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君 郭艳丽
摘要:在研究山东省威海市教育规划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规范升级。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注重了培训与教研整合。我们课题组一方面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另一方面又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84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二者的最佳结合模式。我们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建立有利于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包括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强化教师评价机制和细化教师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培训平台,选择切合教师和教学实际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成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将团队的教师搭配到各个不同共同体中,以点带面辐射开来,带动多个共同体共同进步。通过建立“听评课共同体”,将教师的个人发展愿望整合成为共同体是所有教师共同发展的愿望,营造学习型和研究型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学习型备课团队和研究型学校的建立。以听评课活动为载体,通过说课、磨课、赛课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公开课、优质课等方面得到锻炼,专业得到提升、取得佳绩。课题组成员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和所在学校的多名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威海市教学能手、威海市名师、名班主任。
为了保证教师专业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并且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除进行全新的课堂实践之外,我们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观念,寻求更多更新的理论指导。我们以此课题为契机,为教师搭建起学习借鉴交流的平台,催化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优秀教师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经验交流、外出学习充电、课例研究大讨论、你争我比来晒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参与的每一位教师在借鉴中感悟,在学习中升华,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前进,使每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得到质的飞跃。
积极开展听评课共同体活动。在备课组内成立听评课共同体小组,结合四步八环节的课堂模式,以学情为依托,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听评课为手段,对课堂教学从不同层面加以研究。听评课活动每周进行一次。课前会议——由上课教师交流上课思路,组内群策群力,集体备课;课中上课,其他共同体成员根据观察量表听课;课后会议——由上课教师谈课后反思,听评课成员根据观察量表评课,组长总结。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成果积累,促进组内每一位教师共同进步。
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教师充分利用威海智慧教育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适合学情的微课、课件等资源,利用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入课程,增加学生探究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为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服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翻转课堂和一师一优课等活动开展。让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技能,为教师专业上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课题的研究深入,获得了不少实践经验。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拒绝专业化中的“浅阅读”
目前推出的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活动,本着“寓教于乐”的初衷,导致专业含金量不足,让教师的阅读略显泡沫,专业化不足。学校高举“教师专业化”的大旗,承担起增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重任,从而真正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加强资料积累,做好总结,记录教师成长足迹
学校做好各个层次的活动记录,教师做好学习笔记、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个案研究记录、课题论文等材料的整理。让教师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实践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剖析做法就是自我反思,倾听他人学习借鉴,相互探讨就是深入思考。记录我们点点滴滴的成长足迹,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去行政化”模式研究
有底蕴的学校文化不是基于由上而下的命令和控制,而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地位的促进和支持。而行政权力或是行政指令倘若过多的干预教师的专业研究活动,往往只能是弱化乃至摧毁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必须淡化学校的行政指令职能,强化课题研究带动校本研究进而带动科研氛围的模式。
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化模式研究
专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过程。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十分普遍。技术化不应仅仅着眼于追求控制与效率,那样势必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心态与技术的状态。教师的专业自主、专业对话、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素,也是保障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
五、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树立终身科研意识
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并不能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而应该以扎扎实实、始终如一的态度进行长效管理。学校要进一步变更管理和评价机制,教师作为研究者要有更自觉、更规范的自我管理意识。教师是一份终生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
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毫无意义。没有方向的人生就像是一条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作为教师,我们既要继续探索校本教研的創新机制,制定教师的专业发展航向,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远景,彩绘生命蓝图,发挥无限才能,写出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注:本文系山东省威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KY2016041。
(作者单位:①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 264400;②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 2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