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8-10-14 03:41林美玲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读写结合优化

林美玲

【摘 要】本文以小学高年段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的策略角度为立足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读写训练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优化 精选 读写结合 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落实读写结合训练,还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性,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最终目的;二是层次性,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注意训练的梯度,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三是侧重性,读写结合点不宜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做到一课一练。那么,如何在高年段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呢?具体做法可供参考:

一、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而小学语文各年段选入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甚至一个标点都经过精雕细琢,在题材选取、价值观引导方面也同样别具匠心,如《匆匆》《再见了,亲人》《威尼斯的小艇》《月光曲》《桃花心木》等,都是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根本凭借和写作指导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范例。

二、深入挖掘教材,精选读写结合点,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

1.结合单元导读,明确读写结合点

人教版语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一般而言,每册安排八个单元(专题),每单元包括单元导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大内容,每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而单元导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相当于单元的“眼睛”。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说明文,本组课文以“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作为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在教学《鲸》《新型玻璃》时,教师需要明确读写结合点应重在落实了解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试着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介绍一样熟悉的物品。

2.挖掘课文内容,精选读写结合点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教师在明确单元训练重点,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的表达形式,有针对性地落实读写训练,有目的地渗透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在读中关注。高年级课文文质兼美,是写作的范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词析句,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表达内心感情的真挚与细腻,为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例子。(1)关注特别的标点。标点的巧妙运用对于文章表达情感有妙不可言的作用。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和“!”的特殊含义;如《穷人》中的这个片段“……是他来啦?……不,还没来!……”反复出现的省略号表达了桑娜内心极度不安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鍵标点进行推敲揣摩,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有针对性的读写练习巩固,强化巧妙运用标点的意识。(2)关注精确的词语。词语的精确运用在句段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中,通过赏析品读精确的动词,如“推拉拽顶、钩、别、推、摔”等,了解小嘎子的摔跤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精确的动词描写激烈的比赛,再通过相关读写训练,如描写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让习作语言的表达效果更胜一筹。(3)关注生动的句子。课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都需要在读中关注。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中的“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三个“那样”展示了英子眼中所看到的骆驼咀嚼时的样子,真实而细致,读起来颇为有趣。引导学生赏析并背诵课文中表达生动的句子后,再通过相关的读写训练,如用上排比手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样子,丰富习作语言的表达形式,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在读写中提高。(1)课中批注。课中批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再读课文之后在文中有所感悟之处用文字加以表达自我感受的读写训练形式。这种批注形式是学生品评与鉴赏文章的过程,也是内化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课中批注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追问。(2)巧补“留白”。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高年段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出现了“留白”。这些留白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通过让学生填补“留白”的方式,实现读写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下几点做法可供参考:紧扣标点补白、紧扣关键词补白、紧扣情节补白、紧扣结尾补白、紧扣插图补白。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了“饱经风霜”一词形容车夫的外貌,在设计读写训练时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再紧扣这个关键词进行外貌的补白,这样既落实了单元训练重点“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穷人》一文,结尾文虽尽,意无穷,此时顺着学生思路进行紧扣结尾补白,延伸课文情节,抒发心中情感,强化语言组织能力。(3)仿写迁移。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就课文内容某一个关键“点”进行仿写,如仿照《彩色的非洲》一文,运用过渡段实现段落之间的巧妙连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如仿照《桥》一文,运用简短的句和段渲染紧张的气氛。也可以就课文经典范式进行仿写,落实读写结合训练,如《手指》这篇略读课文,语言风趣幽默,总分总结构清晰严谨,学生可以就文章总体结构进行仿写,实现读写迁移。

必须明确的是,低年段重在仿写句式,中年段重在仿写段落,高年段重在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特点地叙述,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写作技巧,如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游览顺序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的品质;文章开头结尾互相呼应等等。高年段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点时,要重点考虑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读写结合中突出篇章的仿写。而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教师应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模式,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并利用教材精选读写结合点,再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读写结合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满腹狐疑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