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8-10-13 10:24贡桑措姆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

贡桑措姆

【摘 要】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和其地理知识学习质量之间具有直接关系,高中地理学习中涉及很多读图知识内容,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读图意识和能力,则其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将难以实现。为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素养,本研究将着重分析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仅供同行借鉴应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72-01

引言

作为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圖是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必不可少工具,也是地理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色所在[1]。地理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图辅学”,通过直观的地图信息展示不同的地理知识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形象记忆。因此针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现状,本文将开展如下研究。

一、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读图能力培养的心理学依据。

在认知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则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综合运用这两种思维形式,有助于开发思维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地理学科内容保罗形形色色的地理事象,其具有鲜明的表象,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具有特殊意义[2]。地理教学内容中不乏山、川、大气团、洋流、季风等各种可视或不便直观的地理事象,形象思维就是从这些事物的表象入手,分析、综合、抽象其特征、机理、联系,从而形成对它的认识、获得相应的知识。

2.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需求。

地理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图能力是构成的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必需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无论在地理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地图辨识、时空定位、地理要素辨析等相关地图知识,掌握读图、析图的能力[3]。如此,学生对地图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也就有了解图的源动力。

二、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用图和读图。

学习兴趣激发已经成为生本理念影响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读图和用图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进行读图能力培养。例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的内容时,针对地球上南极洲部分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位置,这时老师便可以将南极洲的地图形状比喻成为展翅翱翔的海鸟,随之可采用幽默的语言描述周围海洋的形状,如“南极鸟,太平肚,印度翅,人西头,凹翅中山,嘴顶民城”[4]。这样南极洲周围的三大洋便分别对应鸟的各个部位,甚至还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立的两个南极考察站的位置。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读图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南极洲地区的印象。

2.勤于积累资料,善于识记辨析。

读图能力的培养须基于对一定量地图素材的识记之上,将地图的位置和轮到廓印记于心中,才能熟练、灵活地从图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地球表层,力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基本要求。气象万千,地图也形形色色,尤其是中小区域的地图其形状、地理位置更加难以分辨;于是,笔者曾特意安排学生利用栅格法绘制中国区域图、省区图,世界区域图、各大国的行政区图,专题地图如洋流图、气候图、工业分布图、交通路线图等,还强调学生了解特殊区域如马达加斯加岛、南极半岛、苏拉威西岛、希腊半岛、济州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克里米亚等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区位条件等,这些有意的训练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便能日益对地图敏感,看到地图便会联想到相关区域的地理信息特征,增强辨别地图的能力。

3.掌握良好的读图技巧和习惯。

地图中的应用的构图元素其实就是有限的几种,但是却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信息,这样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渗透读图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如学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颜色分类和密集程度来读取信息,颜色深的地方地势高,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陡峭;对于某一特定区域的图例也可以分类进行读取,如学生可以先从地势高低分析,再依次从山脉、河流、海拔、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期间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也可以是简单的分析。上述只是一种读图示例,学生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读图方法和习惯。若是学生没有合适的读图技巧或习惯,可以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习惯进行读图。同时,“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有单独读图并分析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读图方式。

4.充分发挥联想,展开多维思考。

从高中地理考试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察角度来看,多数是使用局部地图,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地理读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想要找到解题的契合点,还是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运用联想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晨昏线、太阳高度角图等,各个地图的投影中心不同,地图呈现也有巨大差异,而考试中的题目往往会截取全球晨昏线或全球太阳高度角图等各系列地图中的一部分,由于图示不完整和信息缺乏,这就更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思维联想,即凭借个人经验将“不完整”图补充完整,寻找到具有特殊意义的点(极点、晨昏线与经纬线交汇点等)和线(极圈、赤道、晨昏线等),以确定地图的中心点,进而展开分析。如此有序的进行解图,可以使学生从这一个“部分”而认识到图的全貌,以便学生举一反三,深刻领悟到此类知识点的本质。

结束语

综上,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想要学好高中地理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读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为学生保留充足的自主学习契机。针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不足,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61.

[2]赵金秀.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75.

[3]张晓剑,王啸.“一合·两段·双主”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建构及实施[J].地理教育,2016(09):125.

[4]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07):214.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