班会,谈到了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的六个集体,并以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他們:人,是集体中的人,“关心”和“帮助”永远都是“集体”的关键词。课后,教师开始了与小L的第二次谈话。师:“你现在和谁一起生活?生:“妈妈和婆婆。”师:“早饭谁做?” 生:“婆婆。”师:“一般都吃什么早饭?”生:“鸡蛋、包子、牛奶。”师:“能吃饱吗?”生:“能。”师:“中午学校伙食还行不?”生:“行!”师:“能吃饱吗?”生:“能。”师:“能吃饱就好,吃不饱可以从家再带点,食堂有微波炉加热一下。”生:“那太好了,我明天就从家里再带点。”师:“同学们一人一盒饭,如果哪一个中午没吃饭,下午的课就没法上了,对吗?”生:“嗯……”他的脸红了,“老师我那不算偷鸡腿,因为我看到那两盒饭没人吃,浪费也是浪费,我就把鸡腿吃了……”师:“好的,记住老师的话,吃自己的饭,走自己的路。”这次谈话后,教师主动与小L的妈妈进行沟通,嘱咐她让孩子早饭吃好,并给他带点饭菜到学校。她的妈妈哭着说要出去挣钱养活家里,自己对儿子的关心太少了,以后会多陪陪儿子。
三、第三次事件:值日班长,我行吗
喜欢插嘴、爱招惹别人源于内心深处渴望被关注;上课坐不住,动作多源于多动症;丢书丢本子、作业不写不交、偷吃贪吃源于生活没有条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刀切,教育也是如此。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鲜活生命,特殊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爱。生:“报告!”师:“请进!”生:“老师你找我?”师:“现在进办公室知道打报告了,有进步了!老师打算任命你为班级值日班长,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你觉得怎么样?”生:“啊,值日班长?我行吗?”师:“你行!老师相信你!我想问的是你愿意吗?”生:“愿意!太好了!”师:“只要愿意去做一件事情,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做班委要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你自己的坏毛病要改改的……”生:“老师,你放心吧,我改!”慢慢地,小L积极地打扫卫生,也很有礼貌,再也不去办公室骚扰教师们了。
总之,那些精神上、心理上或身体上有缺陷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是特别的,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关心与呵护,教师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让他们感受到深切的、真诚的、持久的爱心,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云英.中国特殊需要在线远程咨询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4(09).
[2]石晓辉.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