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常态课堂,实现有效学习

2018-10-13 12:11金红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小学科学

金红燕

摘要: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要达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落实,关键就是如何在我们常规课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关注常态课下的有效学习才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在常态课堂下更好的展开有效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教服务于学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常态课堂;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32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要达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落实,关键就是如何在我们常规课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关注常态课下的有效学习才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实现小学科学常态课堂下的有效学习呢?

一、科学课堂的精心设计

课堂教学展示的主要形式是上课。而教师平时的上课,大量的课都是常态下的课。因而,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常规课堂中,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的设置和过渡语的设置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课题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展开:1. 你是依据什么特征来判断人物的?2. 你还认识哪些外貌特征?3. 找出教师的类型,并追问:你们能像教师这样找出自己的这5个外貌特征吗?4. 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5. 世界上有一模一样的人吗?这一堂课是比较乏味的,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5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在课堂展开过程中内容就丰富了,而且非常有序。课堂中学生的收获也不少。

二、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顺利展开,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材料的准备和整理也是比较费心的一件事情。我们在精心优质课评比或者展开公开课时会精心地准备和改进实验材料。

例如,笔者听了五年级上册的《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的公开课,教师为小车驱动精心准备了一个车道,并且自制了卡尺去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这样的课堂正是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收获就颇多了,并且增加了对科学课堂的喜爱。而在平常课堂中,很多教师会为了避免麻烦而没有用心准备材料,或者只准备了一份给学生演示一下就完成课堂教学了。

三、合作精神的有效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中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笔者在常规课堂中会根据课程性质,不定期地展开小组间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例如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做框架》《建高塔》《用桥搭建一座桥》等课堂,笔者选择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学生为了自己组能获胜,会全力以赴以求最棒,有了这样的合作和集体荣誉感,不仅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而且也提高了新鲜感和合作兴趣。学生在课堂中就会用心完成,这样的课堂有效性的落实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了。

四、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小小科学家”奖项评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科学家在学生的心中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都充满了向往。出于这点考虑,笔者创设了这个奖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奖项有以下四部分组成:课堂表现,作业本完成情况,测试情况、科学记录情况。采用积分累计的方式进行:先积分,然后达到对应积分后可以来领取对应的奖项。时间期限是一学期。其中课堂表现分三个档次: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根据不同的档次获取对应的积分,优秀得3分,合格得1分,不合格扣1分。作业本完成情况由两个部分组成:作业完成情况和订正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完成情况累计积分,倘若订正部分未完成则要扣去积分。测试完成情况主要则是根据试卷的分数来统计。科学记录情况主要则是记录平时科学课堂上通过探究发现的一些现象和测量的一些数据等。这个主要则是从小培养学生的耐性以及养成爱观察,爱记录,尊重科学事实的小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这一措施还是挺适用的。那么,笔者为什么会创设这个用积分换礼品的活动呢?笔者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两点:一是想通过这一活动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对他们的努力给一个鼓励。通过实践验证,这方法可行性还是挺不错的,任教的几个班级坚持下来,学习科学的习惯尤其是课堂记录这方面有了较好的提高,学生会自发地去记录、去发现了。笔者相信这一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

五、常态课的特点突出

科学课堂的生态性就是在课堂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中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相對于经历多次“磨课”的精品课来说,常态课更应该具有生态性。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更能看出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的投入,更能看到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突出生态性的科学课课堂教学,其学习环境是轻松且和谐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渴求且感兴趣的;学习机制是主动且激励的;学习方式是以探究活动为主且多样的;学习的效果是迸发学习热情且有生命体验的。

在教学过程中,若我们能每一堂常态课落实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立足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问题,以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为切入口,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教服务于学的课堂。笔者坚信那会是一场成功的科学课堂的改革。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 325100)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小学科学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