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
摘 要: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现代汉语语音的中国文化意蕴,让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化之美,乐于传播汉语言文化,在汉语交际和传播中更加精准、自如和生动。
关键词:对外汉语;现代汉语语音;中国文化;双声;叠韵;叠音;押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08-02
现代汉语语音的中国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中求和谐。现代汉语语音在声调的抑扬顿挫中传递出和谐的旋律感;在吐字的弹与收、开与合之中呈现字音的圆润之美;双声、叠韵、叠音和押韵,营造出现代汉语语音的多变和谐之美。二是含蓄中显幽默。中国人有内敛含蓄又不乏幽默的民族性格,体现在语言活动中,即常常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表情达意。三是偏爱和避讳中求美好。汉民族具有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体现在语音中就是对有些音的偏爱,对另一些音的避讳。
一、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文化传播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学习者有迥异的母语特征、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他们在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都是第二语言、甚至是第三语言的学习者。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语言系统,有社会既定的语言规范。例如,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中,会运用熟知的语言符号并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和结构方式加以编码,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惯。同时,人们也会不可避免地把某些已知的语言规则用于汉语学习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不是教学习者习得语言,而是教授某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因而,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心理等,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对文化理解得越透彻,语言学习就越准确。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会随着特定的文化产生
王希杰曾这样论述:“语言的本质就在它与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之中,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的文化积淀。”现代汉语是一种文化,它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符号都承载着独特的中国文化意蕴。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和语言材料出发,结合相关的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等汉语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时刻离不开文化阐释。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作为语言的物理基础和生理基础,语音自然不可能从文化中游离出来而独立存在。“一个民族的语音特点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存在一种深层的同构关系,语音的变化与文化的流变和迁徙也存在一种或先或后的同步关系。”这揭示了语音和文化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同样,现代汉语语音必然或隐或显地承载着中国文化意蕴。它最基本的单位是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组成了1300多个音节。辅音声母中清音占优势,韵母中元音占主导地位,元音乐音成分多,发音响亮悦耳。而且现代汉语的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有约定俗成的轻重格式,节奏明朗,富有韵律,儿化音也给语音带来柔美、细腻的感觉。再加上双声、叠韵、叠音的一些词,更显出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
二、现代汉语语音的中国文化意蕴主要体现
1.变化中求和谐
现代汉语语音富有变化,但又呈现出和谐的韵律,这契合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
首先,现代汉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阳平调35上扬,而去声调51下降,恰成反比;阴平调55平直,而上声调214曲折,也互相对立。这除了利于辨义之外,也使汉语音节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四个声调区分明显,但在一定音域内起伏变化,听起来很和谐。例如,“光明磊落”“山河美丽”“满园春色”“一心一意”等成语,在高低起落中传递出优美和谐的旋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国话》里唱道:“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中国人遣词造句比较注意平仄的搭配,一连串的平声字或者一连串的仄声字都不好听,缺乏乐感,只有平声与仄声有节奏地间隔出现,才会有抑扬顿挫的变化,才会有多变中的和谐美感。例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平仄相间,高低错落,回旋往复,构成了流畅优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身心愉悦。
