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珺
摘要:幼态持续理论是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进化史上“幼年阶段的特征会一直保持到成年”的这样一种现象。据研究这是进化为解决人类大脑增长和人类直立行走这一对矛盾的“策略”,其意义重大:是人类大脑发育及个体社会化的要求;提高了人类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的可塑性与学习能力;有利于维系人类家庭和社会稳定。故在儿童早期,提前学习导致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提前结构化或定型化是极其有害的,儿童早期教育应该学会等待,顺应天性加以引导才是早期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幼态持续;脑进化;儿童早期教育;等待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275-02
近年来,随着学科融合大背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从跨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教育的问题,这其实是为我们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契机,而幼态持续理论就是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教育的。
一、幼态持续理论的提出
有人说“人类自诞生始,就是早产儿”。的确,在自然界哺乳动物的胎儿都是发育完全才来到世界上的,因为它们必须得很快学会奔跑以躲避天敌,才能生存下去。而人类的小孩,若等到头盖骨闭合,就无法通过狭窄的骨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类的孩子都是早产儿。有研究指出,猴脑在出生前即已基本发育完成,黑猩猩1岁之内可完成大脑发育,而人类出生时脑容量只占成年的23%,要基本发育完善需要6年,即使在6到23岁之间大脑仍会保持发育势头,甚至在性成熟以后十余年内大脑发育仍在进行,而这就是一种幼态持续现象,即相比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不成熟期会不成比例的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确,人类个体的童年期被极大延长,而且新生儿极度缺乏生存能力,他们的生存完全依赖父母的照料。布鲁纳也指出,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是以不成熟时间的增加为标志的(布鲁纳,1972)。洛伦兹则认为“真正的人类特征是一直保持着发育状态,这一富有活力的特征是人类幼态持续的本性赐与的一个礼物”。
二、幼态持续理论的机制
著名人類学家李克(Leakey,1995)指出人类种系进化中有两个相互联系的中心事件,一是直立行走,二是脑容量的增加,特别是脑容量的增加,人的大脑容量是黑猩猩和猿类大脑容量的三倍,主要体现在新皮质的增加上,因为新皮质与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但由于人类的直立行走又使得人类骨盆开口的增大是有限度的,当新生儿的脑量仅占成体的25%-30%时,便达到了这个限度,这就意味着人类大脑不可能等完全成熟后才娩出,否则就无法通过产道,为此只有缩短孕期,提前出生,结果人类的婴儿生理上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灵长类动物幼仔的,也正是如此人类的婴儿需要更多成人的照顾,但也增进了婴儿的社会化关系,并且幼态持续到成年,即使到了成年仍然保持幼儿的某些特征,诸如好奇心、发问等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就产生了儿童受教的必要性。
三、幼态持续理论的意义
幼态持续理论的意义是重大的,可以说是生物科学送给社会科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1.幼态持续有利于提高人类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进化生物学家蒙塔古等人曾对幼态持续特征作过系统阐述,其中生物特征包括:大脑迅速生长、发育,依赖期持续时间长,生长期持续时间长,后期生殖成熟发展,幼稚脸部表情的保持。这是从生物学上阐明了人类成体会延续一些幼儿的生物特征与发育势头。行为特征包括:惊奇感、想象力、创造性、好奇心、诚实、信任、欢笑、流泪、乐观、喜悦等等。这些幼儿期主要的行为特征在成体也会继续保留,对于人类社会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些积极情绪不仅有助于使人类健康生存,更有助于使人类不断发明创造、产生新成果,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文明。
2.幼态持续是人类大脑发育及个体社会化的要求。人类大脑的发育主要体现在突触之间联系的增加和皮层区域的不断完善,以及神经之间联结的不断产生,不断修正,但因为人类的婴儿是提前出生的,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完成大脑的发育,来产生更加灵活的大脑与认知行为方式,当然这与人类社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是密切相关的,故人类需要通过幼态持续来完成儿童的社会化、掌握复杂的社会角色、规范、文化习俗与价值等。正如有研究者深刻意识到的那样:“延迟发展是社会生活的生物学基础”。
3.幼态持续能够为儿童提供发展的可塑性与学习能力。幼态持续使得人类个体在出生后较长时期内可以不断从父母、家庭和社会文化中获得使大脑成长和成熟的信息,而且这种状态可以持续终生。根据人类进化史所做的分析,人类个体延迟成熟是有很大风险的,但人类学习的灵活性却增加了,即人类的学习能力与发展状况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在后天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不断锤炼、不断塑造与重构,从这个角度看,在儿童早期,提前学习导致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提前结构化或定型化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这就限制了人类自由的发展能力,必将导致人类世界的呆滞与退化。
4.幼态持续有利于维系人类家庭和社会稳定。人类新生儿是极度缺乏能力的,他们的生存完全依赖父母的照料,并将持续依赖十余年,然而正是如此家庭关系却被牢固建立起来,试想一下,如果人类童年期不是近二十年,而只有短短数年,人类家庭和社会结构将不会如此稳固,家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必将失去坚实的基础。反过来,人类牢固的家庭纽带又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推动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并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来说是必须的,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幼态持续是生物学送给社会科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了。
四、幼态持续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幼态持续理论给我们儿童教育最大的启示就是儿童教育是慢的艺术,儿童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需要细心的呵护与充分的尊重。正如母鸡孵蛋一样,儿童教育一定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也许静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有可能更有益于个体的发育,就像蛹在变成蝴蝶以前,需要一个表面看来静止的、停息的、休眠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在这种表面的静息状态下,其实蛹在悄悄地忙碌着建造新生命的工作,同样,人的童年时期也是处于“理性的睡眠阶段”,很多潜能在早期是不可以过度开发的,成人世界里的理性与逻辑萌芽其实已经在儿童期孕育、萌发了,我们只需要等待,只需后天顺其自然而又有序的引导即可,因为一切变化会在个体发育的后期阶段适时的展现,操之过急的教育或不合理的开发只会是拔苗助长,殃及儿童一生。
然而我们儿童早期教育中一个极其危险的现实是很多幼教机构打着开发幼儿潜能的幌子,过早地对婴幼儿进行正规教育和训练,如从幼儿园甚至零岁开始就进行识字、计算训练,其后果是牺牲了幼儿的游戏、户外活动时间,造成幼儿精神世界的匮乏、学习动力的严重不足等等,儿童将不再是儿童。
在此,我们并非否定早期教育,而只是认为这种教育要实实在在地建立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上,如此才是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才是有利于儿童一生发展的早期教育。因为成人的精神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存在结构性差异的,成人的精神世界要经过儿童精神世界的数次结构性转换才能达到,故以成人本位的儿童教育必将是适得其反的。对此,发展心理学大师维果茨基和皮亚杰都有过精辟论述。维果茨基强调“婴幼儿是按照自己的大纲来学习的,学龄儿童是按照教师的大纲来学习的,而学龄前儿童则是在把教师的大纲变成适合儿童的大纲的情况下才能学习的。这便是基本的大家都承认的困难,这就决定着教师的一个最困难的任务”。而皮亚杰则睿智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发展的较慢速度也许有利于最后更大的进展”。
儿童早期教育应重在尊重儿童的天性与个性,解放儿童的头脑与双手,我们要相信造物主的力量,相信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正如夸美纽斯倡导的“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那样,尊重儿童群体的生物进化发展规律,打破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藩篱,才是儿童早期教育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与信念。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杨宁,薛常明.论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儿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3-128.
[3]杨宁.再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