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

2018-10-14 07:44赵雷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提高数学教学

赵雷

|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参与度则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高 参与机会 参与质量 参与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的参与是思维的活跃,情感的共鸣,是生师、生生间的有效沟通。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下功夫,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将微笑带入课堂;正确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等。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我们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平等相待的。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真实地展示自己,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活 的感受和体验,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只有这样才能,我们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去探究新知,去发现规律,去创造学法,去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总之,要让课堂更安全;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让每个学生都更自信。这时的学生,就会觉自加入到课堂中来,确保学生全员参与。

二、精心打造教学模块—促进学生全程参与

1.课前小点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的开始是学生的心从课外要进入还没有进入课堂境界的时间,这段如果利用的好就会让学生较快的回到课堂。于是我设计了课前点心这一个环节。我经常在新课引入环节上让学生找一些数学故事讲给其他同学,有数学家故事,有趣味数学故事等等,每人都要参与。我也经常在课前复习旧知這一环节上设计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分小组内部先复习总结前一天的学习内容,然后选两个小组上讲台汇报。组长会安排每一个学生任务,即使是后进生也要说一个知识点。通过这种设置,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基础、思维活动激活,凝聚起来,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以生活情境导入,增强生活数学意识

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因此教学中必须把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也就容易激发兴趣,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们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自己设计美丽的轴对称的图案,通过剪对称图形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保证剪对称图形,自由、开放地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剪纸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对称的形成,感受到对称图形的内在美。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同伴分享“创造美的喜悦”,体验到数学和创造的美。

3.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我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定理时,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研究过程,让学生经过猜想: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让学生画图: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再画一个三角形DEF,使它的三遍与三角形ABC三边对应相等。动手操作,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来观察,能否与三角形ABC重合。让学生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4.分层设计练习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成就感的融入是我们数学教学有效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另一项工作是:将成就感融入教学活动中,分层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勾股定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给出几个勾股定理的证明图形,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独立完成证明。在学生证明时,让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尽量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就说出困难在哪里,能够解答几步,就解答几步。教师再通过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也享受成功的体验。此外,还在班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做完后,辅导小组里学习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帮助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这样一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又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全体参与的意识正逐渐形成。

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应该打破数学学习有目的接受、机械训练这种情况,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2011版新《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李玉春《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提高数学教学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