当然,声调使汉语有了抑扬顿挫的美感,同时也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带来障碍。世界上的很多语言没有声调,即便有声调,也和汉语的声调模式有着很大差别,因而外国学生能否准确掌握声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音面貌。“洋腔洋调”和“怪腔怪调”,主要是因为声调偏误所致,所以帮助外国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是每个汉语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和难题。同时,教师只有使外国学生真正认识到汉语语音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让他们学会欣赏和享受汉语起起落落的和谐之美,才能使他们对枯燥的语音学习产生浓厚的興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汉语讲究“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使字音准确、清楚、完整,送音有力的传统发声手段。它要求每个音节既展示字音的全部结构,并且在弹与收、开与合之中呈现字音的圆润之美,也包含着“变化中求和谐”的文化意蕴。语音学家把汉语音节分为字头、字腹、字尾,在吐字过程中,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分别叫作出字、立字、归音。出字要求字头叼住弹出,蓄气有力,除阻干净利落,短暂敏捷,富有弹性,这样才能带动其后的发音。立字要求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声响,圆润饱满。归音要求到位弱收,送气到家,干净利索,尾音轻短,完整自如。通过对三个部分的科学控制,汉语音节呈现出“枣核形”,整个字音具有准确清晰、集中流畅的和谐美感。
第三,双声、叠韵、叠音和押韵,营造出现代汉语语音的多变和谐之美。在汉语语音体系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是基本元素和构件,智慧的汉民族经过巧妙整合,建构了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韵词、叠音词,这些词的运用可以协调音韵、增强节奏,产生回环荡漾、悦耳动听的音乐效果。例如,秦牧的《长街灯语》:“这么一想,我就觉得远远近近的灯,都像在呢呢喃喃,絮絮叨叨地讲着各种各样的语言了。”作者用了“远远近近”“呢呢喃喃”“絮絮叨叨”三对AABB式叠音词,就把长街灯语描摹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诵读起来和谐悦耳。
押韵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韵字放置在文章中某些句子末尾,使声音和谐悦耳,诵读朗朗上口,产生连绵回环的音乐美。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全诗押ang韵,柔和婉转,回环复沓,形成了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显示出浓郁的诗味,传达了作品的悠悠情韵,仿佛一首轻柔而舒缓的小夜曲。押韵不仅是诗词等韵文的一大语言特点,而且在散文和剧本等作品中也常常运用押韵,上下照应,使音韵和谐,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戏剧效果。
2.含蓄中显幽默
“作为与内在精神力量密切相关的人类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语音形式自然也同民族的全部精神禀赋相关联。”中国人有内敛含蓄又不乏幽默的民族性格,体现在言语活动中,即常常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表情达意。
谐音现象正是语言含蓄美的一大体现。谐音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相拼构成的基本音节(包括零声母音节)有400多个,加上声调的区别有大约1300个音节。汉语中的谐音现象极为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究其原因,汉语的音节结构形式有限,让有限的音节去表现纷繁复杂的各种意义必然会出现大量同音或近音的字词。
歇后语是汉语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而谐音歇后语又是其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如“空中布袋——装疯(装风)”“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等,巧妙地运用谐音将深刻的事理融于简单通俗的语言中,间接表达真实意图,耐人寻味,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有着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现代社会有很多广告语运用谐音,别出心裁,颇有意味。例如,鞋子的广告语:步步为赢(步步为营),酒的广告语:酒负胜名(久负盛名)、天尝地酒(天长地久)、九酒归一(九九归一),蚊香的广告语:默默无蚊(默默无闻),锁的广告语:别无锁求(别无所求),洗发水广告:给你无屑可击(无懈可击)的黑秀发。谐音双关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汉语中的谐音现象极为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潘文国教授曾指出:“如果考虑到汉字形音义一体的本质,我们马上会发现同音字多的問题不仅不是汉语的一个弊病,而且是汉语的一项重要特色。整个汉语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谐音文化:整部汉语使用的历史,可以说离不开对同音字现象的妙用、巧用。可以说不懂得汉语的谐音之妙,就不曾真正懂得汉语。”谐音是一种文化,谐音彰显了汉民族的智慧。但切不可滥用谐音,如果滥用会出现低俗、媚俗等现象,破坏和影响汉语的规范性和品位。
3.偏爱和避讳中求美好
汉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民族,具有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体现在语音中就是对有些音的偏爱,对另一些音的避讳。例如,过年的时候家里要准备鱼,“鱼”和“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家里有人结婚时,长辈会在新人床上放上枣子、桂圆、核桃等,谐音“早生贵子”“生活圆满”“百年好合”。汉民族偏爱数字六、八、九,因为“六”跟“禄”音近,寓意顺利;“八”跟“发”音近,寓意“发财”;“九”跟“久”同音,寓意“长久”。有的宾馆电话的四个尾数是“八一六八”,谐音是“发了又发”。某鞋店多标以“吉利”价格,最畅销的鞋是一种标价为“一六八”,象征“一路发”的皮鞋。生意人住饭店,也喜欢住在房号“五一八”“六八八”“八一六”的房间。有的酒店索性提高带有吉祥数字房间的租金;有些商家或商人对尾数是“8888”的车牌和手机号码情有独钟,甚至愿意出高价买入。
汉民族还有一些跟语音有关的禁忌,如给别人送礼物忌讳送“钟”、送“伞”,原因是“钟”和“终”同音、“伞”和“散”同音,认为不吉利。由于“四”的发音与“死”相近,在有些医院、旅馆通常没有“四”楼,电梯里的按钮号码直接由三楼跳到五楼。房地产公司在销售时,四楼的房价也稍为便宜点儿。尽管这种语言行为常被人们认为跟迷信相关,但无可否认,在避讳中也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寄托,如果不是太过分,也是无可指责的。
三、结语
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历史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和领会现代汉语语音的中国文化意蕴,能够让学生在汉语交际和传播中深入体味它的文化气质和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和享受现代汉语,把汉语运用得更加精准、自如和生动。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